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旭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选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详细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效果评定和分析.结果质子泵抑制剂是极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在灭杀幽门螺杆菌及酸相关疾病的预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临床当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但长期大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充分重视.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极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在灭杀幽门螺杆菌及酸相关疾病的预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药物使用的控制,有效地降低其应用的潜在风险.
作者:黎创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放射治疗前后肿瘤病人心理因素、睡眠质量的变化,探讨两者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心理调查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定量比较76例不同诊断、年龄分布和个人情况的人肿瘤病人放疗前后各一月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组间均数差别,分析治疗前后心态变化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76例病人放射治疗前后心理反应乐观豁达型、恐惧绝望型和愤怒焦躁型依次分别为15.8%和32.9%,60.5%和23.7%,48.7%和18.4%,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X2=6.043,P=0.049.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七项指标评分,各项指标病人分布放疗后均劣于放疗前,放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平均总PSQI计分分别为11.5和15.4,P<0.01.结论:放射治疗后肿瘤病人心理反应较治疗前改善,但PSQI指标评分分布放疗后均劣于放疗前,睡眠障碍发生率增加,睡眠质量下降.
作者:刘燕;陈媛娇;杨莉;秦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进展和个人的工作经验与体会.注意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管理水平.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受到病人各种形式的好评,护患关系融洽了.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的理解;也能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真正达到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作者:易汉娥;许妮娜;盛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深静脉置管具有保护外周血管,穿刺次数少、安全、方便,减轻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置管期间护理不当,则会造成堵塞,脱落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昕;康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对层流手术室功能进行介绍,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概括了层流手术室的院感管理措施.
作者:阮国海;刘琴;罗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恶性肿瘤手术配合中应用无瘤技术操作原则.结果: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避免肿瘤医源性传播.结论:无瘤技术的应用可以防止或减少肿瘤细胞脱落,扩散或种植,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国肥胖者在中年阶段的人群比例较多,该阶段人群处于事业的发展期,日常生活锻炼较少,这是引发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年肥胖者出现肥胖有诸多原因,本文针对中年肥胖者的肥胖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养生建议.
作者:郭静;黄俣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40例产后出血患者,在常规止血治疗无效后给予欣母沛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欣母沛后32例患者阴道出血立刻减少,6例患者于30min内阴道出血减少,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例患者出现1种及以上的不良反应.结论:欣母沛是强效且安全的宫缩剂,在术中或分娩后治疗或预防性使用欣母沛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吴苏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成为提高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成为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实力的重要标志[1].不少医学院校对基础专业课及临床医学课的中英文双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普通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对双语教学的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覃新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于尿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评价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是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0位受检者的尿液采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测分析,以沉渣镜检法为标准,检测干化学法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结果:干化学法对尿红细胞的假阳性率为9.4%,假阴性率为25.5%.结论:尿沉渣镜检法对于尿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结果可靠,干化学法受多种因素影响,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结果的精密度.
作者:宋迪静;严燕燕;单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与肺部感染合并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护理手段.方法:随机将患脑出血及肺部感染的65例病人分组:甲合并组(33例)与乙合并组(32例),对甲合并组行常规脑出血、肺部感染护理.对乙合并组行精细脑出血、肺部感染护理.随后,比较甲合并组与乙合并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护理前,甲合并组与乙合并组的脑出血、肺部感染都有改善,P<0.05,但组内比较,乙合并组的护理成效比甲合并组好.此外,乙合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甲合并组的高,P<0.05.结论:脑出血与肺部感染合并出现是由多种危险因素所诱发,精细护理是规避脑出血者患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建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患者,分别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PVP和PKP治疗.结果:PKP组术后2周及1年病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均高于PVP组,且1年后两组有效率均无较大差异.结论:PKP与PVP相比,其效果类似但价格更高,而PVP则以低廉易操作为优势,故在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杨补;陈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了解围手术期的定义,阐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护理质量与成效.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紧密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前术后和病人做充分的沟通指导,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宣教,保证病人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使病人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健康出院.
作者:王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结合胃肠减压、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并给予生大黄煎水保留灌肠,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控制条件及方法.结果:运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生大黄保留灌肠,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生大黄保留灌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卢星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的患者1568例及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18人展开针对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关防范措施;结果:风险护理措施实施后风险事故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与风险护理措施实施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加强门诊注射室存在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门诊注射室的护理风险,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值得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丽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血液检验的健康者160例,采取日本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60名健康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均按照标准化操作进行.观察对比不同的采血时间、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结果:早晨空腹采集的血液标本,其检查结果比较准确.异侧采血与同侧采血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小时后送检标本与规范送检标本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规范化血液采集的过程,大程度消除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才能确保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岳芙蓉;孙春涛;朱晓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噎食病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
作者:韩淑芬;韩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NAFLD/非酒精脂肪性肝病与MS/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0例NAFLD患者(实验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显示为非NAFLD者10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RMI、腹围、血压、血脂、血糖情况,临床异常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发生MS的比率.结果:在RMI、腹围、SBP、DBP、FBG、2hPG、TG以及TC各指标上,实验组临床检测值均更高;且实验组发生高血压、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血糖症及中心性肥胖比率均更高;另外,实验组发生MS的比率为48.3%,对照组为17.1%.结论:NAFLD与MS存在明显相关性,应对确诊为NAFLD的患者及早给予合理干预,以降低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几率.
作者:金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检验在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检验的准确性是重中之重.在检验质量控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并制约着检验的准确性.本文针对如何做好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水平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作者:杨荔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治疗,将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3~28个月,所有病人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内固定无松动及切割现象,颈干角无变小.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46例,良15例,中5例,优良率89.7%.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创伤小,固定稳固,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早期活动,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高龄及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孙波;王军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