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梅;丛华
目的:探讨日舒安洗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选择日舒安洗液进行治疗,其中滴虫性阴道炎34例、念珠菌性阴道炎21、例细菌性阴道炎25.比较日舒安洗液治疗不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结果:0例阴道炎患者经日舒安洗液治疗后,治愈57例,占71.25%;好转15例,占18.75%;无效8例,占10.00%.总有效率90.00%.三种不同类型阴道炎患者经日舒安洗液治疗后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日舒安洗液对于不同类型的阴道炎具有相同的优良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有关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予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每组均为30例,治疗6周后,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消极因素、积极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消极因素评分均有所降低,积极因素评分均有所升高,但是组间相比较,观察组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PRS评分主要包括缺乏活力、抑郁焦虑、敌对性、思维障碍、激惹性方面,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各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积极给予人性化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胜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心律失常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症状,鉴于其伴有症状的偶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来及时抓捕和记录信息.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对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因此阑尾炎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方法:现对我院收治的32位阑尾炎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转.结论: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关键,健康指导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方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4周、8周、12周时的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4周、8周、12周时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更为有效的缓解抑郁情绪,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贾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喜疗妥、金黄散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早期及后期的效果.方法:将我科应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泵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用金黄散调醋湿敷早期静脉输液渗漏处皮肤、喜疗妥涂擦静脉输液后期渗漏处皮肤致吸收,对照组只用喜疗妥涂擦渗漏处皮肤.结果:观察组消肿止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1).结论:使用金黄散治疗早期静脉输液渗漏、喜疗妥治疗后期静脉输液渗漏效果较好.
作者:彭琴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CT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照.方法:以骨关节病变病例的临床CT诊断情况为例,对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关节病变病例中,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50例(研究组)病例,以及2002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骨关节病变病例中,采用普通X线诊断50例病例,将两组的诊断结果分别与临床确诊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的检出率、符合率及误漏诊率,同时对两组诊断不同类型病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评价CT三维重建的应用意义.结果:研究组检出率96.0%,符合率96.0%,误漏诊率4.0%;对照组检出率68.0%,符合率66.0%,误漏诊率34.0%;在各种不同类型病症的诊断符合率上,研究组检出效果均更高(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利于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作者:张伟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蒙医千百年来以治本而著名于世,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一个好的医生必须锻炼好自己的基本功并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是适应社会医学不断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蒙医医生的基本功包括对病史的采集必须详尽,体格检查准确而全面,实验室的选择科学而合理,辅助检查认真而周到,这些对于蒙医医生在临床决策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道德修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自己的立足之本,否则达不到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水平.
作者:莎仁图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1月以来收治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有效、及时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采用病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有效循环、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护理等措施,通过早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达到93.3%.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经过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刘争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核心制度中重要的一项是护理交接班制度,它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自2010 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要求责护士对分管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护理交接班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预防事故发生的保障措施.护理晨交班往往是要求护士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1].因此,交接班是护士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而且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交接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2].详细而全面的交班, 一方面有助于交班护士评价本班工作完成情况, 另一方面有助于接班护士合理安排本班的工作.在日常的交接班过程中通常存在着漏交、重复交接的情况.
作者:曾惠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腹症是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腹腔内脏器病变的一类疾病.如何寻找科学合理又快捷有效的急救程序予以正确诊治,提高对急腹症诊疗水平,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
作者:李文明;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病人120例,采取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均康复出院,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焦虑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给予消除,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王明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多种缓慢、连续清除水分和溶质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总称,包括了所有连续性清除溶质,对脏器功能进行支持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症的救治中.CBP的常用抗凝方法包括普通肝素抗凝法与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法,特殊抗凝包括无抗凝以及枸橼酸抗凝,其他例如以前列醇、水蛭素等.
作者:庄彩苹;赵春玲;胡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挖掘新时代的新元素,随之产生的新生儿抚触也兴旺起来,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认可.本文通过结合郑州市儿童医院的实例对新生儿抚触对其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的分析结果证明新生儿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而且提出了抚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韩玉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存在的常见危险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后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积极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6月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排外存在缺血性心脏病急性期、慢性心衰等情况,在保证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贵观察组患者定期每个月门诊随访一次,通过体格检查、生化检查等指导患者采取必要措施对危险因素加以控制,持续观察半年后对患者心功能、心血管病发病率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通过观察发现排名前三位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高血脂症、肥胖和吸烟,通过健康教育、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等改变后观察组在半年内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生化检查来看,观察组甘油三酯降低39例;总胆固醇降低35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37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9例;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通过有效合理的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李文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佛手四君汤类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病例均采用口服佛手四君汤类方.结果:84例慢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7.6%.结论:佛手四君汤类方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宇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并发谵妄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5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集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分别行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ADL评定无明显差异,出院后3个月,集束组患者ADL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并发谵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治疗尿毒症患者广泛的治疗手段,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55%[1],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低温高钠透析可有效改善慢性持续性低血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的低血压.方法:回顾性观察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时反复出现低血压的患者700例次.采取自身对照,前2个月透析按普通钠136-139mmol/L,温度37℃(透析模式A),后2个月透析按高钠140-148mmol/L,温度35-35.5℃(透析模式B),自身比较前后2个月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模式B患者在不需要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95%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而采取透析模式A透析时80%患者需借用药物维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透析.透析模式B的血液生化结果的钠在正常的参考值的范围内.
作者:黄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致病菌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100例患者采集了552份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临床检验,记录样本中病原菌检测结果及其耐药性,以及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具体部位,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且以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0.43%、28.99%;重症监护病房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体内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对半合成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有较高的敏感率;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较为常见,且部分患者同时发生多处感染.结论: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治疗和采取护理措施时,应采取多种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几率,并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定期采送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临床检验,若发现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士在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配合中的作用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和整个手术过程.结果:3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均能正常工作.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掌握术中手术配合步骤和器械的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正确转运和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陈书莲;钱慧;佘明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