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细胞表面CD44s对红细胞免疫黏附胃癌细胞的影响

陈进涛;郝一文;陈海伟

关键词:红细胞, 标准型CD44, 透明质酸, 胃癌细胞, 免疫黏附
摘要:目的 研究红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标准型CD44(CD44s)对红细胞黏附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正常人红细胞表面CD44s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胃癌细胞表面透明质酸(HA)表达情况;以胃癌细胞红细胞花环形成率来评价红细胞对胃癌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 正常人红细胞表面CD44s平均荧光强度为308.694±8.643;胃癌细胞表面的透明质酸平均IOD值为4617±1775.363;经鼠抗人CD44s单克隆抗体处理过的正常人红细胞黏附胃癌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胃癌细胞红细胞花环形成率为(20.6±9.232)%,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红细胞表面CD44s在红细胞免疫黏附胃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处理原代培养的家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使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BrdU)掺入法测定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利用CytoTox-One方法 测定内皮细胞活力以反映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极低浓度时,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即能够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而不伴有明显的毒性作用,雷帕霉素的抑制增生作用更强;高浓度时,二种药物几乎完全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并伴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紫杉醇的毒性作用更显著.结论 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在高浓度时均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损伤后修复,紫杉醇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而极低浓度的雷帕耀素仍可能会延迟血管损伤后再内皮化.

    作者:田文;程颖;赵卫华;高远;齐国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种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拟合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拟合预测中的应用,并选用合适的模型预测HFRS在该地区未来的发病趋势,为合理调配HFRS防治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灰色GM(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90~2007年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资料进行数据拟合,并比较3个模型的拟合效果,选择优模型预测沈阳地区未来几年的HFRS发病趋势.结果 针对沈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自回归模型和ARIN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52.76%、20.53%和6.75%,R2分别为0.466、0.945和0.991;预测在2012年前后沈阳市HFRS发病将会出现一个高峰,达到4.4035/10万.结论 对于隐含波动周期并且不稳定的循环型时间序列,无论拟合还是预测,ARIMA模型的效果都优于灰色GM(1,1)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目前沈阳市HFRS正处于发病率的低谷期,预测未来几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注意.

    作者:梁会营;李雪莲;郭军巧;王萍;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KD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Flt-1)、受体2(KDID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208例胃癌组织和139例胃正常黏膜组织VEGF、Flt-1、KDR表达和计数MVD.结果 胃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KDR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组织(P<0.01);胃癌组MVD比胃正常黏膜组度高[(26.19±16.23)/mm2 vs(16.02±09.88)个/mm2,P<0.01].VEGF、Flt-1、KDR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VEGF高表达的区域,Flt-1和KDR的表达亦增强,三者呈正相关(P<0.05).VEGF表达水平与MVD之间也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VEGF及其受体Flt-1、KDR在胃癌中广泛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微血管生成关系密切.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受体Flt-1、KDR的表达呈正相关;这些结果 提示VEGF、Flt-1、KDR在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罗祥东;辛彦;肖玉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呼气末正压对低潮气量单肺通气氧合及气道压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30例开胸手术病人行低潮气量单肺通气期间呼气末正压(PEEP)对动脉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 所有病人开胸后行容量控制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单肺通气20 min后加4 cmH2O<,2> PEEP,20 min后再恢复0 cmH2O PEEP状态.双肺通气20 min后、单肺通气20 min后、单肺通气加用4 cmH2O PEEP 20 min后以及恢复单肺通气0 cmH2O PEEP 20 min后分别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将组内单肺通气应用PEEP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值、脉搏氧饱和度及气逆压力进行比较.结果 低潮气量单肺通气与常规潮气量单肺通气相比气道压力大大减小;4 cmH2O PEEP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且可显著改善动脉氧合、提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论 低潮气量容量控制单肺通气时加用4 cmH2O PEEP可作为改善单肺通气动脉氧合的一种方法 ,对开胸手术也是一种保护性通气策略.

    作者:李丹;孟凌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愈肾合剂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细胞TGG-β1、PDGF-B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愈肾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诱发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肾脏细胞TCF-β1、PDGF-β的表达.结果 愈肾合剂可降低模型大鼠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下调TGF-β1、PDGF-B的蛋白表达.结论 愈肾合剂可通过下调TGF-β1、PDGF-B的蛋白表达,进而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成秀梅;常风云;王晓松;路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种胃癌细胞株中GSTP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目的 研究候选基因GSTP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胃癌细胞株GSTP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GSTP1在人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和SGC901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胞苷处理GSTP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细胞后,再检测GSTP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中GSTP1 mRNA和蛋白里阳性表达,MGC803中mRNA和蛋白里阴性表达;BGC823和SGC7901细胞GSTP1基因启动子区域未发生甲基化,而MGC803细胞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氮杂胞苷药物干预后,MGC803细胞的CST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胃癌MGC803细胞株中GSTP1基因表达沉默与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有关.

    作者:张晔;曲秀娟;刘云鹏;荆薇;杨向红;侯科佐;滕月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Ki67、p53和P糖蛋白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

    目的 探讨Ki67、p53和P糖蛋白(P-gp)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Ki67、p53和P-gp在112例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Ki67、p53和P-gp的阳性率分别为40.2%(45/112)、49.1%(55/112)和37.5%(42/112),Ki67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1,P=0.043),并且Ki67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肺鳞癌、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同时二者的协同表达是肺癌低分化的密切因素;而P-gp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0.240,P=0.011).结论 Ki67和p53的表达分别与肺鳞癌和腺癌的低分化程度相关,P-gp的表达与肺鳞癌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Ki67和p53的协同表达可能是促进肺癌的恶性进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树立;姜波;徐彦金;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常用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

    目的 分析常用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择恒牙<牙合>期208名患者的数码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和面部正侧位照片进行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评判,并以此为标准对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分别在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畸形中进行分析,并对以上4项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在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畸形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APDI的变异系数较小,其余3项的变异系数波动较大.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4项测量指标均具有高相关性.结论 ANB角、APDI值、Wits值和A点凸度4项测量指标在评价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畸形时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而APDI值的可靠性更好,并提示多项测量指标均指示为同一类错<牙合>畸形时,结果 的可靠性更高.

    作者:阎秀林;郝玉全;丁伟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和切皮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组即对照组(S组,20例),采用面罩吸入6%七氟烷诱导气管插管;芬太尼组(F组,20例),2 μg/kg;艾司洛尔组(E组),先1 mg/kg,并以50 μg·kg-1·min-1(E1,20例)或100μg·kg-1·min-1(E2,20例)速度维持.观察诱导前、后,插管前及后1、3、5 min,切皮前及后3min收缩压(SBP),心率(HR)和BIS值变化.结果 插管后1min S组,F组和E1组SBP,HR明显升高,E2组没有明显变化.插管后1,3 minF组,E1组,E2组SBP均低于S组(P<0.01).插管后1,3 minE1和E2组HR和BIS明显低于S组(P<0.01).切皮后各组SBP、HR和BIS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艾司洛尔1 mg/kg后给予100μg·kg-1·min-1维持输注可稳定七氟烷吸入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BIS增加.

    作者:赫冠男;吕黄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腰椎间盘内分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椎间盘内分化的情况.方法 从兔骨髓中分离和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核标记物BrdU标记后注入到兔的椎间盘中,8周后取材采用双染的方法 检测移植骨髓间充质于细胞的细胞质中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移植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部分双染璺阳性显色,即胞质内含有Ⅱ型胶原蛋白,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 在椎间盘环境的影响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软骨样细胞.

    作者:孙禹;朱悦;夏茂盛;仲涛;田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特点和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特点并比较植入不同机器后听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以接受Nucleus N24 和Clarion S 人工耳蜗植入的47例语前聋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2组在手术操作中的不同点,并采用Nottingham大学听觉活用进步教育听力进程评价体系(LIP)探讨研究2组患儿在术后不同时期的听功能变化.结果 Nucleus N24 组手术损伤小,Clarion S 组插入电极的比率高;2组在术前及开机3,6,12个月时的LIP平均得分Nucleus N24 组为(8.5±9.9),(35±8.6),(39±2.4),(40±2.9)分,Clarion S 组为(5.6±6.5),(28.1±13.4),(34.4±9.2),(39.8±3.5)分.开机后的初3个月听功能显著提高,3~12个月时提高稍缓慢.结论 开机1年后Nucleus N24 组和Clarion S 组的听功能都接近满分,语前聋儿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功能可获得不同程度提高.

    作者:马秀岚;宋岩;久保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种抗原治疗肿瘤对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的方法 对荷瘤小鼠肿瘤局部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及其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的方法 处理试验小鼠,测量瘤块大小,计算抑瘤率,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主要组织相备性合体Ⅰ类(MHC-Ⅰ)类型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使用ELISA方法 检测瘤内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结果 实验组小鼠的MHC-Ⅰantigen、CD3+CD8+T细胞以及CD3+CD4+CD25+T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42.45%、22.58%和2.91%,IL-2的浓度为100.6 pg/ml,与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异种抗原免疫续贯瘤内注射的治疗方法 可以上调肿瘤MHC-Ⅰ类抗原,减少肿瘤局部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孙丽斌;胡喜钢;张积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灰色摆动模型预测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

    目的 应用灰色摆动模型预测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熟(HFRS)发病趋势,以期为相关部门科学合理的制定HFRS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1984-2004年沈阳市HFRS发病率数据建立灰色摆动模型GM(1,1,sinω),并作拟合精度检验;采用平均误差率(MER)来评价样本的拟合与预测效果,进而预测沈阳市HFRS发病趋势及下一个发病高峰年.结果 GM(1,1,sinω)预测模型为:Xω(1)(k+1)=-158.4104e-0.0444k+162.6622+11.7276sin2kπ/21+5.6982cos2kπ/21,经拟合精度检验,模型拟合精度较好(C=0.3912,P=0.9048),其拟合MER为20.34%,预测值的MER为14.3%,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均令人满意.利用本模型预测2008~2010年HFRS发病率分别为:3.89/10万、2.65/10万、1.39/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下一个发病高峰年在2025年,发病率为5.05/10万.结论 本模型较好的拟合了沈阳市HFRS发病趋势,预测结果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未来沈阳市HFRS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估计在2019年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至2025年达到高峰,提示相关部门根据发病趋势相应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作者:郭立春;吴伟;郭军巧;王萍;周宝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allervorden-Spatz病1例报告

    报告1例Hallervorden-Spatz病,探讨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陈柳静;欧茹;丰岩清;冼文彪;刘焯霖;徐评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颌下入路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临床解剖研究

    目的 探讨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颌下入路解离方法 ,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年尸体(男女不限)15具(30侧),模拟颁下入路,显露颌下三角区:分别用三种不同的解剖分离方法 来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结果 方法 一:无法直视面神经下颌缘支,仅在颌下腺表面可以分离;方法 二与方法 三均可直视下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但以方法 三为可靠、安全.结论 在颈阔肌浅面掀起皮瓣,在下颌骨下缘1.5~2.0cm以下切开颈阔肌,在颈阔肌深面逐层解剖显露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方法 较为可靠.

    作者:谭学新;李波;刘纯义;马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口咽部寄殖菌分析

    目的 明确社区老年人口咽部寄殖菌状况,为老年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某社区706名65岁以上老年居民行咽拭子细菌培养,将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706份标本中,共265份标本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7.5%.共分离出菌株2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8株,占85.5%;革兰阳性球菌42株,占14.5%.在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158株,占63.7%.结论 社区老年人口咽部革兰阴性杆菌的寄植率明显增加,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常见.

    作者:王爽;李冬;褚云卓;朱丽英;刘凤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常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较为罕见,本文对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做以报道.

    作者:侯杰;章志伟;修宗谊;臧鹏;芦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5例双侧声带麻痹的病因分析及手术干预

    目的 探讨双侧声带麻痹的病因及手术干预过程中提高治疗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95例双侧声带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电子喉镜检查、术后拔管率及嗓音听主观评估评价声带外移术的手术效果.结果 95例双侧声带麻痹的病因中,手术、外伤及捅管损伤45例(其中甲状腺手术29例),占47.37%;肿瘤27例,占28.42%,原因不明者11例、占11.58%,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与先天性各6例、各占6.32%.手术干预中的17例气管切开术后呼吸困难缓解.12例施行声带外移术的患者,术后1~3个月内全部拔管,无误吸.12例中有11例术后音质变化不明显或仅出现轻度声音嘶哑,仅1例由于术后声门裂过大,出现明显的气息性嘶哑.结论 95例双侧声带麻痹的主要病因为手术损伤,其中甲状腺手术占多数.改良Woodman式声带外移术既能解除呼吸困难,不损伤喉腔黏膜,又能保留会话功能,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理想术式,Ejnell可以作为Woodman式手术失败的补充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丽萍;臧艳姿;李国栋;王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MP-9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达及高脂饮食影响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C57BL/6J小鼠[ApoE(-/-)]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高脂饮食对其影响,分析其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 16只30周龄APE(-/-)小鼠,随机分成高脂饮食组[Ch-ApoE(-/-)]和普通饮食组[ApoE(-/-)],8只正常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予高脂饮食,喂养4个月后分离主动脉.HE、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斑块内MMP-9及巨噬细胞的表达.结果 两组ApoE(-/-)均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为不稳定斑块,斑块内巨噬细胞表达过量,且MMP-9表达增强.Ch-ApoE(-/-)组动脉硬化及MMP-9表达强于ApoE(-/-)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与MMP-9的表达密切相关,高脂饮食可加重不稳定斑块.

    作者:朱杰;汪茜;张旭;周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孕中期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定位特征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研究孕中期不同胎龄胎儿结膜上皮细胞中,角蛋白7、14、19 p6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人胎儿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特征.方法 取正常引产6 h内的孕中期不同胎龄胎儿眼球前部组织,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角蛋白p63和PCN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PCNA及p63表达情况一致,主要表达在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及角膜缘上皮深层细胞.角蛋白19主要表达在穹窿部及球结膜上皮细胞.角蛋白14表达在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及睑结膜上皮细胞.角蛋白7表达在穹隆部至角膜缘上皮细胞.结论 细胞角蛋白7、14、19和p63及PcNA在人孕中期不同胎龄的胎儿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征性表达表明,人孕中期胎儿结膜上皮细胞普遍具有增殖的活性,干细胞位于睑缘皮肤黏膜交界处和角膜缘上皮细胞的深层.

    作者:张昊;洪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