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陈媛娇;杨莉;秦亚辉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期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家庭关怀,强调深入沟通真正关怀与不断激励.以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进行系统家庭关怀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在住院的职业技能、责任心与计划性、参加院内社会性活动等方向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通过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家庭关怀,提高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在鼻咽癌放疗随访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79接受放疗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4个月~8年的随访.结果:37例出现了鼻部形成大量干痂;11例出现了后鼻孔、鼻咽部粘连或闭锁;14例出现了咽隐窝增宽、鼻咽腔扩大;43出现鼻咽癌复发迹象(咽旁软组织出现不规则增厚情况或者黏膜出现潮红、糜烂),经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41例,其中35例为低分化鳞癌,4例为中分化鳞癌,1例为未分化癌,1例为泡状核细胞癌;35例出现了鼻腔内鼻甲及鼻中隔粘膜增厚;9例出现了放射性鼻窦炎,4例出现了喉返神经麻痹.结论:电子鼻咽喉镜在鼻咽癌放疗随访检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简单、准确、直观的观察放疗后的效果及副反应,及时的发现肿瘤复发的迹象,极大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陆中年;胡莺燕;沈俊;胡蓉峰;范静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儿科护理较之成人的护理具有特殊性,临床带教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本文通过对儿科护理临床带教存在难点问题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临床带教水平和质量提供保证.
作者:彭海英;汪莲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关于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
作者:黄燕彬;谢英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荆门荆楚理工学院位于荆门市主干道--象山大道中部,位于繁华的闹市区,是荆门市唯一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现有在校学生一万七千多人,学生来自于29个省市自治区,有来自于贫困山区的,也有现代大都市的.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治疗尿毒症患者广泛的治疗手段,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55%[1],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低温高钠透析可有效改善慢性持续性低血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的低血压.方法:回顾性观察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时反复出现低血压的患者700例次.采取自身对照,前2个月透析按普通钠136-139mmol/L,温度37℃(透析模式A),后2个月透析按高钠140-148mmol/L,温度35-35.5℃(透析模式B),自身比较前后2个月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模式B患者在不需要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95%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而采取透析模式A透析时80%患者需借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透析.透析模式B的血液生化结果的钠在正常的参考值的范围内.
作者:黄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新型护理方式,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9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配成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新型内科新型护理,对比分析其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显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显效率7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91±1.05)d低于对照组(7.22±0.99)d.结论:新型内科护理方式较传统护理方式效果显著,值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赛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健康宣教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8~2013年05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除常规护理外加行健康教育护理,分析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出院后,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值得在以后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赵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疗经验,提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甲亢症状好转,心脏功能有所恢复.54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中有23例治愈,26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7%.结论:有效并及时地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临床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关键.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及早确诊和早期治疗,可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治愈率.
作者:余焕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估在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切除子宫肌瘤的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即采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和开腹切除子宫肌瘤,各组患者分别为92例和6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用药率,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用药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术后的随访中发现,腹腔镜组患者的妊娠率较开腹组的高,而且盆腔粘连率也较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高、可行性强、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玉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有所提前.据报道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估计患病人数为1.6亿.
作者:姜仙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破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大出血的临床原因、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6例在我院产治疗的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治疗措施进行止血,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护理.结果: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病况均得到改善,转危为安,经过7-9天的治疗和护理后,均成功出院,出院后40天,接受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均为良好.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大出血患者采取有针对性、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和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能快速的达到止血目的,促进患妇康复.
作者:赵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氧疗是目前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水平,改善组织缺氧.而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即可引起全身性组织细胞缺氧,存在氧供应不足和氧需求增加,尽快、尽早重新建立氧的供需平衡和保持细胞正常功能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安全有效的给氧,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本文旨在对其做一综述.
作者:缪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冶疗(PCI)术后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合适的护理策略及护理体会.结果:180例患者经上述针对性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针对性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以顺利康复.
作者:叶磊;赵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临床抢救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及时、便捷、可靠地建立输液通道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基本要求,既往主要通过静脉通路给药.骨髓腔内输液(IO)是利用骨髓腔内丰富的血管网,将急救药物、液体迅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以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的操作技术.实验证明,外周静脉塌陷时,骨内静脉依然保持开放,且有较大通透性,此为骨髓内输液用药提供了解剖基础.加之经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级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1],能在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应用[2],目前尚无骨髓腔内用药禁忌的报道,从而为临床急救用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替代途径[3].2012年5月我院急诊科引进了电动骨髓腔内注射系统(EZ-IO),已成功为62例危重患者实施了骨髓腔输液,现将操作流程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性肺栓塞认识,积极采取规范有效急救与护理策略,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肺栓塞患者,经过吸氧、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溶栓、抗凝、抗感染、止痛等急救治疗护理.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46例,死亡2例.治愈率95.8%,住院时间20d ~35d,平均(27.3±4.5)d.结论:对肺栓塞患者进行采取有效呼吸和循环功能支持,注意溶栓抗凝治疗护理,重视胸痛护理,加强患肢皮肤护理以及基础护理,关注心理护理均是肺栓塞急救与护理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殷宪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有关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予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每组均为30例,治疗6周后,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消极因素、积极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消极因素评分均有所降低,积极因素评分均有所升高,但是组间相比较,观察组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PRS评分主要包括缺乏活力、抑郁焦虑、敌对性、思维障碍、激惹性方面,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各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积极给予人性化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胜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讨对口支援的积极作用,分析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某地区近三年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的50名医务人员和受援的县级医院医务人员50名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结果:对口支援工作对缩短城乡医疗差别,减少城乡医疗资源差距,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同时在人员的使用与管理,对口支援的模式等方面尚存在探讨的空间.结论:对口支援应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医务人员努力下继续完善.
作者:刘红梅;杨艳英;赵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休克病人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要及时、快速、足量的补充血容量,早期纠正休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结果:本组20例休克病人的治愈率达到90%.结论:建立健全的抢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97例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方案,总结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行优质护理,观看护理效果;结果:9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95例血压得到稳定控制,2例患者血压有效控制;结论:优质护理方案针对血压稳定控制卓有成效,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裴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