王旭丽
目的:饮茶型氟中毒在我州分布广、病情重、危害大,致病的氟源主要是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大茶所致,为全面掌握我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效果,及时掌握病区居民户合格砖茶普及情况,动态评价病区人群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趋势,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法,并记录氟斑牙缺损情况.2.砖茶氟含量采用<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结论:消除贫困,加强宣传,高氟对人体的危害;改变原有的习俗,改用低氟及无氟茶的饮用习惯,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作者:拥忠泽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疼痛是身体遭受伤害和患病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癌症病人的自觉症状中,疼痛发生率为高.病况患者至少有40%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至少8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疼痛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治疗,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明显地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必须以整体观念看待疼痛患者,进行个体评估,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姚妹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182例女性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182例妇科门诊患者中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有396例,检出率为33.5%,其中 Uu阳性358例,Mh阳性15例,Uu与Mh同时阳性23例.Uu敏感的抗生素是强力霉素(95.8%),其次是美满霉素(95.0%),耐药高的是氧氟沙星(32.6%);Mh敏感的抗生素是强力霉素(93.3%),美满霉素(93.3%),耐药高的是罗红霉素(75.3%);Uu+Mh敏感的抗生素是强力霉素(91.3%),其次是美满霉素(91.3%),其次为交沙霉素(82.6%),耐药高的是氧氟沙星(73.8%).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以单纯的Uu感染为主;药敏方面,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对各型支原体感染都具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张丽娟;郭兆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靶向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出现皮疹的防治措施.方法:将42例靶向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出现皮疹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复方皮炎平膏配合炉甘石洗剂外涂皮疹,4次/d,交替使用.对照组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皮疹,4次/d.结果:观察组皮疹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皮炎平配合炉甘石洗剂可有效减少靶向化疗药物出现的皮疹.
作者:伦雪萍;李小金;吴云珊;周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小儿肠炎主要由于肠道内感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肠道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多见)、因喂养不当所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院采用云南白药治疗小儿肠炎4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多篇文献的阅读,通过体位训练和穴位按压这些护理手段来缓解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作者:杨海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糖浓度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20例,分为血糖<7.1mmol/l,7.1~11.1mmol/l,血糖>11.1mmol/l,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高血糖水平使再梗死、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血糖水平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
作者:杜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09~2012年69例社区产后抑郁症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妇文化程度、分娩方式等有关.结论:医务人员应当注意观察产妇的心里变化,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产后抑郁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常用的三种检测梅毒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这三种方法对临床诊疗有不同的意义,三种方法分别是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 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方法:先用TP ELISA和TRUST 二种方法对标本进行筛查,阳性标本再用TPPA确认.结果:TRUST的灵敏度为 59.1%,假阳性率为 6.67%,漏检率为 40.9%;TP ELISA的灵敏度为99.29%,假阳性率为 5.37%,漏检率为0.70%.结论:TP ELISA可作为临床梅毒抗体筛查的首选方法 TPPA可作为梅毒抗体的确认方法 TRUST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判断方法
作者:吴开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和74.4%,观察组在疗效和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郝欣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结合胃肠减压、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并给予生大黄煎水保留灌肠,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控制条件及方法.结果:运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生大黄保留灌肠,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生大黄保留灌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卢星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肥胖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为主的护理举措后的效果,为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来本院治疗的肥胖高血压患者并等分成研究A组和对照B组,对研究A组实施一系列肥胖护理措施,对照B组采用一般教育即可,同时将开始护理治疗和2年后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体重超标、肥胖及HBP情况比较,对比其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结束治疗时肥胖占总数的比例明显比入院登记治疗时低、血压也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健康宣教为主导的系统护理对肥胖和高血压有一定效果,可以在医院甚至预防保健等相关部门推广宣传.
作者:尹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28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计128例,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A组:口服甲硝唑;B组:口服替硝唑;C组:甲硝唑栓剂;D组:替硝唑栓剂.疗程都为7d.比较治疗结束后四组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并且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四组的总有效率为:A组93%,B组96%,C组49%,D组50%.结果表明A组、B组同C组、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甲硝唑组与口服替硝唑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栓剂组同替硝唑栓剂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C组、D组较高,A组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患者几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替硝唑和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不推荐临床上局部运用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进行治疗.
作者:徐奕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糖尿病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病情发展.方法: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及其并发症的健康教育.结果:掌握糖尿病自我监测方法及注意事项.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官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估术前心理辅导对接受择期剖腹产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分的影响以及手术后6小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得的疼痛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60例,麻醉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2级,接受择期剖腹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入术前等待室后,先填写焦虑状态调查表.实验组的患者由一位麻醉护士进行心理辅导.对照组患者仅仅由家属陪同等待.30分钟后,请患者再次填写焦虑状态调查表.使用麻醉标准流程,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6小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伤口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第一次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焦虑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辅导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焦虑评分,还能减少术后6小时的疼痛评分.
作者:周寒梅;龙娟;姜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晶状体发育障碍形成形态各异,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浑浊.是儿童致盲病中常见的眼病,多数患儿出生后即被发现,可谓单眼或双侧.因患儿发病年龄小、诉说困难,给住院期间的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小儿白内障手术难度较大,为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将视力提高到佳水平,通过对患儿家属正确的引导,并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特殊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实行人口计划几十年来,计划生育一直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从宣传少生快富奔小康,优生优育幸福家,其中心目的是要广大育龄妇女接受宣传教育,少生优生降低人口数量,计划生育工作成绩卓著,人口有计划的增长,其教育宣传起到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作者:冯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防控制感染性腹泻的措施和防范感染性腹泻的对策.方法:2011-01到2013-08,我院接收感染性腹泻的小儿177例,分析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小儿的具体资料以及病症状况,包括流行病学特点、病发特征.结果:在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年龄在1岁以下的小儿数目大,在177例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有57例,占32.20%.易得感染性腹泻的时间多在春天(1月到3月)和秋天(10月到12月).在177例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有119例腹泻为细菌性感染所致,概率:67.23%;有58例腹泻为病毒性感染所致,概率:32.77%.结论:在出现感染性腹泻的小儿中,腹泻基本全因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所致.身体正在发育期,防御机能不完善,是导致感染性腹泻在小儿中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收治的6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发热消退时间为(2.84±1.01)d,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为(3.46±1.11)d,痊愈天数为(5.31±1.07)d.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期间3例发生白细胞下降,1例发生血小板下降,未特殊处理,治疗后复诊均恢复正常.结论:本组患儿为手足口病轻症病人,一旦发现患者应积极治疗,要重点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足口疱疹伴发热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罕见,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范卫萍;俞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针剂和疏肝解郁胶囊对急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初始治疗注射间苯三酚,第三天加口服疏肝解郁胶囊.对照组传统保肝护胃,阿托品治疗.结果:治疗组73例,症状消除及焦虑自评表(SAS)下降1/2评分为94.53%.对照组67例,症状消除及SAS评分下降1/2者不足37.38%.两组P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苯三酚疏肝解郁有良好治疗作用.
作者:李刚;王大伟;李昆;梁韶春;李腾娇;张艺镄;刘进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