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锋;陈韧;黄贾生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侧入路组和前外侧入路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肘关节活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外侧入路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优良率为92.11%,较前外侧入路组患者的76.32%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9%和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较前外侧入路更优,患者术后肘关节的活动恢复优于前外侧入路治疗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并未提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但是在术中要注意外侧副韧带的修复.
作者:龚伟;刘炜;蒋俊;孙自力;甘泉;朱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由于骨科解剖学特征和治疗技术的复杂性,熟悉3D打印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在术前更加深入研究疾病的特点,做好充分的手术计划,可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应注意到3D打印辅助手术技术的局限性,在临床工作中扬长避短,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初金泽;杨雪;梅昱;徐文倩;蔡振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在经阴道超声下所呈现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确诊为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48例为试验组,同时选取48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妇女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比较其卵巢体积、卵泡数目、卵巢髓质面积/卵巢面积及卵巢间质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峰值血流速度(PSV).结果: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其卵巢符合PCOS病理改变的阳性率较高.阴道超声检查提示试验组患者的平均卵巢体积、平均卵泡数目及卵巢髓质面积/卵巢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PSV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RI、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可以检测到PCOS所致不孕症的许多区别于正常卵巢的特征,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罗俏聪;刘醒;余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癌症不是单纯局部病变的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整体性疾病.现在的医疗思想仍用专科治疗癌症,这样治疗的结果经常是只解决了局部病变,但机体的整体状态却不见好转并有继续恶化倾向.事实上,很多癌症晚期患者虽然进行了如此精准可控制的先进治疗,其术后生存率仍不见提高、生活质量仍不见改善,有时却出现了术后不如术前的情况,或者是手术加速了死亡的情况.
作者:田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泌尿系感染对肾结石预防、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对泌尿系感染的诱因、致病微生物、治疗药物的不断探讨,以及对感染性肾结石微创术式的不断创新,对临床复杂性结石的诊治,特异性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降低相关费用,减少医患纠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权良明;黄群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在恶性心律失常及STaVR抬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模拟V1导联(CM1)、模拟Ⅱ、Ⅲ、Ⅰ、aVL、aVR导联(CM5)、模拟aVF导联(MaVF)多通道记录,对住院和门诊患者进行远程心电监护,对用户佩戴预警器的USB数据进行回放,研究监护结果并出具报告.提供远程心电监测恶性心律失常及STavR抬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24例中发现心电图异常204例,其中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164例,STaVR抬高30例,STaVR压低10例.通过预警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干预治疗.结论:远程动态心电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等危急值及时预警,对高危患者进行STavR监测,避免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弥补了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李惠荣;李志;许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血管生长相关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建立小鼠S18o肉瘤模型,对照组灌胃20 ml/kg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灌胃25 m~kg环磷酰胺;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22.0、11.0、5.5 g/kg黄连解毒汤,观察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肿瘤组织VEGF、MVD、MMP-9的作用.结果:黄连解毒汤大剂量组对小鼠S180肉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黄连解毒汤可明显下调VEGF、MMP-9的表达,同时对肿瘤组织的MVD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抑制VEGF及MMP-9的表达来抑制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张梦月;孙燕;于宁;李欣楠;马积昊;杨晓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及结肠镜特点,寻找更好的鉴别诊断策略.方法:对住院的27例克罗恩病与24例肠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异同之处.结果:克罗恩病并发肠梗阻、肠外表现(肛瘘、虹膜炎等)的几率明显高于肠结核(P<0.05),而肠结核合并肺结核的几率高于克罗恩病(P<0.05).克罗恩病的内镜表现以纵形溃疡、铺路石样改变、管腔狭窄为主,病变主要在回肠末端.而肠结核的内镜表现以环形溃疡、鼠咬症为主要特征,多回盲瓣受累.克罗恩病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裂隙样溃疡、非干酪样肉芽肿、淋巴细胞聚集,而肠结核病理表现主要是肠壁和淋巴结的干酪样坏死.结论: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学特征有相似之处,但是又各有特点,临床医生需综合判断减少对两者的误诊.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熏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主观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郭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生存、长寿、健康的追求,加之专科细划、专业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对医学发展呈双刃剑的影响,现代医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整体整合医学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简称整合医学(HIM)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因此,HIM的概念和实践应运而生.
作者:樊代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抑制瘦素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固相细胞凋亡抗体芯片技术测定瘦素和SAH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产生的影响.结果:SAHA显著增强MDA-MB-231细胞中Bax、p21CIP1和p27KIP1的表达,并降低Survivin蛋白的含量;经SAHA作用后MDA-MB-231细胞中Caspase-3和Clust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 (TNFRSF1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SAHA可通过激活乳腺癌细胞内凋亡途径,并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而达到抑制乳腺癌发生的目的.
作者:周伟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胸部物理治疗(CPT)联合中频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住院的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Ⅰ组给予常规胸部护理方法;Ⅱ组给予单纯集束化CPT干预;Ⅲ组给予集束化CPT干预联合胸部中频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168 h自主排痰优秀率,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术后168 h自主排痰优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Ⅲ组>Ⅱ组>Ⅰ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组>Ⅱ组>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护理满意度为93.8%,与Ⅰ组的62.5%及Ⅱ组的71.9%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CPT联合中频治疗有助于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采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再狭窄病理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40只Wistar大鼠,采用2点定位间断全层外翻吻合法,取游离的大鼠颈外静脉与肾下腹主动脉行端端吻合.结果:手术成功33只,成功率为82.5% (33/40).取静脉桥时间为10~20 min,平均15 min;游离腹主动脉时间为15 ~ 40 min,平均20 min;血管吻合时间为1~2h,平均1.5 h.结论:成功建立大鼠颈外静脉移植腹主动脉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防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再狭窄提供实验模型.
作者:车艳;徐林;姚健;沈春健;王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城乡居民和社区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及签约情况.方法:选择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好的5个社区中的3 000名居民和50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居民填写《家庭医生式服务认知与签约调查表(居民版)》,医务人员填写《家庭医生式服务认知与签约调查表(医务人员版)》.统计分析居民和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差异和影响签约的因素.结果:居民比医务工作者更加倾向于相信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存在有必要,且十分重要,对于降低家庭成员患病率和医疗支出有作用(P<0.05).居民比较喜欢的服务方式为坐诊和上门服务,而医务工作人员则倾向于坐诊和电话平台服务(P<0.05).居民是否签约受到有无医保、是否接受过上门服务、是否接受过社区免费体检、是否接到过随访电话、是否建立健康档案和是否认为上门服务安全可靠这6个因素影响.结论:居民和医务工作者对于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存在差异;居民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廖玉娇;杨敏智;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的成人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度将患者分组.患者术前均无同时视,术后6周用同视机检查是否出现双眼立体视觉.应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双眼远立体视重建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术前斜视度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性.结果:按照发病年龄分组,≤9岁组术后双眼远立体视重建率为38.67%,>9岁组为57.45% (x2=4.703,P=0.030).按照手术年龄分组,18~28岁组术后双眼远立体视重建率为49.23%,29 ~ 39岁组60%,≥40岁组28.13% (x2=6.641,P=0.036).按照斜视度分组,<50△组术后双眼远立体视重建率为50%,50 ~ 89△组42.86%,≥90△组46.88% (x2=0.77,P=0.681).发病年龄(OR=2.357,P=0.032)、手术年龄(OR=0.248,P=0.017)与成人外斜视术后双眼远立体视功能重建有相关性.结论:成人共同性外斜视发病年龄晚、手术年龄早的患者外斜视手术后恢复立体视几率大.
作者:卜立敏;杨积文;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疾病的多发病,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探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佳治疗方法成为了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一类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BMSCs的来源与生物学特性、分离与纯化、移植途径、时机和数量及其在动物模型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深入认识BMSCs移植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邢海会;谢菊华;张素君;罗崟洲;陈丰洋;丁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耳穴贴压法治疗临界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为临界高血压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首诊为临界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医师评估拟不采用药物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采用饮食控制、适当体育锻炼进行血压控制,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应用针灸、耳穴贴压进行辅助控制血压.2组患者血压控制6个月后,回院测定血压,评价2组患者6个月时间血压控制效果.结果:2组患者入组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6个月后的血压比较,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7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血压结果诊断为高血压,需采用药物治疗,转高血压率为26.32%.观察组有4例血压测定结果诊断为高血压,转高血压率为6.78%,对照组转高血压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饮食、运动方式进行血压管理的基础上,再予以针灸、耳穴贴压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患者转为高血压的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小宝;周新喜;苏柱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泌尿系统结石已经成为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输尿管结石是其中的一种,其中大多数结石发生在输尿管下段,治疗方法包括等待观察、药物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排石治疗具有安全、有效、花费较低等优势,其中又以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为代表,其使用可以明显提高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的排出时间、减少止痛剂的使用量.
作者:孙伟;程庆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非接触式眼压计(NCT)、Icare回弹式眼压计(RBT)、Tono-pen眼压计(TPT)和Goldmann眼压计(GAT)的眼压测量结果,评价不同眼压计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患者36例(72眼)分别用NCT、RBT、TPT和GAT眼压计测量眼压,然后根据GAT测得的眼压值分为3组,A组(眼压≤21 mmHg)、B组(21 mmHg<眼压≤30 mmHg)、C组(眼压>30 mmHg),对比分析不同眼压程度分组下各种眼压计的测量结果.结果:NCT-GAT平均差值在A组为(0.22±0.43) mmHg (t=1.936,P=0.075),B组为(0.90±1.26) mmHg (t=2.156,P=0.063),C组为(7.94±3.02)mmHg (t=6.958,P=0.000);RBT-GAT平均差值在A组为(0.55±0.57) mmHg (t=3.656,P=0.003),B组为(0.05±0.45)mmHg (t=0.347,P=0.738),C组为(-0.53±1.71)mmHg (t=-0.825,P=0.441);TPT-GAT平均差值在A组为(-0.66±0.99) mmHg(t=-2.531,P=0.026),B组为(-0.50±0.62) mmHg (t=-2.434,P=0.041),C组为(-2.25±2.67)mmHg(t=-2.223,P=0.068).结论:NCT、RBT均适用于在临床工作中青光眼的诊断,因眼压≤21 mmHg时,RBT测量的眼压值与GA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好不用于青光眼随访,TPT仅适用于青光眼筛查.
作者:李军;郭素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发生冠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首次接受PCI治疗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都进行冠心病知识教育和药物治疗.康复组进行4~6周的住院心脏康复和1年督导式家庭心脏康复,2组均在术前、术后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康复组相比对照组,多种危险因素(舒张压和体重指数除外)都明显改善(P<0.05).康复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能减少PCI术后患者发生冠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的影响,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春伟;李轶鹏;秦文艳;王占胜;刘世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