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婵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根据抗菌药物有无联用进行分类,统计其处方数和使用人数.结果:在临床中抗菌药物出现多种联用及不合理的情况,医生对特殊人群用药考虑不周.结论:努力做到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小丽;张瑜;罗震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内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该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患者6个月护理后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对降压药的依赖性、自服药物控制、住院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进一步增加,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由此不仅使患者的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自控能力得到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得到自觉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宗莉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是现如今临床采用普遍的方法,现通常采用微孔板为固相的测定模式,操作规程非常简单,但其受到标本的收集保存,试剂准备、加样、温育、洗板、显色、结果判断和结果报告等方面的影响,其中任一步操作不当都会影响结果,现将测定过程中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刘守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63例新生儿NEC患儿作为研究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NEC患儿12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与新生儿NEC发病有关的相关因素,再将这些单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N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口服消炎痛、口服维生素E、加奶速度过快、母乳喂养、发病前合并呼吸暂停、败血症、贫血、动脉导管未闭、休克共11项因素,与NEC发生有关联.结论:NEC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早产儿、败血症、加奶速度过快是新生儿N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对NEC的发病起保护作用.
作者:陶源;姜毅;晁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辅助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全电脑控制的结肠透析治疗仪辅助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血氨和意识好转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全电脑控制的结肠透析治疗仪辅助治疗是安全的,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苏菊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留置尿管的病人出现很多临床常见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营养支持的疗效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70岁以上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及营养支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胃癌患者69例,结肠癌患者41例,行手术切除94例,切除率85.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2%,死亡率1.8%.结论: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处理及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勋;张鹏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磺胺药(Sulfonamides)为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等优点.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作用稳定、且药效不易消失.但如果使用磺胺药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以期望日后引起临床重视,更加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顾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再只满足于温饱和没有身体上的疾病,而进一步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和长寿,更好地应对现代化社会压力.人们逐渐重视体检,并在体检中对相关健康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开展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医务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传播者和指导者.
作者:邵雯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亚甲蓝与利多卡因混合剂改善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因患混合痔入我院,需行外剥内扎术的患者,按术后是否注射亚甲蓝与利多卡因混合剂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注射亚甲蓝与利多卡因混合剂,对照组患者术后仅注射利多卡因.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小时及术后6小时的疼痛指数.结果:术后2小时,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无明显差别;术后6小时,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亚甲蓝与利多卡因混合剂能够改善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
作者:周立宇;刘军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手术体位和排便体位的练习,备皮,教会病人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仔细根据临床做好各种不同的护理,对特殊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早期指导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恢复快,平均卧床2周~3周,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一般病人2个月~1年即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护士在术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田从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是总结交流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本文通过术前和术后护理二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术前护理从加强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和特殊患者的护理来说明其重要性;而术后护理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说明,从而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余桐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即将单纯的术中护理转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支持、术后随访,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开展无缝隙、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手术患者能够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同时感受到安全感.结论: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让患者感到安全,同时促使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颜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所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所引起的出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道溃疡、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这些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以上.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以上或循环出血量的20%是临床常见的急诊,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该患者及时而有效的救治与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熟练而准确的操作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将我院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胡敬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农村儿童保健服务在项目、服务方式的需求,组织结构的调整,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现状及农村儿童保健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作者:周华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卡托普利对AS的逆转作用或消退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超声证实的原发性高血压并AS病变患者80例,其中实验组、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这一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施贵宝公司生产卡托普利12.5mg,tid,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6和12个月之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病变类型、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IMT降低,血管内径增加效果更明显,而对照组却无相应变化;实验组治疗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结论: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显著,对AS病变具有良好的消退作用.
作者:王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突发事件、易感人群、应激状态的增多,饮食结构、娱乐情调的改变,各种急慢性刺激及病损因子诱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病患者聚增,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应激的干预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1~~4月本院急诊科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应激易感患者与已患消化道溃疡合并急性出血病例56例,男47例,女9例,年龄19~`30岁,32例;31岁~`50岁,12例;51岁以上级12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涝坡镇2010-2011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方法:收集涝坡镇2010-2011年居民死因调查资料,从中挑出这两年累积的肿瘤死亡病例,按国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涝坡镇恶性肿瘤死亡率207.37/10万,较2010年高(163.40/10万)(P<0.05).涝坡镇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四项死亡人数占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的69.91%,为该镇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从患者性别上看,男性恶性肿瘤总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肺癌、胃癌、肝癌的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均排在前三位,男性第四位为食道癌,女性为乳腺癌.结论:涝坡镇死亡率高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调整)恶性肿瘤死亡率、全国抽样地区城市居民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涝坡镇恶性肿瘤死亡前四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
作者:孙凤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衣原体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77例慢性衣原体盆腔炎患者,年龄在22~43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衣原体盆腔炎.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抗衣原体感染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37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7%.结论:在治疗慢性衣原体盆腔炎疾病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联合抗衣原体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锦阳;王宇珍;胡旭;李涛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管理新模式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行肺癌手术病人共131例,其中男87例,女44例,根据接受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管理新模式应用于实验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屏气时间、术前屏气时间、术后1-3天的血氧饱和度、留置胸管的时间、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屏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肺癌手术后留置胸管的时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缪艳翎;杭琤;张侃;丁琰俊;张波;李冬梅;严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