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华;黄志伟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2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用拜阿司匹林0.1g口服,每日一次长期应用,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一次,共服4周.治疗组拜阿司匹林0.3g口服,每日一次,连用3天,以后改为0.1g口服,每日一次,长期应用,氯吡格雷首次300mg口服,以后75mg口服,每日一次,共服4周.观察疗效.结果:1周内心绞痛控制情况:治疗1周内,两组低危组患者均有效控制心绞痛,但中高危组患者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两组低中危组患者心绞痛复发,AMI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危组患者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患者治疗组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一周内心绞痛控制疗效及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贵森;胡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电生理室2010年3月-2011年12月行心电检查冠心病患者85例,均依次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两种方式监测,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阳性率等.结果:本次研究85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51例,检出阳性率为60.0%;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65例,检出阳性率76.5%.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两组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检出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阳性率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类型.
作者:鞠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和护理措施及其疗效观察.方法:根据对我院的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我院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进行功能性评估,其中有32例患者的功能恢复达到优化效果,有4例恢复良好,2例恢复较好,只有2例患者恢复情况较差.结论:经过我院的科学、全面的手术后护理,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基本上恢复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是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作者:徐邵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本文主要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医院护理感染的相关性,通过加强规章制度的健全,各项监测及再生物品的质量管理等措施,以期提高医院的护理感染质量.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小儿感冒系儿科发病率高的病症.笔者根据自己从医多年的经验,综合研究,总结小儿感冒与某些急性传染病及流感的鉴别诊断,并提出几例常见的并发症情况,以确保及时确诊及治疗小儿感冒,避免误诊失治情况发生.
作者:张倩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其并发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总结在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并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利用统计学分析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方位及早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彭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人体内乙醛含量过多且集中时(一般过度饮酒后),会有恶心呕吐、内脏疼痛、血压心率异常导致的幻象头痛等状况,这就是我们医学上说的双硫仑样反应.发生这一反应的患者常在被送入急诊后被误诊为表现相似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而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断推广,因头孢菌素与酒精加剧出现的双硫仑样反应也越来越多,误诊率也随之增加,在此,我们根据对以往多例将双硫仑样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混淆导致医疗误诊的病例研究,得出两者在临床上表现的区别,进而得出识别的方法,减少对双流仑样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误诊.
作者:曹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现在消化道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中尤以消化道溃疡和肿瘤如胃癌、食管癌为突出.本文就如乙醇等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来分析消化道肿瘤形成的机制和临床诊断的途径及其治疗方法.
作者:高燕琴;高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疑似有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通过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处理方式,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54例患者中,有85位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狭窄,6例由于外伤导致的动脉栓塞,17例检查出有动脉瘤,大动脉炎7例,下肢搭桥术后10例,动脉静瘘11例,下肢动脉内支架术后3例,夹层3例,表现正常的12例.结论:MS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对于下肢各级狭窄及闭塞情况的诊断比DSA更加准确.MS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以及逐渐成为精确诊断病变及评估手术效果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应红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通过对住院病人骨折的老年人在心理、饮食、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等方面的护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掌握骨折病人的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掌握骨折病人的护理内容,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戴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所产生的原因,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县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三家县级医疗出现的120例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皮肤及消化系统为常见受损部位.结论:加强药物使用监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贾晋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并针对出血症状进行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剖宫产出血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本组2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均全部康复,术后随访无晚期术后出血现象,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可对患者术中出血的情况起到缓解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因术中出血而发生死亡的几率.
作者:马晓娟;马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X线透视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影像诊断证实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男64例,女36例,年龄25-73岁),回顾性分析X线DR摄影与透视相结合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在100例患者中,胸部DR正斜位片发现骨折的患者65例(约占65%),胸部DR正斜位片疑似骨折,透视下明确骨折的患者11例,胸部DR正斜位片未发现骨折,而透视下发现骨折的患者9例.结论:运用多体位DR摄影与X线透视相结合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阳性率和降低漏诊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将ICU急危重症患者因无创血压监测导致压力性紫癜的发生率将至低.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科室共收入198例急危重症监护患者,护士在提高自身对疾病防范观念的原则上,采取正确的方法使用设备,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皮肤变化,预防性的加大皮肤护理工作等方式减少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因无创血压监测导致的压力性紫癜.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压力性紫癜的认识程度,加强其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是降低压力性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徐会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与护理措施.通过对30名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30名新生儿黄疸均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英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其采取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产科住院治疗期间产生的护患之间的矛盾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找出对策.结果: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多种多样、内容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未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沟通技巧需要进一步学习;不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差;法律意识淡薄等.结论:对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评估,找出原因及防范对策,对于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蔡海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泌尿外科系统主要包括:(1)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器官;(2)肾上腺、前列腺等腺体;(3)阴茎、睾丸等男性生殖器官;(4)输精管、精囊腺等输精管路;(5)以上组织器官附属血管、神经等.泌尿外科介入放射学可分为非血管与血管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是指针对尿路狭窄、结石等病变的微.放射性技术在泌尿外科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放射性技术在泌尿外科各个方面都有很多重要的应用,是一种广泛被认可的技术.尤其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甚为广泛.很多非医学界甚至医学界人士对其了解程度也不够.我们这里将具体分析介绍如何将放射性技术应用到泌尿外科中去,并分析其目前应用和未来前景.
作者:汪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甲状腺肿瘤是我国临床疾病中的常见内分泌系统病变,多数表现为良性只有少数会发展成恶性淋巴瘤或癌症等.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不同程度上患有甲状腺系统疾病,其中甲状腺肿瘤所占的比例为十分之一左右,整体的发病率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做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本文在简单介绍甲状腺生理功能和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术后护理和饮食禁忌做了简单分析和研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陈伟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和单纯性的舒利迭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以及FEVI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心肺功能改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不仅能缓解患者在临床上病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潮青;陈宜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及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对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65例,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63 min;出血量50~150 ml;住院时间4~6 d,平均5 d;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0~1次.结论:TVH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切口疼痛轻﹑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式,手术方式容易掌握,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叶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