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部队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探讨

刘光辉;金新华

关键词:心理咨询工作, 军人, 部队, 心理问题, 相关问题探讨, 官兵, 心理学理论, 咨询效果, 意志品质, 心理需求, 心理卫生, 心理素质, 心理困扰, 生活事件, 身心压力, 身心健康, 潜能开发, 精神异常, 个性完善, 调查结果
摘要:部队心理咨询工作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通过解除军人的心理问题,维护和增进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完善和潜能开发的过程.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军人都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身心压力.虽然这些压力能锤炼军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但也有不少生活事件可导致军人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个别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困扰和精神异常.因此,心理咨询工作在部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成为部队心理卫生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5.7%的官兵需要心理咨询,有63.8%的官兵对心理咨询效果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对官兵的心理需求了解不够、咨询水平不高等.现就部队心理咨询工作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人文关怀在呼吸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呼吸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呼吸ICU 2012年4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63例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结论:人文关怀在呼吸ICU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努尔姑·吐松;张译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不同充气腔隙二氧化碳吸收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不同充气腔隙二氧化碳吸收的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充气腔隙不同分为4组,I组为腹腔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皮下组织间隙充气;II组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上腹部腹腔充气;III组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采用下腹部腹腔充气;IV组为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腹膜外间隙充气.四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应用的抗生素类药物的种类和用量相同.麻醉起效后行正压通气,记录充气前,充气的10、30、60min,放气后15min的CO2吸收情况和皮下气肿发生率和拔管时机.结果:四组充气中各时间点比充气前CO2吸收升高,血液的P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气后15min CO2吸收恢复充气前水平.IV组在充气中各时间点CO2吸收高于I组、II组、III组,PH低于其它三组,皮下气肿发生率高,拔管时间长,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因手术类型不同,建立的充气腔隙不同,腹膜外间隙充气对二氧化碳吸收高,皮下气肿发生率高.

    作者:史春慧;于婵娟;刘亚华;蒋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体检人群的人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

    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状况分析,提出对体检者体检前、体检中和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体检护理人员应转变观念,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儒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切除组织多、手术范围大、患者思想负担过重,因此,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路径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并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将13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经耻骨后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治疗,观察组患者78例,采用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心理、生理、社会活动等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VT、TVT-O方式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相近,均能够较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TVT-O方式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7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00~150min,平均手术时间120min.结石清除率达90%以上,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及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7~10 天,平均7.6 天.随访全部病例1~2个月,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均消失,KUB复查无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勇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伤寒患者的护理体会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1].伤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

    作者:杨双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6例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结果:本组治愈54例,好转9例,3例因脑内大面积出血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中药联用治疗预后.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随着分组就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照组)及加强中药联合治疗(观察组)预后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但观察组疼痛症状消除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1例,疼痛1例,便秘1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6例,10例,4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与中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防止跌倒护理措施

    近年来,老年患者住院跌倒,在医院频频发生, 这不仅给老年患者生理上增加了更大的痛苦,也给病人及家属精神上、经济上造成更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患者与医院产生的医疗纠纷,破坏了社会和谐,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加重医患紧张关系.这些不利于医院的建设发展,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根据临床护理的调查,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出防跌倒对策以及对防止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及护理有所帮助.

    作者:曾蕾;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梗合并心衰的病人推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探究

    目的:对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病人推行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来我院心内科诊治的12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统计学原理随机为循证护理A组和传统护理B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传统护理方案的B组,给予循证护理的A组患者的预后临床效果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以其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竞争力.

    作者:邱小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药房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理念、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医药服务期望质越来越高,每个患者都希望花少的钱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的服务.

    作者:涂文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eAg定量动态变化对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eAg定量动态变化对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选取4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分为A组和B组,A组治疗方法采用核苷类似物,B组治疗方法选用干扰素治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期对患者的血清HBeAg定量进行检测,探究血清HBeAg定量动态变化对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经过48周的治疗之后,两个治疗组的血清HBeAg均明显下降.A组患者完全应答为3例,部分应答为14例,无应答为3例.B组患者完全应答为3例,部分应答为15例,无应答为2例.完全应答与非完全应答者血清HBeAg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与HBeAg血清转换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及24周时血清HBeAg定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HBeAg定量动态变化预测治疗应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芳;李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体会探讨

    免疫学检验隶属于检验医学行业,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经由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的形式在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常规检验、微生物学等领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检验技术的深层次发展,免疫学检验的分析流程得以大大缩短,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性以及精确度的提高.免疫学检验在免疫学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对患者疾病进行鉴别与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预后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等,目前,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过程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以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标准以及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免疫学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予以评定,从而分析其所起的作用.

    作者:许青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体会

    本文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新生儿抚触这一医疗新技术在临床中的作用.针对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忽视对新生儿进行抚触的现象,希望能够为当代父母们提供实际有用的建议,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医学论证.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复发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卢春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呼吸道异物病人护理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21例濒死期呼吸衰竭患者采用FOME-CUF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导管,经鼻插入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实践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插管方法,插管期间应观察神志、瞳孔及呼吸频率、节律等病情变化等进行了阐述.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目的:探讨医治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患DVT95例老年者分组:诊治血栓组(47例)和比较血栓组(48例).对比较血栓组的48例经LM-WH(低分子肝素)医治,对诊治血栓组的47例经LM-WH(低分子肝素)+IPC(空气波压力仪器)医治.结果:诊治血栓组的疗效比比较血栓组优异,P<0.05;诊治血栓组的下肢指标优于比较血栓组,P<0.05;诊治血栓组的多普勒超声情况比比较血栓组好,P<0.05.结论:经LM-WH(低分子肝素)、IPC(空气波压力仪器)医治患DVT老年者疗效突出,应推广使用.

    作者:周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期高危妊娠患者施行超导无痛人流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早期高危妊娠患者进行超导无痛人流的效果如何.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我院120名高危妊娠患者施行早期超导无痛人流和普通人流术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使用超导无痛人流术治疗高危妊娠效果远远高于普通人流手术.结论:可以推广超导无痛人流在高危妊娠患者群体中的应用.

    作者:潘金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分析

    目的:对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对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完成后8天患者的移植真皮瓣成活良好,随访结果显示41例患者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移植真皮瓣成活良好,占82%,5例患者上唇外翻不足,占10%,修复效果不理想,需要再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真皮瓣有较多填充,占2%,但较修复前获得明显改善,3例患者严重吸收,占6%,后行脂肪填充移植,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对唇裂凹陷畸形患者进行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外观和形象,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