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

杨丽英

关键词:黄疸, 早期喂养, 抚触, 护理干预, 药浴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新生儿均进行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结合抚触,药浴,直至出院.每日经皮测黄疸指数值,并观察记录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提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护士如何做好护患关系沟通

    沟通是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处理各种事物及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有效的护患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有调查显示:30%的护士不知道或完全不知道如何采用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80%护理纠纷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

    作者:时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整肠生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整肠生在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小儿肠炎患者92例,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75d-5岁,平均年龄3.4±0.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使用病毒唑、头孢曲松钠常规治疗,同时纠正患儿体内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儿给予口服整肠生辅助治疗.75d-1岁,使用整肠生剂量:0.125g/次,3次/d,餐后1h服用;1-5岁,使用整肠生剂量:0.25g/次,3次/d,餐后1h服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91%)与总有效率(93.48%)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显效率(52.17%)与总有效率(78.26%),治疗组症状好转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症状好转与住院时间短,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肠生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活动时间对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活动时间对腹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于术后2h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对照组(n=30,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腹胀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活动时间为(10.65±5.01)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0.25±6.14)h,腹胀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活动时间为(25.37±12.24)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4.83±12.12)h,腹胀发生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腹胀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采取早期活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使其肠蠕动功能及早恢复,提前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而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吴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急救治疗,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治愈63例,治愈率为92.6%,死亡5例.3例患者出现造影剂过敏症状,其他患者未发现明显的过敏反应或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及时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正确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干预,对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房小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乳糖奶粉(安儿宁)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观察无乳糖奶粉即安儿宁对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08例腹泻婴幼儿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4例患儿.对照组腹泻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无乳糖奶粉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腹泻患儿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泻患儿所取得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实验组婴儿腹泻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中,安儿宁所取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且简便实用,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作者:马洪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房颤性心脏病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文将对治疗房颤的新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1 西药对房颤的治疗效果 卡托普利为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研究发现,应用卡托普利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1],因为卡托普利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从而降低了心房颤动的复发率.缺点是个别病例会出现干咳.

    作者:吴晓洋;胡建民;杨群辉;杨建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糜蛋白酶等腹腔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糜蛋白酶等腹腔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妇科门诊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行左氧氟沙星、糜蛋白酶等腹腔注射;对照组:58例,行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哌酮)、替硝唑静脉注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93%(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糜蛋白酶等腹腔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且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法.

    作者:郝仕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体会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我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4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对鼻内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察看和分析.结果:术后通过7-18个月的随访,得出:治愈350例(87.5%),好转45例(11.3%),无效5例(1.2%).整个手术过程中,并没有相关并发症的严重发生.结论:通过鼻内镜手术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康复,而作为医者,必须熟练掌握鼻内镜手术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技巧.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酮纳舒巴坦钠(柯呋酮)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①、上、下呼吸道感染;②、上、下泌尿道感染;3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他腹腔内感染;4败血症;5脑膜炎;6皮肤软组织感染;7骨骼及关节感染;8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及其他生殖系统感染.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对本品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感染、腹腔感染及盆腔感染等.

    作者:戚虹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及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害.该类疾病由于病程长且久治不愈,因此许多病人容易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焦虑及强迫等心理,如果医护人员只重视疾病本身而忽略这些病态心理,那样不但会延缓疾病的康复而且会给病人造成心理创伤.因此,笔者认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针对这类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况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作者:林丽华;盛福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小儿支气管哮喘为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为了减少哮喘发作,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良好的护理和有关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李爱红;刘栋材;孙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和优势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内镜下检查的消化道息肉患者168例,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在内镜下行微波烧灼、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切电凝、粘膜下切除等多种不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68例患者,供发现345枚息肉,单一息肉(单发病灶)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就痊愈,多发息肉的患者一次多切除12枚.患者在手术中明显出血的患者1例,使用金属钛夹夹闭且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进行止血.术后肠道出血患者2例,1例患者乙状结肠息肉患者在术后病理检查可见核大的异形细胞疑为早期癌变,再行手术治疗,患者出现的轻度腹胀或者微疼在术后2~8h消失.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为发现复发患者.结论: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采用肠镜下合适的切除方法治疗胃结肠息肉,对于保证成功切除和预防烧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

    作者:武崇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伏贴治疗咳喘病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贴治疗咳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患者在三伏天中每伏的前三天用三伏贴中的止咳平喘贴穴位贴敷.结果: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95%.结论:止咳平喘贴可以减轻发作症状,降低发病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且费用低廉,实施方便,患者在医生指导所贴位置后自己即可使用.

    作者:王有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基本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疑点,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评价护理质量,全面考核护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六年来,我科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查房,使护理查房逐渐规范化,常规化,使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吴爱娟;丁金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4452例交通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的作用,以期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以我市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绵阳市紧急救援中心受理的交通伤患者4452人次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病例门诊治疗1353例,住院治疗2805例,危重症抢救成功197例,死亡97例.结论:恰当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不可或缺的.

    作者:邓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肝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院肝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共收治肝病病人806例,对其中262例慢性肝病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在806例肝病病人中,经统计,肝癌87例,肝硬化248例,肝炎471例;男511例,女295例;城市病人454 例,农村病人352例;慢性肝病病人262例.

    作者:张莉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电针配合中频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频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电针、中频治疗.结果:痊愈40例(65.57%),显效12例(19.67%),好转8例(13.11%),无效1例(1.67%),总有效率98.36%.结论:电针配合中频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9例外伤性脾破裂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疗及护理.方法:对本院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2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证实29例均有脾破裂,6例合并有肝破裂.行脾切除29例,肝修补术5例,1例肝右后叶破裂修补困难,行纱布条填满,1周后分段拔出,29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早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关键.合理的院外急救和围术期护理,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救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崔连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31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体重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提取我院及本县妇幼保健院近10年收治的3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体重分三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生存和死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27.3%),羊膜早破(20.2%),妊娠并发症(11.5%)和原因不明(36.8%),所有住院婴儿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主要有呼吸暂停192例(61.9%),低体温174例(56.1%),脑室内出血130例(41.9%),呼吸窘迫综合症111例(35.8%)和动脉导管开放84例(27.1%),感染81例(26.1%).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86.5%,体重≤1000g,存活率为60.6%.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和脑室内出血.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必须收NICU病房密切监护,早期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呼吸窘迫综合症采用表面活性物质和高频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

    作者:陈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结核病免疫治疗

    目的:探讨现代免疫学治疗结核病.结果:开展结核病免疫治疗,可提高结核病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菌学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结论:充分利用现代免疫学研究共有资源,促进结合免疫治疗研究取得更大进步.

    作者:石海银;石海霞;詹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