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仲崇梅;孟鹃;杨芳

关键词: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 高血压
摘要:通过对某院门急诊的处方分析,了解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联合用药的相关问题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肺部弥漫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

    目的:分析研究CT对2肺部弥漫小结节发生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收取近三年在我院采用CT诊断并确诊为肺部弥漫小结节患者80例.结果: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抽取肺部小叶中心分布34例、小结节31例、轴心间质附近以及外部周围的质表明小结节15例.结果:相关检测人员一定要仔细的研究通过CT扫描以后肺部弥漫小结节的特征以及形状,之后在结合试验室检测和表面症状能够精准有效的对肺部弥漫小结节给以判定.

    作者:夏泽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胸外科开胸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活动受限、体力衰弱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易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支气管痉挛、肺栓塞、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在外科手术后一般发生率在5%-15%,在开胸手术后概率更高,因此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咳嗽,协助排痰,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有效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徐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论蒙医药剂存在问题及建议

    蒙药是我国传统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在蒙汉等各民族人民的防病治病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我国蒙药事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蒙药也面临着进一步走向市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本文从蒙医药学的发展及当代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面对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

    作者:萨如拉其木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及静脉溶栓两种治疗方式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急诊方法不同,划分为急诊PCI介入治疗组和静脉药物溶栓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远期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近期效果对比,PCI介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静脉药物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并发症、病死率、心绞痛复发率、住院时间等方面,静脉药物溶栓组均高于PCI介入治疗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肌梗死治疗中,PCI治疗术较静脉药物溶栓治疗的效果更明显,应该作为急诊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子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探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总计30例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B组总计30例应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C组总计30例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D组总计30例应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然后将4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4组患者疗效、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4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C组和D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治疗费用较少、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济有效的主要药物.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患者特点及护理对策

    医院急诊护理的质量要给予加强使其急诊病人的痛苦得以减少,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有着重大意义.当前一部分医院的急诊科室护理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本文对急诊病人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更好的护理质量建议.

    作者:马嘉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临床工作中急腹症的诊疗思维

    急腹症是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腹腔内脏器病变的一类疾病.如何寻找科学合理又快捷有效的急救程序予以正确诊治,提高对急腹症诊疗水平,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

    作者:李文明;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实施全方面的围术期护理后,其中2例术中出血,4例患者皮下气肿,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整个手术期间给予患者必要的临床护理,医护人员应掌握全面的临床护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技巧,准确评价患者具体病情,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亚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的制订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社区的综合防治工作对于提高其防治效率十分关键,通过实用的社区护理规范来有效控制高血压疾病、切实提高防治效果意义重大.

    作者:刘艳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 例和观察组(妈富隆治疗组)60 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FSH、LH、E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输卵管梗阻是女性不孕因素中常见的一种.目前治疗输卵管的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自21世纪初,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技术传入我国,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及持续治疗的不断完善,这项技术已很成熟.2006年以来,我院对子宫输卵管泛影葡胺造影确诊的输卵管梗阻的不孕症患者,采用X光下导丝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论述如下:

    作者:宋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越鞠丸加味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越鞠丸加山楂、决明子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用中药越鞠丸加山楂、决明子治疗.疗程4周.结果:越鞠丸加山楂、决明子与辛伐他汀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越鞠丸加山楂、决明子是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中药.

    作者:冯笑予;高嵩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38例患者则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无效2例,有效4例,显效3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无效10例,有效22例,显效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效治疗淤胆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消退黄疸以及恢复肝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罗泽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总结对这类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所有患者都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透析过程中,84例患者有34例出现高血压症状,38例出现低血压症状,8例出现不同程度出血症状,还有4例患者的导管出口有轻微感染症状,经过一系列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这种情况下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金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胎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例及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率非常低,现将病例报告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1-0-1-1,入院前1+月逐渐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外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2g/L,MCV103.9fl,MCH35.5pg,MCHC342g/l,考虑巨幼细胞贫血,予以维生素C及叶酸片口服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前半月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6g/l,MCV108.8fl,MCH37.6pg,MCHC347g/L继续予葡萄糖酸亚铁糖浆、VitB12肌注及叶酸口服,症状逐渐加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3g/l,MCV123.5fl,MCH37.4pg,MCHC303g/L转至我院,既往体健,曾平产一女婴.

    作者:张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测定应用于临床尿常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留取490份尿液标本分别使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尿沉渣镜检,检测红细胞阳性率高于尿沉渣镜检,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对尿液检测的结果均产生一定的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临床上应将两种方法结合提高检出率.

    作者:杨桂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晚期产后大出血100例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目的:研究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并寻求有效临床措施,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晚期产后大出血患者100例,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出血程度采取不同措施.结果: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全、胎盘残留等都会引起患者产后大出血.为76例患者进行清宫手术,为14例患者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结论:产妇晚期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内膜炎、胎盘、胎膜残留,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子宫切口感染、破裂出血也会成为产妇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1],通过分析,应重视第三产程,做好此阶段的护理,为晚期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清宫治疗,治疗过程中使用宫缩剂,若是急性出血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手术.

    作者:李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损伤控制在骨科急性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急性损伤患者共4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损伤控制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损伤控制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损伤控制在骨科急性创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利军;王武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护理的佳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经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配合度.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40例患者配合良好,占43.0%;30例患者配合一般,32.3%;23例患者配合度较差,占24.7%.观察组患者中有55例患者配合良好,占59.1%;35例患者配合一般,占37.6%;3例患者配合较差,占3.3%.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配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多数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认识不足,在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个体化针对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挖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患者,术前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合理饮食、留置尿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4 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挖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6h ±3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 30±50 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中无中转开腹,术后无病死情况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d±1d.术后常规随访1-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挖出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方式,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