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自我口腔保健在龋病预防中的作用

王立家

关键词:龋病, 食物, 预防, 自我口腔保健
摘要:目的:探讨龋病的发生和食物嵌塞的关系.方法:对不同年龄组1195颗龋齿龋病的初发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和783颗成人第二磨牙龋病的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生长位置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分析龋病的发生和食物嵌塞的关系.结果:凡发生龋病的部位,在龋病形成之前,多有食物嵌塞的病史.结论:增强广大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我国预防龋病的首选措施.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有效护患沟通艺术在耳鼻咽喉专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有效护患沟通艺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沟通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有效护患沟通艺术,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加强有效护患沟通前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加强有效护患沟通后,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护患沟通艺术在耳鼻咽喉专科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投诉及纠纷发生,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烦躁、焦虑心理,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泽琴;巫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生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患者由于暴饮暴食,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疼痛,受凉,过度劳累等诱因刺激,突然发生冠脉的某一支或数支阻塞,使心肌持续缺血而坏死,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疼痛,血压下降,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胃肠道症状,若不及早发现及处理,会导致病人死亡.通过用精细的专科护理技术服务于患者;严格监控,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抢救治疗是成功的关键,护理是唯一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个环节.重视各种指征分析,密切、耐心、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心理护理.

    作者:祖热古丽·吾麦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分析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简称肾炎,是发生在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40% 的病人首先发现血尿而求医;90% 的病例出现水肿[1],轻者晨起后见眼睑浮肿,重者水肿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出现气急和腹胀,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小便化验几乎都含有蛋白质.现阶段,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仍是静脉注射和大剂量服用类固醇激素,但是该治疗方式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鉴于肾小球炎产生局部免疫反应的原理,现使用局部肾脂肪囊内给药对肾小球炎进行治疗的方法已受到了逐步的重视[2].为了完善肾小球炎的治疗方式,笔者选取了 2010 年 3 月至 2012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42 例肾小球炎患者,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宗江;刘彦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观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为后期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计80例.将其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气管扩张治疗以及氧疗等相关常规性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临床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莫西沙星雾化吸入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余皓月;封明霞;陈照俊;曹国强;胡佳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糖浓度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20例,分为血糖<7.1mmol/l,7.1~11.1mmol/l,血糖>11.1mmol/l,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观察其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高血糖水平使再梗死、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血糖水平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

    作者:杜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刍议放射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放射技术根据影像来诊断病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设备得到不断更新,对放射技术和诊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不断提高放射技术水平,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生命的保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廷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近年来,中医对该病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就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晶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对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21例患者治愈,16例患者治疗有效,1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4%,5例患者复发,观察组30例患者治愈,16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柏小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患沟通的技巧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对护士来说,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护患之间的沟通相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及必要过程,而一定的护患关系总是体现在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中.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获得有关病人的全面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华丽彬;党茂林;杨梅;林文玉;张慧萍;何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电话回访对出院后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总结出院电话回访在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对2000例出院患者进行出院回访服务2年.以电话回访的方法评估出院回访的效果.结果:电话回访显示回访2年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回诊率、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回访前,投诉率下降,医患关系密切,医师和医院知名度提高.结论:出院患者电话回访适宜基层医院应用,并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何蕊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正确认识产前B超检查的临床意义

    产前B超检查安全、简便、无创,根据需要可以重复检查,目前已成为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及胎儿监护方法的首选.但孕期超声检查受胎儿生长发育变化、胎位、羊水、胎动及胎儿骨骼声影的影响,检查具有局限性,异常情况检出率和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不可能达到100%.因此正确认识产前B超检查的临床意义很有必要.

    作者:李洁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部肿瘤放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颈部肿瘤放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颈部肿瘤放疗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放疗治疗,治疗组在放疗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75%,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熊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以心肌酶明显升高为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及文献回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起病隐匿,特异性不强,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在表现不典型的甲减患者中,常因出现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及心肌酶显著升高而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炎.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减少,黏蛋白黏多糖聚集引起心肌黏液水肿有关,需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郭璐;殷学礼;吕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

    产后尿潴留属于产科并发症,临床上较常见,主要表现为产后膀胱胀满,不能自主排尿,对子宫收缩有直接影响,而且产后出血的机率会随之大大增加,同时对泌尿系统的功能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发生泌尿系感染,给产妇带来痛苦.尿潴留引发的原因很多,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针对实际情况,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加强预防工作,防止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尽量减少产妇产后的痛苦.对我院妇科治疗的产后尿潴留患者16例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和治疗结果整理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暑26例现场救治体会

    自2010年7月以来,我们现场救治中暑病人26例,均救治成功,无后遗症.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性25名,女性1名;年龄18~23岁,平均21岁.发病前均体健,无急慢性病史,在强化体能训练5公里武装越野赛时发生.训练时天气处于亚高温(室外温度30~34℃)环境下12例,在高温天气训练时13例、因用保鲜膜裹住腹部及双腿进行减肥运动1例.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分型[1],轻度21例(81%),中度4例(15%),重度1例(4%).发病后在现场就地救治,病情稳定后送医院治疗.

    作者:费慧敏;陈拥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疾病与调理冲任的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妇科疾病与调理冲任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130例,其中显效58例,有效55例,无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患者130例,其中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7.7%.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理冲任对于治疗妇科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尤其是在抗菌、消炎、镇痛、止血方面均优于其他治疗方案,且用药安全性高,治愈时间快,对患者的身体基本不会造成毒副作用,治疗费用相比较而言也低很多,因此深受患者好评,应大力推广.

    作者:陈喻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年至2013年3年收治的54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系列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脊柱侧弯的相关知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促进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期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8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1例房颤合并继发癫痫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70女性患者,因房颤、脑梗死后遗症合并继发癫痫入院,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循环、抗凝、抗癫痫等综合治疗.患者应用丙戊酸纳缓释片出现癫痫症状未控制,建议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频次和给药剂量,之后患者出现癫痫症状得到控制;由于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建议抗凝治疗,用药期间监测INR值,依据其结果调整给药剂量神症状,患者精神症状好转,且未出现癫痫发作加重.临床药师在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教育,发放癫痫用药教育手册和用药日记,华法令用药教育资料,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张晓恒;王国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单胺氧化酶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我院消化内科肝硬化患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肝硬化病人50例及对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比较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的单胺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单胺氧化酶活性增高能对肝硬化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