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张德志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12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5例,单一中药治疗组43例,单一西药治疗组39例.比较三组患者疗效差异、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6%,远大于单一中药治疗组(65.1%)和单一西药治疗组(64.1%),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三种治疗方案有效率的两两比较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一中药治疗组两组的有效率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χ2=13.389,P<0.005);联合治疗组与单一西药治疗组两组有效率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6,P<0.005);但单一中药治疗组与单一西药治疗两组之间的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81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与护理

    目的:分析盆腔手术后对患者进行DVT(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措施与相关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3年6月行盆腔手术的患者110例,护理组(60例)进行围手术期的DVT预防护理,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DVT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组DVT发生率5,0%,患者满意率95.0%;对照组 DVT发生率16.0%,患者满意率84.0%;护理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盆腔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DVT的全程性预防,可显著降低DVT发生率,并利于患者满意率的提高,临床可积极推广.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在心电监护拔牙下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拔牙的护理.方法:做好拔牙前的准备,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中发生特殊况的处理.结果:298例高血压患者,除4例外,拔牙过程顺利,无并发症,拔牙手术操作时间为:3.4±2.1min.结论:做好高血压患者拔牙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

    作者:宋利娟;何芸;曾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一年以来收治的168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6.43%(81/8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84.52%(71/84),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茂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约束不当致意外拔除留置尿管发生尿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2013年我科留置导尿管的病人约600例,男415例,女185例,其中2例男性病人发生尿道撕脱伤造成出血不止,引起病人导尿管再次插入困难及血尿,增加了病人住院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张立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

    儿科护理较之成人的护理具有特殊性,临床带教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本文通过对儿科护理临床带教存在难点问题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临床带教水平和质量提供保证.

    作者:彭海英;汪莲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头咆哌酮引发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9岁,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化脓.查体:T38.8℃,P86次/min,R18次/min,BP145/85mmHg,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给予头孢哌酮3g静滴.用药5min,患者诉胸闷、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非喷射状呕吐,并感心慌、憋气、呼吸困难,并出现口唇、甲床紫绀.

    作者:潘凤芹;刘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创伤后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病例体会

    目的:探讨心血管意外与创伤的关系.方法:创伤合并心肌梗死的病例回顾及心电图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在早期作出诊断仅1/3.结论:本文报道的心肌梗死,与胸腹部创伤有直接关系,在抢救和治疗中尤其应引起重视.

    作者:邵安胜;张玲;石宝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休克患者的护理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代偿失调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特点为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和酸中毒.故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去除原发病因、保护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纠正酸中毒为积极治疗休克的主要原则.

    作者:卢敏;党茂林;林文玉;杨梅;王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带吸引双极电凝在鼻内镜下腺样体手术中止血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带吸引双极电凝在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手术中止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手术的253例患者术中使用带吸引双极电凝止血.结果:253例患者均良好止血,无一例行鼻咽部填塞止血,术后均无再次出血,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带吸引双极电凝在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止血快捷彻底、术野清晰、定位明确、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8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临床上采用不同方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例.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显效率和显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时间为(4.6±1.5)d,对照组显效时间为(7.3±3.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纯西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0~3岁儿童父母对幼儿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0-3岁儿童的父母对幼儿知识需求状况进行了解,为儿童系统管理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曾在我院儿童保健部门就诊的0-3岁儿童父母中随机抽取5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父母对幼儿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在所选择的这些父母中,有90.5%对幼儿保健知识都是需要的;对幼儿计划免疫工作,这些父母中有96.4%是表示欢迎并且愿意进行合作的;有86.6%需要对幼儿常规检查,另外的13.4%是不需要这项服务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其原因是有很多种的,在这些因素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父母怀疑保健医师的知识水平,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有些父母看来,即使不进行保健服务,幼儿也能够健康成长.结论: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于提高,要进一步加大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的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04年10月到2007年5月收治的78例急性胃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急性胃炎患者必要的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贵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病人行腰穿持续外引流的护理

    腰椎穿刺持续外引流操作简便、创伤小、在神经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行腰穿持续外引流可以减轻患者头痛,减少粘连,预防脑积水,促进脑脊液瘘道口愈合.目前腰穿持续外引流的主要适应症为脑脊液漏者、颅内严重感染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我院神经外科2008-2012年行腰穿持续外引流术35例,在降低颅内压、引流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杜晓霞;张涛;郭霞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09年-2012年320例手足口病临床用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探析我院手足口病临床用药特点,加强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手足口病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特点、药物使用情况和疗效等.结果:治愈251例,占比78.4%;好转53例,占比16.6%;转诊16例,占比5%;静脉药物的使用以热毒宁药物为主,此外联合处方(喜炎平+炎琥宁+头孢类抗生素+维生素)使用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以中成药静脉给药为主,头孢类抗生素使用也较多,应根据患儿临床情况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许梅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对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骨科接收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37例患者,采取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予以复位及固定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固定3-4周以后,将夹板拆除.并且在手术以后的1-2年以内,对患者进行调查走访,根据调查走访的结果,研究分析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对肱骨小头骨折治疗的可靠性.结果:本组37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都在固定3-6周以后得以康复.在手术以后的1-2年调查走访中发现,愈合良好者33例,愈合一般者3例,愈合较差者1例.本组37例患者均没有畸形愈合,患者的功能基本恢复如常,没有任何不良反应,长期效果较为良好.结论:中医手法联合中药法对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虽然起效比较慢,没有西医治疗效果那么直接,但是副作用较少,安全可靠性较高,治愈效果显著,长期效果特别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加强推广.

    作者:王浩俭;潘建西;苟新源;袁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

    了解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因素,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全文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旨在降低医院中接触性感染的发生,更好地达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形成医务工作者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管的长资金长效机制.

    作者:庞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经腹部输卵管结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

    切口脂肪液化是输卵管结扎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稍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及早发现和恰当的处理,能缩短疗程,减轻医生的压力.我站自1990年1月-2012年12月腹部结扎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22例,约占0.204%(22/10532)结合临床及文献资料就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模式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深入探讨眼科门诊患者在开展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康复情况,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的眼科门诊患者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健康教育模式与常规模式.根据研究数据整合,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6.7%、70.0%,康复率分别为93.3%、66.7%,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健康教育的模式,能更好的抚慰患者身心,有效提高眼科的护理效果,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患者镇痛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术后用自控式镇痛泵(PCA)镇痛,对照组60例术后单独用阿片类药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术后0-Ⅰ级疼痛的56例,Ⅱ-Ⅳ级疼痛4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4例.对照组术后0-Ⅰ级疼痛的34例,Ⅱ-Ⅳ级疼痛2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15例.结论: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疼痛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此方法值得推广,但镇痛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进行护理.

    作者:方定碧;杨东芳;周敏;陈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000例非酒精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NAFLD/非酒精脂肪性肝病与MS/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0例NAFLD患者(实验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显示为非NAFLD者10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RMI、腹围、血压、血脂、血糖情况,临床异常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发生MS的比率.结果:在RMI、腹围、SBP、DBP、FBG、2hPG、TG以及TC各指标上,实验组临床检测值均更高;且实验组发生高血压、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血糖症及中心性肥胖比率均更高;另外,实验组发生MS的比率为48.3%,对照组为17.1%.结论:NAFLD与MS存在明显相关性,应对确诊为NAFLD的患者及早给予合理干预,以降低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几率.

    作者:金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