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高钠透析模式有效改善血液透析低血压255例护理体会

黄慧敏

关键词:血液透析, 低温高钠, 透析低血压
摘要:目的: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治疗尿毒症患者广泛的治疗手段,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55%[1],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低温高钠透析可有效改善慢性持续性低血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的低血压.方法:回顾性观察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时反复出现低血压的患者700例次.采取自身对照,前2个月透析按普通钠136-139mmol/L,温度37℃(透析模式A),后2个月透析按高钠140-148mmol/L,温度35-35.5℃(透析模式B),自身比较前后2个月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模式B患者在不需要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95%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而采取透析模式A透析时80%患者需借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透析.透析模式B的血液生化结果的钠在正常的参考值的范围内.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后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病例体会

    目的:探讨心血管意外与创伤的关系.方法:创伤合并心肌梗死的病例回顾及心电图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在早期作出诊断仅1/3.结论:本文报道的心肌梗死,与胸腹部创伤有直接关系,在抢救和治疗中尤其应引起重视.

    作者:邵安胜;张玲;石宝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呼吸科疾病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对呼吸科疾病氧气雾化吸入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6例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加强临床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杜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分析

    目的:对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对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完成后8天患者的移植真皮瓣成活良好,随访结果显示41例患者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移植真皮瓣成活良好,占82%,5例患者上唇外翻不足,占10%,修复效果不理想,需要再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真皮瓣有较多填充,占2%,但较修复前获得明显改善,3例患者严重吸收,占6%,后行脂肪填充移植,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对唇裂凹陷畸形患者进行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外观和形象,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人文关怀在呼吸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呼吸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呼吸ICU 2012年4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63例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结论:人文关怀在呼吸ICU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努尔姑·吐松;张译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针对护理纠纷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方法:医务人员通过以患者为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加强护理管理、不断提高护理理论和技术、切实维护患者权利和保护患者隐私等方面做好工作.结论:减少或杜绝了纠纷的发生,预防了隐患,使患者满意家属放心,同时为患者及医院赢取更大的利益.

    作者:吴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体会探讨

    免疫学检验隶属于检验医学行业,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经由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的形式在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常规检验、微生物学等领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检验技术的深层次发展,免疫学检验的分析流程得以大大缩短,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性以及精确度的提高.免疫学检验在免疫学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对患者疾病进行鉴别与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预后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等,目前,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过程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以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标准以及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免疫学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予以评定,从而分析其所起的作用.

    作者:许青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病人120例,采取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均康复出院,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焦虑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王明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10年至2012年我院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2010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降血糖药物临床应用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DDD)计算我院于2010年至2012年三年期间降血糖药物使用的人次数(DDDs),分析我院三年间降血糖药物使用频率与占比变化情况.结果:三年间磺酰脲类药物的DDDs一直是主要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此外,胰岛素类、双胍类等的DDDs分别在三年间中占第二、第三位;格列奇特在三年间DDDs一直占各降血糖药物的第一位,而甲苯磺丁脲药物的DDDs呈下降趋势,格列吡嗪控释片的DDDs呈上升趋势,其中日用药金额多的是阿卡波糖的17.9元.结论: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是磺酰脲类,格列奇特的用药人次数在三年间一直处于首位,只有认真把我各降血糖药物使用的变化情况,才能为医院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582例老年人尿液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尿液常规异常结果检出率及分析参数与年龄的变化关系.方法:对我院门诊2010年01月-2011年12月的1582名老年人(年龄≥60岁)作清洁中段尿尿液常规检测,并用SPSS14.0软件分析各年龄段与各参数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1582例老年尿液常规检测结果中,总阳性检出为856例,占54.2%,其中无症状者497例,占总人数的31.5%;各年龄段尿液分析各参数的阳性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定期进行尿液检测,意义重大,可及时发现和治疗泌尿系统等疾病.

    作者:袁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该病起病急,变化快,发展迅猛,对病患造成的伤害大.本文对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

    作者:程琦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卒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文就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康复训练、进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综述,提出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作者:汪国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9例家庭肺结核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了解家庭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认识,从而减少或阻断结核病传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个家庭肺结核患者(39例)临床资料.结果:16个家庭中有10个家庭有痰菌阳性患者(共19例),其中4个家庭12例患者均痰菌阳性,2个家庭先后(1.5-2.5年)发生结核性胸膜炎4例,经痰培养及药敏发现2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结论:家庭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率高,传染性及危害性极大,结核性胸膜炎有传染风险,故而尽早规范治疗是关键,以减少或阻断结核病传播的几率.

    作者:王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在扁平疣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扁平疣的6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用于治疗观察组,西药左旋咪唑用于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疣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1~2个疗程后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后疣子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扁平疣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汝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莫西沙星、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两种药物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和特点.方法:两组患者各自35名接受两种药物治疗,疗效对比观察论证.结果:莫西沙星和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特色各有不同.结论:两种药物效果特色各有不同,对症入药治疗盆腔炎效果更好.

    作者:李美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滤过急性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滤过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一些有效的护理方法,希望对今后在这些病症中的医学护理有借鉴意义.方法:对本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28例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对病患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头痛、呕吐、肌肉痉挛、血压降低等并发症进行临床护理.结果:通过对病患进行一系列护理工作,病患发生并发症现象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临床护理对透析患者的急性并发症有很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亚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温高钠透析模式有效改善血液透析低血压255例护理体会

    目的: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治疗尿毒症患者广泛的治疗手段,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55%[1],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低温高钠透析可有效改善慢性持续性低血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的低血压.方法:回顾性观察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时反复出现低血压的患者700例次.采取自身对照,前2个月透析按普通钠136-139mmol/L,温度37℃(透析模式A),后2个月透析按高钠140-148mmol/L,温度35-35.5℃(透析模式B),自身比较前后2个月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模式B患者在不需要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95%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而采取透析模式A透析时80%患者需借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透析.透析模式B的血液生化结果的钠在正常的参考值的范围内.

    作者:黄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并实施术后护理要点.结果:60例患者术后3~5 d拔除三腔导尿管,患者自排尿56例,术后出现1例术后出血,3例膀胱痉挛,均经过及时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认为重视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和康复指导,对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佳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受试者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权益保障

    随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受试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各个角度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受试者的权益,如成立伦理委员会,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仍和GCP的相关规定有所出入,如何更加规范临床试验,真正使得受试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探索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对照组的25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的25例患者使用综合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记录两组黄疸患儿的排胎便情况,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对比两组新生患儿的排胎便的变化,显示患儿首次排胎便的时间缩短,患儿每日的排便次数增加.其中,实验组患儿的首次排胎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更为明显,且排便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沈娟;徐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

    目的:研究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的患者1568例及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18人展开针对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关防范措施;结果:风险护理措施实施后风险事故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与风险护理措施实施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加强门诊注射室存在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门诊注射室的护理风险,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值得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丽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