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

马杨薇;张晓霞;宗娜娜

关键词: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总结临床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集的4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核心制度执行不力、护理人员欠缺沟通技巧、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人力资源不足及患儿参与、配合意识较弱有关.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加强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完善人力资源配备,提高护理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房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理念、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医药服务期望质越来越高,每个患者都希望花少的钱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的服务.

    作者:涂文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干预的健康生活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的健康生活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比较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干预的脂肪肝患者与未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干预的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的改善状况.结果: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缓解及BMI正常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干预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缓解.

    作者:张艳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37例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病患共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晚餐后2小时顿服,多潘立酮10m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比及临床症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胃镜检测结果和反酸、烧心、胸痛等主要RE(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结果上差异明显,治疗组胃镜检测总有效率为97.3%,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胃镜检测总有效率为78.4%,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7.6%,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周波;马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急性心衰患者康复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急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的86例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在急性心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衰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9.1%,观察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根据心功能分级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术前术中术后巡回配合等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都比较顺利,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比较短,在手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好,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发生.讨论:在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易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曲安奈德与磷酸氯喹联合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磷酸氯喹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48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酸氯喹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采用曲安奈德与磷酸氯喹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与心脑血管梗死发生的关系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与心脑血管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试剂盒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CR-RFLP法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中的C667T基因型.结果: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纯合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对照两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增高.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两研究组中3种基因型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显著差异,正常组中3种基因型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差异.两两比较中,两研究组的TT型、TC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CC型,其它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是心脑血管梗死的主要因素.

    作者:成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随着紧急避孕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认识到紧急避孕是降低非意愿妊娠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在紧急避孕中的效果,笔者对要求紧急避孕的妇女,分组给予上述两种药物,进行临床观察,旨在为需要紧急避孕的妇女提供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这一时期内因骨粗隆间骨折而被收入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DHS内固定术对其展开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arries评分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治疗效果如下:优等50例,良等4例,可等6例,差等0例,总优良率90%.结论:对无手术禁忌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满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8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以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胎儿分娩时间、局麻药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高阻滞平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术佳的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志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31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进行饮食、心理、生理等临床护理方法.结果: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5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脑出血死亡,3例为心肌梗塞死亡,有23例患者继续采用血液透析.结论: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如何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质量,我们要做到保护好患者血管通路,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今后糖尿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作者:郭敏;铁金玉;庄飞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大隐静脉曲张术前术后的护理

    目的:考察大隐静脉曲的术前术后佳护理策略,并为今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治疗的23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实施精心、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细致的护理,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5-10d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静脉曲张复发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无其他并发症状,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给与全方位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分析和探讨

    进入新世纪,我党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而作为人才信息缩影的人事档案,在医院发展中的人才选拔和使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是摆在医院人事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潘惠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探讨手术适应症、手术要点及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距肾实质0.5-1cm处用剪刀沿囊肿边缘环形切除囊肿顶壁,用周围带蒂脂肪充填囊腔避免复发.结果:本组5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早期60-130分钟,后期手术熟练后30-40分钟,平均50分钟.术中出血10-30ml,平均18ml,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5-7d,平均6.3d.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效果肯定、手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岳万勇;吴新潮;何慈聪;李涛;农健;杨爱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防治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产后大出血采取常规止血方法以及B-Lynch子宫缝合术止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以及对髂内动脉和盆腔血管进行结扎法,治疗无效者再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30例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大出血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后,使用B-Lynch子宫缝合术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有效和显效者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产妇治疗有效和显效共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患者手术出血量少.结论:采用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该方法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中药联用治疗预后.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随着分组就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照组)及加强中药联合治疗(观察组)预后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但观察组疼痛症状消除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1例,疼痛1例,便秘1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6例,10例,4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与中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与儿童心肌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肌钙蛋白与儿童心肌炎的相关性及在诊断心肌炎中的参考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酶法测定38例心肌炎和26例非心肌炎患儿的血清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比较确定患儿病情变化.结果:表明肌钙蛋白与心肌炎患儿病情变化有密切的相关性,心肌炎患儿的CTnI明显高于非心脏疾患患儿,且患儿经心肌营养等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CTnI显著降低.结论:肌钙蛋白与儿童心肌炎有相关性,是儿童心肌炎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翟栋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20例痔疮手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索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痔疮患者术后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及排便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彦眉;孟位明;韩金巧;袁佩娟;曹贞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11年至2012年我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观察2011年至2012年我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各项用药参数.方法:分析我市2011年至2012年头孢类药物药品种类、用药时间、用药频度(DDDs)、用药费用差异性,研究各代头孢使用发展规律,分析其中使用频度高的一代头孢药物常用的几种药品种类的限定日剂量(DDD)、限定日费用(DDDc).结果:从DDDs可看出2011、2012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使用时间可见,三代头孢均有减少,可见临床控制用药时间比较有效.2012年第一代和第二代的DDDs逐渐减小,第三代头孢的DDDs显著提高,说明第三代头孢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头孢类用药.对第三代头孢中常用的五种药物进行DDD、DDDc分析,五种药物2012年使用参数均低于2011年,质控效果理想.结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使用频度高,其中,头孢哌酮DDDc高,头孢匹胺钠DDDc低,可见患者应用头孢哌酮的平均日费用高.

    作者:陈雅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湿化气道护理的重要性

    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功能丧失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其发病率达30%~66%,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要重视人工气道的加温及湿化.

    作者:卢敏;党茂林;林文玉;王玉香;李娟;张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