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0年至2012年我院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杨云华

关键词:降血糖, 临床应用,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010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DDD)计算我院于2010年至2012年三年期间降血糖药物使用的人次数(DDDs),分析我院三年间降血糖药物使用频率与占比变化情况.结果:三年间磺酰脲类药物的DDDs一直是主要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此外,胰岛素类、双胍类等的DDDs分别在三年间中占第二、第三位;格列奇特在三年间DDDs一直占各降血糖药物的第一位,而甲苯磺丁脲药物的DDDs呈下降趋势,格列吡嗪控释片的DDDs呈上升趋势,其中日用药金额多的是阿卡波糖的17.9元.结论: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是磺酰脲类,格列奇特的用药人次数在三年间一直处于首位,只有认真把我各降血糖药物使用的变化情况,才能为医院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开腹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输卵管畅通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输卵管畅通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罗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术室专科化管理的实践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方向发展[1].实施专科化管理已成为较大规模手术室管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爱娣;黄立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预防男性尿道损伤后尿道狭窄

    目的:分析对男性尿道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尿道狭窄的效果,为后期治疗的开展加以指导和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治疗尿道损伤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进行停留尿管常规性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转动尿管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道出血、通畅情况、狭窄问题等等.结果:试验结果证明,在拔尿管当天对照组出现了8例尿道出血患者,高达7例的患者发生了尿道狭窄问题,主要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困难.与之相比,治疗组3例患者发生尿道狭窄问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男性尿道损伤患者来说,在进行尿道护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尿管转动护理干预,能降低或者规避尿道狭窄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学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针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结合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所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在心里以及身体方面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身体、心里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很好的提高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癌症病人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身体遭受伤害和患病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癌症病人的自觉症状中,疼痛发生率为高.病况患者至少有40%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至少8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疼痛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治疗,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明显地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必须以整体观念看待疼痛患者,进行个体评估,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姚妹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明显诱因的重症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不及时抢救治疗和护理,将会危及患者生命.肝性脑病在我科也较常见,护理经验丰富,现将有明显诱因的重症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蔡承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母婴床旁护理的实践体会

    婴儿床旁护理是指在围产期母婴同室保健范畴内,持续地促进妇女儿童保健教育及实施,在独一无二的分娩过程中,提供母亲、婴儿和整个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尊重产妇及其整个家庭的参与知情对围产保健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医院(或科室)的服务满意度,促进良好融洽医患关系建立现代产科高质量护理服务新模式.[1]我科在2012年派人在镇江妇幼保健院学习实践母婴床旁护理后,在科室内顺利开展了这项新技术,得到了广大产妇的好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倪芬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缩短患者PICC返院维护等候时间的应用

    目的:缩短患者PICC返院维护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对PICC返院维护的满意度,增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降低患者PICC院外维护的难度.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我病区患者PICC返院维护的等候时间进行调查分析,解析等候时间长的因素,实施对策并进行检讨,确定品管圈活动效果,并进行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患者PICC返院维护的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对PICC返院维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加强了病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结论:品管圈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适用.

    作者:邹琴燕;王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补肾益气安胎汤联合外用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补肾益气安胎汤联合外用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15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应用中药补肾益气安胎汤联合安胎散敷脐的方法,对照组仅口服寿胎丸,1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2.00%和81.33%,治疗组患者的血清β-HCG、P及临床症状改善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补肾益气安胎汤联合外用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孕妇继续保胎,为患者提供一种疗效可靠、简便、安全无毒副反应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丽;赵增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MRA表现,并指导临床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40例病例中,MRA检查阳性38例,其中椎动脉迂曲18例,硬化10例,二者均有8例,单侧椎动脉纤细2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海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早期口服泻叶对恢复肠道通气的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口服番泻叶对恢复肠道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3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00例以及对照组18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饮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番泻叶冲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止血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并于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OQL)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QOL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生活质量总评分为(1.69±0.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2.63±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的患者应用口服泻叶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谢云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患者镇痛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术后用自控式镇痛泵(PCA)镇痛,对照组60例术后单独用阿片类药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术后0-Ⅰ级疼痛的56例,Ⅱ-Ⅳ级疼痛4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4例.对照组术后0-Ⅰ级疼痛的34例,Ⅱ-Ⅳ级疼痛2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15例.结论: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疼痛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此方法值得推广,但镇痛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进行护理.

    作者:方定碧;杨东芳;周敏;陈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普外手术患者的预防感染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普外手术患者的防感染护理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普外科手术患者3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感染控制,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感染率仅为13.2%,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9.1%,护理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通手术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黄伟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及血浆D-二聚体对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及血浆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的含量,同时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的CEA、CYFRA21-1、NSE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同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联合检测对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近似于100%.结论: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探讨手术适应症、手术要点及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距肾实质0.5-1cm处用剪刀沿囊肿边缘环形切除囊肿顶壁,用周围带蒂脂肪充填囊腔避免复发.结果:本组5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早期60-130分钟,后期手术熟练后30-40分钟,平均50分钟.术中出血10-30ml,平均18ml,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5-7d,平均6.3d.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效果肯定、手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岳万勇;吴新潮;何慈聪;李涛;农健;杨爱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 31 例 14~86 岁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应用优质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韦美娇;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5例患者,行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54例,行胺碘酮药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房内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一年半,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6个月、12个月、18个月)心律维持情况,总结患者治疗后的长期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房内径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均发生了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一年后心律维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观察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左心房内径的扩大趋势,对于维持患者窦性心律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肖云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镇咳等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200g/次,每天两次.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500mg/次,每天一次.连续治疗7d,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7.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用药安全,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作者:章玲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ICU常见的护理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54例患者在ICU出现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要保证护理质量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就必须有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结论: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技术素质,不断的改进与总结,将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控制在低线.

    作者:张俊玲;师耀清;王方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做好儿科护理工作

    目的:探讨儿科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儿科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时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