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香
目的:探讨医治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患DVT95例老年者分组:诊治血栓组(47例)和比较血栓组(48例).对比较血栓组的48例经LM-WH(低分子肝素)医治,对诊治血栓组的47例经LM-WH(低分子肝素)+IPC(空气波压力仪器)医治.结果:诊治血栓组的疗效比比较血栓组优异,P<0.05;诊治血栓组的下肢指标优于比较血栓组,P<0.05;诊治血栓组的多普勒超声情况比比较血栓组好,P<0.05.结论:经LM-WH(低分子肝素)、IPC(空气波压力仪器)医治患DVT老年者疗效突出,应推广使用.
作者:周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中所产生的误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如何控制误差已经成为放射治疗技术研究的重点,系统地分析放疗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各个误差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误差.本文将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的地方一一列出,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此来要求大家在具体工作中考虑到相应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裴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国民间向来有利用生姜治疗某些疾病的习惯,本文以姜科植物的生姜的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揭示生姜的药用价值,为生姜的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陈晓燕;房春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考察大隐静脉曲的术前术后佳护理策略,并为今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治疗的23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实施精心、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细致的护理,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5-10d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静脉曲张复发和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无其他并发症状,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给与全方位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选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详细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效果评定和分析.结果质子泵抑制剂是极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在灭杀幽门螺杆菌及酸相关疾病的预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临床当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但长期大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充分重视.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极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在灭杀幽门螺杆菌及酸相关疾病的预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药物使用的控制,有效地降低其应用的潜在风险.
作者:黎创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快而且比较严重的疾病,约占脑血管疾病的10%,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或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出血造成的.由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2/3,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3.因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40~60岁年龄段发病较多.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一过性意识不清为多,重者昏迷;少数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头晕、眩晕、项背或下肢疼痛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华丽彬;杨梅;党茂林;林文玉;李娟;何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出血发病急、进程快、死亡率和致死率高,为了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院急诊科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急救的2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救及转运期的预见性护理:如卧位、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给药、头部降温、留置导尿、安全防护、严密观察病情、心理疏导及转运途中的急救物资人员的准备、重点环节处置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除其中5例患者由于就医较迟,错过抢救时机,救治无效死亡外,201例患者均通过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得到了满意效果,被收入神经内科或ICU继续治疗.
作者:谭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011年至2012年我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各项用药参数.方法:分析我市2011年至2012年头孢类药物药品种类、用药时间、用药频度(DDDs)、用药费用差异性,研究各代头孢使用发展规律,分析其中使用频度高的一代头孢药物常用的几种药品种类的限定日剂量(DDD)、限定日费用(DDDc).结果:从DDDs可看出2011、2012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使用时间可见,三代头孢均有减少,可见临床控制用药时间比较有效.2012年第一代和第二代的DDDs逐渐减小,第三代头孢的DDDs显著提高,说明第三代头孢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头孢类用药.对第三代头孢中常用的五种药物进行DDD、DDDc分析,五种药物2012年使用参数均低于2011年,质控效果理想.结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使用频度高,其中,头孢哌酮DDDc高,头孢匹胺钠DDDc低,可见患者应用头孢哌酮的平均日费用高.
作者:陈雅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需择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在其围手术期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的基础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下的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x2=9.42,P<0.05);并且其总满意率为94.6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x2=9.82,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3%(x2=9.16,P<0.05),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高危前列腺增生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患者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全程护理干预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曾明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的患者1568例及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18人展开针对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关防范措施;结果:风险护理措施实施后风险事故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与风险护理措施实施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加强门诊注射室存在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门诊注射室的护理风险,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值得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丽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发病率为1%~5%[2].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很大,容易造成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和死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血钙等并发症[3].舒适护理模式即是对此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使患者达到舒适[4].我科针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实施产后舒适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冬梅;季惠兰;马风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又叫矮人病、算盘珠病等,国际医学界称本病为Kaschin-Beck病.本病在各个年龄组都有发生,但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很少发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病因至今未明.监测及治疗方法:1、X线拍片;2、主食、水、土壤监测;3、改善骨关节功能及止痛药物治疗.通过监测和治疗为该病的降低和消除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拥忠泽郎;泽郎布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分散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所有6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依那普利10mg,1次/d,8周/1疗程.观察组在口服依那普利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氨氯地平分散片5mg,1次/d,8周/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第8周舒张压、收缩压降低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第4、8周收缩压、舒张压监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8.82%)(p<0.01).结论:氨氯地平分散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健康的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选取300名体检人员,将他们随机分为健康组和常规组各150名,并分别采用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和常规的体检模式,调查、记录并比较这两组的体检效果以及体检者对他们的护理人员的评价.结果:健康组的受检时间低于常规组;健康组的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以及受检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常规组;健康组中受检者对护理人员关于服务礼仪、沟通能力、健康宣教已经主动服务的评价要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对体检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次试验也证明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患者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许少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38例患者则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无效2例,有效4例,显效3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无效10例,有效22例,显效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效治疗淤胆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消退黄疸以及恢复肝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罗泽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是处理临床所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区域.2011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改建后为执行新规范,将面向全院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集中回收、清洗、消毒.彻底有效的清洗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有效的措施,是保证灭菌合格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的管理,严格执行清洗操作流程,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晓萍;苏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针对航天某单位职工慢性代谢性疾病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管理和职业场所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航天某单位14817名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对体检所检出的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在职与离退休职工之间的差异.结果:参检职工14817例中检出的前五位慢性代谢性疾病及其检出率分别为:血脂异常(41.50%) 、脂肪肝(31.11%) 、高血压(23.78%) 、高尿酸血症(17.34%) 、高血糖 (13.19%).男性职工血脂异常及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超过女性职工,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在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航天某单位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有针对性的慢性病管理和职业场所健康管理十分必要.
作者:郭建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病人120例,采取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均康复出院,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焦虑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王明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等药物降颅压,并且给予依达拉奉、纳络酮等及时调控患者的血糖血压,同时维持患者机体内的水电解质的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的康复指导,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存活率,治疗组为90%,死亡1例,3例呈植物人状态,其他患者生活均能够自理;对照组为80%,死亡4例,4例呈植物人状态,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医护满意度上,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脑梗死患者,应当采取早发现、早诊治、早治疗的原则,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在实施早期的康复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作者:潘正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龋病的发生和食物嵌塞的关系.方法:对不同年龄组1195颗龋齿龋病的初发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和783颗成人第二磨牙龋病的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生长位置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分析龋病的发生和食物嵌塞的关系.结果:凡发生龋病的部位,在龋病形成之前,多有食物嵌塞的病史.结论:增强广大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我国预防龋病的首选措施.
作者:王立家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