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腔输液的操作流程和护理

刘颜

关键词:骨髓腔输液, 操作流程, 骨髓腔内, 静脉通路, 药物, 急危重症患者, 注射系统, 周围血管, 用药禁忌, 用药剂量, 血液循环, 危重患者, 外周静脉, 替代途径, 输液通道, 抢救过程, 临床急救, 解剖基础, 操作技术, 保持开放
摘要:在临床抢救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及时、便捷、可靠地建立输液通道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基本要求,既往主要通过静脉通路给药.骨髓腔内输液(IO)是利用骨髓腔内丰富的血管网,将急救药物、液体迅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以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的操作技术.实验证明,外周静脉塌陷时,骨内静脉依然保持开放,且有较大通透性,此为骨髓内输液用药提供了解剖基础.加之经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级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1],能在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应用[2],目前尚无骨髓腔内用药禁忌的报道,从而为临床急救用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替代途径[3].2012年5月我院急诊科引进了电动骨髓腔内注射系统(EZ-IO),已成功为62例危重患者实施了骨髓腔输液,现将操作流程和护理报告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呼吸机管路的环节质量控制

    机械辅助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重危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困扰临床的一道难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在与呼吸机使用相关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不同医院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为24%-76%[2,3].故呼吸机管路清洗不彻底造成呼吸道感染已被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因此,呼吸机管路使用后处置环节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作者:游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高血压老人跌倒的护理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老人跌倒的护理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主要抽取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我社区的1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护理预防措施对跌倒进行干预,对患者干预后的跌倒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经研究结果表明,对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产科护理的重要保障工作,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能故大限度的降低产科护理风险.本文在充分分析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改进和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测定应用于临床尿常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留取490份尿液标本分别使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尿沉渣镜检,检测红细胞阳性率高于尿沉渣镜检,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对尿液检测的结果均产生一定的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临床上应将两种方法结合提高检出率.

    作者:杨桂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法复位治疗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的疗效观察(附1780例报告)

    目的:手法复位治疗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的疗效.方法:自创手法复位治疗腓骨长短肌滑脱1780例.结果:全部1780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经自创手法复位治疗一次成功.结论:本方法治疗腓骨长短肌腱滑脱效果佳、无痛苦、无后遗症、费用少.

    作者:黄光如;周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67例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住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脑积水且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7例.结果:67例患者中,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35例;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顾17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7例;继发颅内感染者15例.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能降低死亡率,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一种积极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注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处理可改善预后.

    作者:蔡清风;泮双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就外科护理工作要点,谈优化护理服务的措施

    护理工作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康复情况和医院的品牌形象.近些年来,因为护理问题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因此,优化医院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概率的重要措施,这也影响着医院未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医院外科护理服务的优化措施,希望为我国的护理服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杭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经过上述方法抢救及护理后,63例患者好转,好转率为92.0%;6例死亡(均死于心力衰竭),死亡率为8.0%.其中并发心律失常者37例,并发心源性休克者24例.住院时间4~17d,平均9.2d.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好转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现状及展望

    2型糖尿病的药用治疗一直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通过无数次的临床试验和不断的总结,对其临床用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聂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呼吸内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责任责任制整体护理显著提高了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具有明显的差距,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应用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雯;张春花;黄波;袁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中产妇出血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中产妇出血的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02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16例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妇出血原因很多,主要为子宫收缩无力或胎盘因素;通过对出血患者及时采取联合止血措施和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应对剖宫产中产妇出血情况时,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止血治疗手段,能够大大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文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颅脑外伤的急诊护理

    颅脑损伤现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疾患之一,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死亡率高,且多合并复合伤.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往往预后差,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如何在急诊条件下做好对此类患者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金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及静脉溶栓两种治疗方式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急诊方法不同,划分为急诊PCI介入治疗组和静脉药物溶栓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远期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近期效果对比,PCI介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静脉药物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并发症、病死率、心绞痛复发率、住院时间等方面,静脉药物溶栓组均高于PCI介入治疗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肌梗死治疗中,PCI治疗术较静脉药物溶栓治疗的效果更明显,应该作为急诊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子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

    目的:研究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的患者1568例及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18人展开针对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关防范措施;结果:风险护理措施实施后风险事故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与风险护理措施实施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加强门诊注射室存在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门诊注射室的护理风险,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值得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丽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痰热淸治疗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痰热淸对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2例,在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给予痰热淸20ml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18例,单独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其他解痉、平喘药物均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显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愈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于缓解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确切的疗效,安全性好,是一种良好的中药制剂.

    作者:尹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给予保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除2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经手术治愈外,余36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1.5 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治疗应首选.

    作者:向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得到精神康复科病人的信任与尊重

    我们在精神康复科工作的同志,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可如何才能被这些精神病人尊重和信任,还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论述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待产初产妇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心理护理,观察组以整体护理为基础,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后,产妇血压、焦虑值以及心率有所降低,对两组患者的下降值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产程缩短,出血量减少,产妇满意度增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分娩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心理护理.

    作者:张涛;那皓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肺心病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观察8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积极控制感染,合理氧疗,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结果:所有患者明显缓解症状,42例效果明显.结论:采取综合性措施辅以支持治疗,才能使肺心病尽快获得控制,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病死率.

    作者:孙虎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恢复期发生卵巢扭转救治成功的护理

    总结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恢复期病人发生卵巢扭转坏死的护理.护理要点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和盆引管引流量颜色,量的变化,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卵巢扭转坏死病人痊愈的关键.

    作者:杨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