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子宫破裂一例分析

邓先娜

关键词:疤痕子宫, 中期妊娠
摘要:本文通过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子宫破裂一例进行分析,探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危害性及临床价值.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是脊椎骨折或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对人类打击大的一种致残性疾病.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伤、坠落伤所致的脊髓损伤的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脊髓损伤的高度致残性,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院康复科于2009-2012年共收治了21例脊髓损伤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和功能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小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两种气管内导管消毒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气管内导管消毒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68例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对照组采用3%双氧水消毒,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时间;结果:两种消毒方法都有效,实验组消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气管内导管的消毒快而有效,取材方便,经济适用.

    作者:刘秀竹;廖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0例,治疗期间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患者80例,治疗期间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PANSS、CGI和TESS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水平均发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是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均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典型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利培酮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病人行腰穿持续外引流的护理

    腰椎穿刺持续外引流操作简便、创伤小、在神经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行腰穿持续外引流可以减轻患者头痛,减少粘连,预防脑积水,促进脑脊液瘘道口愈合.目前腰穿持续外引流的主要适应症为脑脊液漏者、颅内严重感染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我院神经外科2008-2012年行腰穿持续外引流术35例,在降低颅内压、引流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杜晓霞;张涛;郭霞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强化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的理念,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流程.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执行操作流程时更加科学、规范.结论: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保障病人的安全.

    作者:石秀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这一时期内因骨粗隆间骨折而被收入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DHS内固定术对其展开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arries评分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治疗效果如下:优等50例,良等4例,可等6例,差等0例,总优良率90%.结论:对无手术禁忌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满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该病起病急,变化快,发展迅猛,对病患造成的伤害大.本文对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

    作者:程琦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150例接受治疗的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包括知识教育和心理指导在内的社区护理干预,将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出准确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社区护理干预后,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掌握了与高血压及护理干预相关的医学知识.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比较,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得到相应改善,逐步趋向于正常(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保健意识,改善其不良情绪,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作者:戴春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对象: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61例.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61例不同妇产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相关疾病,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按照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疾病评定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良好,在终止妊娠的治疗中治疗有效65例,有效率为95.58%,在紧急避孕的治疗中33有效,有效率为86.84%,在子宫疾病的治疗中35例有效,有效率为85.37%,在其他妇科疾病的治疗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57.14%.结论: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米非司酮显示出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等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黄建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如何.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无差别分为两组对照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一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67例患者中只有2例无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更好,有推广的基础和潜力.

    作者:陈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做好临床医学检验准确性提高检验水平

    临床医学检验在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检验的准确性是重中之重.在检验质量控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并制约着检验的准确性.本文针对如何做好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水平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作者:杨荔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达总有效人数较对照组多,多25.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良人数较对照组少25.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药效持久,可使患者的血脂浓度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现状及展望

    2型糖尿病的药用治疗一直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通过无数次的临床试验和不断的总结,对其临床用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聂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部队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探讨

    部队心理咨询工作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通过解除军人的心理问题,维护和增进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完善和潜能开发的过程.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军人都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身心压力.虽然这些压力能锤炼军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但也有不少生活事件可导致军人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个别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困扰和精神异常.因此,心理咨询工作在部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成为部队心理卫生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5.7%的官兵需要心理咨询,有63.8%的官兵对心理咨询效果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对官兵的心理需求了解不够、咨询水平不高等.现就部队心理咨询工作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刘光辉;金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科手术应用瑞芬太尼与常规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常规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就诊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吸入异氟醚为主的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每分钟泵入剂量为0.2μg/kg)进行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的苏醒时间(4.7±2.1)min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11.0±1.7)min.结论:应用瑞芬太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麻醉后苏醒时间缩短,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肖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晶状体发育障碍形成形态各异,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浑浊.是儿童致盲病中常见的眼病,多数患儿出生后即被发现,可谓单眼或双侧.因患儿发病年龄小、诉说困难,给住院期间的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小儿白内障手术难度较大,为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将视力提高到佳水平,通过对患儿家属正确的引导,并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特殊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2~14岁儿童腹股沟斜疝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234例疝气患儿,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23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据术后1年随访,患儿复发症少,愈合状况良好.结论:根据疝气患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意义重大,值得重视.

    作者:袁宗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前后心理及睡眠质量调查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前后肿瘤病人心理因素、睡眠质量的变化,探讨两者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心理调查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定量比较76例不同诊断、年龄分布和个人情况的人肿瘤病人放疗前后各一月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组间均数差别,分析治疗前后心态变化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76例病人放射治疗前后心理反应乐观豁达型、恐惧绝望型和愤怒焦躁型依次分别为15.8%和32.9%,60.5%和23.7%,48.7%和18.4%,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X2=6.043,P=0.049.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七项指标评分,各项指标病人分布放疗后均劣于放疗前,放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平均总PSQI计分分别为11.5和15.4,P<0.01.结论:放射治疗后肿瘤病人心理反应较治疗前改善,但PSQI指标评分分布放疗后均劣于放疗前,睡眠障碍发生率增加,睡眠质量下降.

    作者:刘燕;陈媛娇;杨莉;秦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某社区488例中老年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索观察某社区488例中老年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体检的488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固醇、血脂等指标水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结合本研究显示:高血糖的患者有29例,占5.9%,高血脂的有117例,占24.0%,总胆固醇增高的有56例,占11.5%,谷丙转氨酶增高的有12例,占2.5%,谷草转氨酶增高的有9例,占1.8%,总胆红素增高的有22例,占4.5%,直接胆红素增高的有18例,占3.7%,尿素氮增高的有32例,占6.6%,肌酐水平增高的有4例,占0.8%,尿酸增高的有31例,占6.4%,高血脂、高胆固醇与其他指标相比,占主要地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同年龄段相比,血糖、血脂、胆固醇水平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社区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检出率增高,应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及早的进行血糖、血脂水平的控制,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奚敏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8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以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胎儿分娩时间、局麻药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高阻滞平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术佳的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志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