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君怡
目的:探究与分析益气活血消导法治疗32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老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所达总有效人数较对照组多,多2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所达有效人数与试验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中医结合治疗后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达总有效人数增多,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关于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
作者:黄燕彬;谢英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使用百多邦软膏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8例留置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消毒后采用3M无菌敷贴敷盖穿刺出口处,观察组则采用消毒皮肤待干后,取少量百多邦软膏涂抹在出口处及管壁周围皮肤处,再用3M无菌敷贴敷盖穿刺出口处.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穿刺出口处皮肤阳性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百多邦软膏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导管感染,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管胸膜瘘患者行食道覆膜支架成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1例食道胸膜瘘患者行食道覆膜支架成形术的治疗和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食道覆膜支架置入术对治疗食道胸膜瘘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为患者提供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梗塞病人一般会经过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三个阶段,多数病人在出院后担心会复发,肢体功能不能恢复,情绪一般都比较低落,因此有必要对心理状态,饮食调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达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并通过保持良好的心理,坚持有效的药物治疗、患肢训练,控制好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达到有效改善症状并不再复发的康复治疗目的.有效的出院指导包括以下几点:
作者:顾正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分析化学一直是药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面向高职大专生开展教学.依据高职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目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
作者:邱雯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脑梗塞患者也在逐渐增加.虽然患者的临床表现很轻,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低,但是很容易复发,终会出现血管性痴呆症状,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其在临床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1].现在高血压已广泛确认为引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但是通过一系统治疗高血压措施,脑卒中发病率也只是降低了 38% 左右,由此可知高血压脑卒中有非常复杂的发病机因.本文选取了 216 例患者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彦伟;刘宗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的意义,研究出医学意义,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作孕期保健检查及住院待产的孕产妇进行免费HIV血清学检测,共检测孕产妇1294例,对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检测,将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送入疾病控制中心做进一步确认.收集所有病例的检测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接受检测的孕产妇中,我院检测结果初筛阳性者9例,疾病控制中心确认者8例,检测结果不确定者1例,;在HIV感染途径方面,性接触感染的人群占比多.结论:孕产妇HIV感染不在少数,通过分析孕产妇HIV检测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同时可以做到优生优育,减少新生儿先天性的缺陷发生率,保证了新生儿的健康成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范艳;熊典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院消化内科肝硬化患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肝硬化病人50例及对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比较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的单胺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单胺氧化酶活性增高能对肝硬化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小型急性硬模外血肿积极微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中小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地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微创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不使用脱水利尿剂,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进行脱水.结果:院内收治的患者全部痊愈,并且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在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实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积极微创手术进行中小型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具有可行性,临床效果很显著,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罗永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为了普及母乳喂养之目的,通过逐一分析母乳喂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从而得出只要处理得当母亲都能接受母乳喂养观念这一结论.
作者:林慧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24h重症监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8例重症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24h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满意度方面,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4h重症监护护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巧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挫伤(cerebral contusion)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脑损伤,只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软脑膜完整而脑皮质浅层的出血和(或)挫碎.主要因脑组织在外力作用后在颅内作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或旋转运动,脑表面与颅骨内面或颅底碰撞、摩擦而形成.
作者:王耿熙;张慧萍;李娟;林文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8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以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胎儿分娩时间、局麻药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高阻滞平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术佳的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志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状况分析,提出对体检者体检前、体检中和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体检护理人员应转变观念,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儒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为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相关风险的发生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来本院心内科治疗的6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统计学原理随机等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每组300例分别给予不同护理管理方式,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医患纠纷、风险处理、工作熟练度、患者满意比率和质量评分的差异性,派专人统计分析记录结果.结果:相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践中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医院综合竞争力.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放射技术根据影像来诊断病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设备得到不断更新,对放射技术和诊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不断提高放射技术水平,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生命的保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廷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危重糖尿病患者血糖平衡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7例老年危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危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护理有规律和技巧可循.结论:临床经验结合患者个性化病情分析制定血糖护理策略,效果更好.
作者:项晶晶;杨时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有所提前.据报道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估计患病人数为1.6亿.
作者:姜仙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成为提高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成为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实力的重要标志[1].不少医学院校对基础专业课及临床医学课的中英文双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普通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对双语教学的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覃新干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