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华梅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治疗牙周炎疗效,并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地方.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单独应用甲硝唑,观察组采取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治疗,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这两组患者在经过一个疗程治疗之后,牙周炎的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在疼痛消失时间上,观察组为(24±1.8)h,对照组为(36±2.0)h,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消失率比较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72%,对照组为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采取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治疗方案,可以缩短患者疼痛消失的时间,提高症状消失率及治愈率,安全高效,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胆囊炎为胆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治疗胆囊炎方法有手术治疗法、非手术治疗法和中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比较适合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大多数是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采用中医治疗法比较好.本文对慢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中医药辩证治疗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锁孔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0例,给予患者锁孔入路开颅实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并分析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其中有3例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成活例数27例,根据ADL生活能力水平分级:1~2级:7例;3级:10例.结论:锁孔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少、深入病灶部位所需时间短、血肿清除彻底等特点,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钱春辉;贡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6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皆来自我院收治,统计时间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策略,对他们病情转归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观察指标主要有呼吸频率、体温值、血压范围及脉搏次数等.结果:116例患者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及整体护理干预策略后,各项生命体征相较于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除了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外,还应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策略,以此才能更好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存活率.
作者:李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和74.4%,观察组在疗效和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郝欣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应用在儿科临床中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的6月份到2012年的6月份收治的200名儿童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对甲组的100名患者将阿奇霉素用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乙组的100名患者将阿奇霉素采用口服的方法来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之后,对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主要变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发热、过敏性的皮疹和休克,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1].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的反应、发热、过敏性的皮疹和休克,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
作者:罗小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专护生在临床带教中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146名实习生和90名带教老师进行双向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三年的努力,我院结合中专实习护士的特点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法,分别得到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的认可及肯定,带教质量逐年提升,护生与临床带教老师关系融洽,共赢共生,为今后我院中专护生的临床带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院的临床带教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结论:因地制宜,运用适合中专护生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做好中专护生临床带教管理的方向.
作者:杨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江阴市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为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纸片法对2012年随机抽取的江阴市307家餐饮单位2194份经消毒的餐(饮)具(包括碗类、杯类、盘类及其他类)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的消毒餐(饮)具标准为大肠菌群(个/50cm2)不得检出.用χ2 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样品2194件,合格1985件,总合格率为90.47%.杯类合格率95.80%高,碗类87.58%低,不同类别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2012年第四季度合格率95.36%高,第三季度84.51%低,不同季度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性宾馆合格率97.71%高,饭店、餐厅合格率86.20%低,不同类别餐饮单位消毒餐(饮)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市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仍须加强.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根治术后的临床观察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对40位食道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结果:40位患者术后病情明显减轻,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32例患者已经痊愈出院,而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食道癌患者手术后,比较容易产生咳嗽症状,此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精心的照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帮助患者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病魔,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蒋成丽;金菊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老年患者住院跌倒,在医院频频发生, 这不仅给老年患者生理上增加了更大的痛苦,也给病人及家属精神上、经济上造成更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患者与医院产生的医疗纠纷,破坏了社会和谐,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加重医患紧张关系.这些不利于医院的建设发展,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根据临床护理的调查,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出防跌倒对策以及对防止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及护理有所帮助.
作者:曾蕾;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CU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60名ICU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对现有的排班制度不满、家庭与工作不能兼顾、福利待遇过低等.结论:ICU护士应与管理者共同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满意度,减少辞职的发生.
作者:陈一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案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以及治疗和护理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72例,占90%,误诊6例,占7.5%,死亡2例,占2.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症状具有隐蔽性,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积极的补充水和电解质进行救治,配合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邴兆国;孙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从常见不良的饮食习俗、科学平衡饮食、饮食与疾病的控制等三个方面探讨饮食与健康的意义;要吃的营养、科学、健康,少生病,长寿无疆.
作者:刘福林;郑晓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1].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高的临床类型.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
作者:林文玉;何建平;党茂林;张慧萍;杨;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因此护理工作十分重要.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2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均达到临床愈合.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性肺栓塞认识,积极采取规范有效急救与护理策略,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肺栓塞患者,经过吸氧、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溶栓、抗凝、抗感染、止痛等急救治疗护理.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46例,死亡2例.治愈率95.8%,住院时间20d ~35d,平均(27.3±4.5)d.结论:对肺栓塞患者进行采取有效呼吸和循环功能支持,注意溶栓抗凝治疗护理,重视胸痛护理,加强患肢皮肤护理以及基础护理,关注心理护理均是肺栓塞急救与护理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殷宪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噎食病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
作者:韩淑芬;韩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并分析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将我社区作为研究中心,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全科医疗模式,通过争取办事处领导,争取社区委员会支持,深入社区,定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体检、健康教育、慢性疾病随访等服务,准确诊断社区慢性病,对社区内慢性病患者及高位人群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开展慢性病防治全科医疗模式前后,社区内慢性病新增人数、控制率、费用支出以及人群知晓率等.结果:通过对社区慢性病推行积极的全科医疗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社区内慢性病发病率及治疗费用,社区内慢性病控制率及人群知晓率显著提高.结论:在社区中推行全科医疗模式可预防社区慢性病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陈小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128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计128例,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A组:口服甲硝唑;B组:口服替硝唑;C组:甲硝唑栓剂;D组:替硝唑栓剂.疗程都为7d.比较治疗结束后四组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并且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四组的总有效率为:A组93%,B组96%,C组49%,D组50%.结果表明A组、B组同C组、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甲硝唑组与口服替硝唑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栓剂组同替硝唑栓剂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C组、D组较高,A组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患者几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替硝唑和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不推荐临床上局部运用甲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进行治疗.
作者:徐奕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卫生机构在外科系统创伤急救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基层创伤急救效率提供参考,并对将来建立适合与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急救体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间以急诊方式收治的各种类型创伤患者215例的救治记录做研究,统计创伤类型、主要的急救措施以及预后.结果:本组215例患者中交通事故伤多,共计88例,占40.93%,施工意外伤70,占32.56%,其他类型伤,占26.51%;从受伤部位来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四肢骨盆伤,共66例,占30.69%,胸部伤46例,占22.73%;颅脑外伤,22例,占10.23%;从预后来看,总共死亡19例,占8.73%,经过抢救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者110例,占51.16%,在本院治愈者80例,占37.21%,其余患者多为经过救治后家属选择自动出院,共计7例,占3.26%.结论:一方面,基层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相对缺乏、落后,因此在急救中可选择的急救治疗措施也较少,对创伤急救的预后造成一定影响;另外一方面,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面对的外科创伤类型复杂多变,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时甚至需要面对批量伤员,在急救的组织实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再者,乡镇卫生院急救体制仍然不够完善,院前现场急救覆盖范围狭窄,相当一部份患者由家属送至卫生院院,从而错过佳急救时机.
作者:韩绍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