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部队医疗系统合同护士培养初探

尹贻蓉

关键词:高原部队, 合同护士, 培养
摘要:随着军队医疗体系的改革,高原部队合同护士逐渐出现在在高原部队医疗体系中.高原合同护士护理工作的加强和提高,有助于高原部队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文章就如何提高高原部队医疗系统合同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探讨.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的影响

    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对产妇来说确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考验,为了帮助产妇能顺利地渡过分娩难关,我们对一些宫缩不规律、胎先露已衔接、无头盆不称、无剖宫产史、胎心音无异常的产妇采取人工破膜方法,同时对产妇进行分娩指导、精神安慰,指导产妇正确的运用产力,避免宫缩疼痛的喊叫及能量消耗,并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及胎心音变化,结果产妇产程进展快、大大缩短产程,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产妇对产程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生期母儿病率等,所以人工破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田晶;段亚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口腔科门诊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口腔科门诊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方法,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口腔科门诊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让病人不仅身体疾病得到治疗,而且得到心理指导.

    作者:张彩华;丁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高血压的干预效果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控制血压平稳,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方法:选择63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三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入户的方式干预和随时门诊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压控制与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可以保持血压的稳定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

    作者:刘明珠;邱玉芬;付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泌尿外科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病人疾病治疗全过程,通过护患交流,满足病人的需求,病人及家属掌握了相关疾病知识,使病人得到全方位的护理,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董晓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通过对实验组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抑郁和焦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而且密切了医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环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盆腔保健操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盆腔保健操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盆腔保健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8%(31/32),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8.1%(25/32),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1%(1/32),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2.5%(4/3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盆腔保健操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复发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的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防范各种医疗事故纠纷情况的产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0位患者进行护患关系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结果:我院收治的450位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未发生任何医疗纠纷现象,探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院强化了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关系[3],及时防范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医疗纠纷情况.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所以对于护理工作要求的更为严格,而护患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防范医疗纠纷情况的产生[1].

    作者:柳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目的: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即将单纯的术中护理转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支持、术后随访,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开展无缝隙、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手术患者能够使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同时感受到安全感.结论: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让患者感到安全,同时促使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颜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对临床上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把我院在2009-2011年间收治的75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分为常规胃镜治疗组和无痛胃镜治疗组两组进行治疗,普通未经治疗组患者37例,无痛胃镜治疗组患者38例,根据患者异物种的类和不同形状选择治疗器械和治疗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术中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胃镜组37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成功取出异物,占本组患者的94.60%,无痛胃镜治疗组38例患者中有37例成功取出异物,占到本组患者总人数的97.37%,两组患者成功率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无痛胃镜治疗组中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出血、呛咳等症状的患者8例占到本组患者总人数的21.05%,普通胃镜治疗组患者中有上述不良症状的患者21例,站本组患者总人数的56.76%;无痛胃镜治疗组患者中有咽炎、吸入性肺炎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4例,占本组患者的10.52%,普通胃镜治疗组中上述并发症的患者27例,占所有患者的72.9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有1例常规胃镜治疗组患者因为病程比较长,并且症状有恶化倾向转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利用胃镜进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手术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且在临床治疗中已经比较成熟,无痛胃镜取出异物治疗较常规胃镜治疗有着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依存性好等优点.

    作者:王强;朱竹;徐利;魏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贫血的分类和实验室诊断

    单位体积血液里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h)浓度和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称为贫血,贫血是由许多不同原因或不同疾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因此贫血的分类应考虑贫血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细胞形态学的特征.贫血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贫血的原因比较复杂,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实验室检查至关重要.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形态学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特别要借助红细胞三个平均值的参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直方图观察以及相应的生化检查,必要情况下还要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贫血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临床上常将几种分类法相互渗证.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诊断,有助于提高贫血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虹膜氪激光光凝后,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3~12月,期间YAG激光一次或分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结膜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38只眼均顺利完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前房出血,虹膜周边切口开放、无血凝块形成;术后1周、1月及3月平均眼压为(12.3±3.2)mmHg,(15.3±3.0)mmHg及(17.1±3.5)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1.78±7.80)mmHg均有显著性的降低;随访期间,13只眼视力提高,19只眼维持术前视力;32只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占84.2%;术后早期3只眼(7.9%)发生浅前房,经药物等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滤过泡渗漏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分阶段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达到良好降低眼压目的,还能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使新生血管退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小红;张加华;麻张伟;管涛;伍海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紫杉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所以,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是非常必要的.紫杉类药物引起独特的作用机理,逐渐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代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关于紫杉类抗肿瘤药物的实践研究,对其作用机理、临床应用进展等进行了浅谈,以期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上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就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其在医学保健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采用回顾型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62例病患患者进行药学心理学的治疗并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所得的资料总结出其在医学保健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效果.并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在医学保健的领域中取得更好的服务成绩.结果:通过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我院162例患者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身体健康指数上升,幸福指数上升.结论: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更佳的药效效果,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用药管理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质量.

    作者:孙亚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周期疗法合用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中医周期疗法合用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5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使用中医周期疗法合用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检测血清中雌睾酮(T)、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血中的LH、T、LH/FSH水平均对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周期疗法合用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陆凌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8例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58例2012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病例,观察系统规范化护理对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肺部体征、并发症发生比率、疗程的影响.结果:通过系统、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肺部体征、并发症发生比率、疗程等临床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结论:对于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陶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肩周炎疗效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推拿、中医中药、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氦氖激光治愈孕妇急性湿疹的一例报告

    氦氖激光波长632.8mm,是可见的红光,输出功率为10-40mw.原理: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组织愈合,消除炎症,加强吸收,减轻炎症区域充血和水肿,提高局部免疫功能.

    作者:王建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对35列高龄股骨粗隆下骨折通过手法复位结合微创置入PFNA内固定,按照Seinsheimer分型,其中Ⅱ型18列,Ⅲ型12列,Ⅳ型2列,Ⅴ型3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210ml.术后随访1年,所用骨折端均达骨性愈合标准.按Sander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9列,良4列,中2列,优良率达94.3%.结论: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下骨折尤其不稳定型具有微创性,探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早期可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德政;赵志超;张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血压中医辩证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根据临床辨证为4种类型,并给予对症中药处理,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3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p>0.05).结论:通过中医治疗高血压,能够达到西医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小,疗效能够较好维持,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妤;江德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及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害.该类疾病由于病程长且久治不愈,因此许多病人容易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焦虑及强迫等心理,如果医护人员只重视疾病本身而忽略这些病态心理,那样不但会延缓疾病的康复而且会给病人造成心理创伤.因此,笔者认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针对这类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况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作者:林丽华;盛福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