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对低氧预处理后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林杰;吴岚;王嫘;张海燕;杨禹娟

关键词:血红素氧化酶-1, 低氧预处理, 心脏成纤维细胞,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摘要: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对低氧预处理(HPC)的细胞保护作用以及HPC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大鼠心脏选行成纤维细胞培养,给予HPC及低氧/复氧处理(HR).药物处理组在HPC和HR处理过程中向培养液中加入SB203580.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和细胞HO-1mRNA表达量.结果:低氧/复氧后,HPC/SB组LDH浓度显著高于HPC/NSB组(P<0.05).HR组低氧/复氧后各亚组LDH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P<0.01);低氧/复氧处理前HPC组中NSB亚组于低氧预处理后HO-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01),低氧/复氧处理后其表达有所下降;SB亚组其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HR组中各亚组于低氧/复氧处理后HO-1 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结论: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给予低氧预处理能够减轻其后低氧/复氧对细胞的损伤,低氧预处理较低氧/复氧处理更能够显著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HO-1 mRNA的表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沈阳市部分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的现况分析

    目的:探讨沈阳市部分中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及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及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沈阳市部分省直机关单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干部人群共1 154例,按统一方法测量物理及生化指标,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5.6%、31 5%.不同血清尿酸水平4组的比较、尿酸高组与尿酸低组的比较均揭示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结论:血清尿酸浓度是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独立相关因素.即使在尿酸正常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危险也会随之增加.控制血尿酸水平是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邓娓娓;张倩;王晓非;曹翠平;孙光;孟洁;徐锦春;郑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硒化锌金属自显影技术显示含锌神经元胞体的方法

    应用金属自显影技术显示神经系统内的含锌神经元胞体.

    作者:宁斌;赵泳江;王占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差异初探

    目的: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与高毒力株W83之间的差异核苷酸序列,查找高毒力株W83缺失基因.方法: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与高毒力株W83的基因差异.以低毒力株ATCC 33277为tester,高毒力株W83株为driver,将提取的基因组DNA用内切酶Rsa Ⅰ酶切,连接特殊设计的adaptor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和PCR扩增,并与TA克隆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中,建立差异消减文库,经PCR筛选鉴定阳性克隆,进而对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分析.结果:经SSH筛选鉴定得到62个片段大小为125~632 bp的阳性克隆基因片段.结论:这些差异基因为研究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林莉;潘亚萍;李琛;赵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IGF-Ⅱ对宫颈癌细胞中KCC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对宫颈癌SiHa细胞中K-Cl协同转运子1(KCC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经不同时间不同浓度IGF-Ⅱ作用后,其KCC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IGF-Ⅱ作用后的SiHa细胞,其KCC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并且这种变化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IGF-Ⅱ作用下KCC1表达的增加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晓娟;张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ER-β基因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5号内含子的高变区CA重复序列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结果: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正常组和实验组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以重复次数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再比较两组病人SS型和LL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危险因素.

    作者:乐爱文;袁瑞;夏恩兰;耿力;周晓曦;姚珍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舌鳞癌组织学恶性度与CD44v的关系

    总结1995~1999年舌鳞癌根治标本45例,对其进行组织学恶性度和CD44v相关关系做了分析.结果CD44v表达在浸润方式为3、4型组与2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其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舌鳞癌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李俊林;程丹;张恩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体动感知与体动+QT间期双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应答频率的比较

    目的:比较体动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与体动+QT间期双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应答频率.方法:受试者被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应用体动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患者;第二组为应用体动+QT间期双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患者;第三组为对照者.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或起搏器的Holter监测获得各人群在静息和睡眠时低心率,比较其变异程度.结果:第一组与对照组静息及睡眠时心率变异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第二组与对照组静息及睡眠时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体动+QT间期双感知传感器的频率适应性功能较体动感知单传感器更接近于窦房结功能,它的生理性更好,但不能完全模拟窦房结的功能.

    作者:李学渊;齐国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工作记忆fMRI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执行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的激活特征及其异同.方法:采用无创性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9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和13名正常人在双重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激活的位置、范围和强度,用SPM99软件分析.结果: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差,工作记忆作业时反应时延长(P<0.05).正常组在执行双重任务时激活了左、右前额叶的背外侧区、右额极区、左扣带回前部等脑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激活明显区域有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和右侧腹外侧区,且比正常组范围大.精神分裂症组减正常组,有差异的激活区较为广泛,不仅有左、右前额背外侧区、腹外侧区、额内侧回,而且左、右岛叶(额盖)、右眶额回等区域也有差异,且以右额叶为主.正常组减精神分裂症组只有左背外侧区有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前额皮质区在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中激活异常.

    作者:吴大兴;谭长连;颜莉蓉;胡德文;王湘;姚树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途径接种乙脑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所致BALB/c鼠的细胞免疫

    目的:研究经不同途径接种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方法:将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命名为 pJME)分别以肌注、滴鼻两种免疫方式免疫BALB/c鼠,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测定脾脏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pJME肌注组与滴鼻组免疫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30.91+0.72)%、(27.89+0.42)%,均高于灭活疫苗与载体肌注组(23.73+0.17)%、(23.78+0.21)%(P<0.05),肌注组显著高于滴鼻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14.62+0.25)%、(13.73+0.50)%,也均高于灭活疫苗和载体肌注组(10.80+0.39)%、(11.97+0.06)%(P<0.05),肌注组与滴鼻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有明显CTL效应(pJME肌注组29.1%,pJME滴鼻组17.1%),明显高于载体肌注组6.0%,pJME肌注组明显优于滴鼻组.结论:pJME以两种途径免疫鼠时可诱导明显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周言;张琳;翟永贞;李喜梅;王占英;冯国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砷与紫外线联合作用对人黑色素瘤G361细胞系色素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纯紫外线(UV)暴露与砷(As)和紫外线联合暴露间在色素代谢方面有无差异.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将细胞分为9组(As:0,0.1,1 μmol/L;UV:5,10 mJ/cm2;As+UV:0.1μmol/L+5 mJ/cm2,1μmol/L+5 mJ/cm2,0.1μmol/L+10 mJ/cm2,1 μmol/L+10 mJ/cm2),UV照射后,培养72 h,测定黑色素水平、酪氨酸酶(Tyr)活力及TyrmRNA表达水平.结果:10 mJ/cm2UV组、0.1μ(mol/L+10 mJ/cm2组及1μmol/L+10 mJ/cm2组的黑色素水平分别显著高于5 mJ/cm2组、0.1μmol/L+5 mJ/cm2组、1μmol/L+5 mJ/cm2组及对照组;各组Tyr活力及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UV作用对黑色素产生水平的影响与亚砷酸纳(NaAsO2)和UV联合作用对黑色素产生水平的影响无差异,砷对紫外线的促黑素化作用没有协同效应.

    作者:李昕;李冰;孙贵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对低氧预处理后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对低氧预处理(HPC)的细胞保护作用以及HPC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大鼠心脏选行成纤维细胞培养,给予HPC及低氧/复氧处理(HR).药物处理组在HPC和HR处理过程中向培养液中加入SB203580.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和细胞HO-1mRNA表达量.结果:低氧/复氧后,HPC/SB组LDH浓度显著高于HPC/NSB组(P<0.05).HR组低氧/复氧后各亚组LDH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P<0.01);低氧/复氧处理前HPC组中NSB亚组于低氧预处理后HO-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01),低氧/复氧处理后其表达有所下降;SB亚组其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HR组中各亚组于低氧/复氧处理后HO-1 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结论: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给予低氧预处理能够减轻其后低氧/复氧对细胞的损伤,低氧预处理较低氧/复氧处理更能够显著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HO-1 mRNA的表达.

    作者:林杰;吴岚;王嫘;张海燕;杨禹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辽宁部分农村地区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辽宁农村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COPD的社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格,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沈阳市于洪区大潘乡和锦州市黑山县大兴乡40岁以上的人群,并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选取女性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结果:辽宁农村女性总患病率为5.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的增大、有家族呼吸疾病史及低体质量指数是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使用生物燃料和生活水平差也可能是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农村女性COPD的患病率较高,可能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为COPD的社区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侯刚;李猛;冯学威;王赞峰;王秋月;康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2~2006年《中国医科大学学报》载文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2006年的载文特点,了解该刊的编辑质量和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为进一步办好刊物和学校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期刊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与手工检索,统计2002~2006年出版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所载论文的多项文献定量指标.结果:《中国医科大学学报》5年总载文量为1377篇,期均篇数为45.90篇,篇均页数为2.11页.在栏目中,临床医学发文数量多,占总发文量的54.83%.在引文统计中,含引文文章逐年增加,2006年引文率为99.67%,英文引文条数很高,平均占71.79%.在文章时滞统计中,长为930 d,短为30 d,平均为344.92 d.在基金资助文章统计中,受资助级别越来越高,获资助篇数越来越多,多是2006年,为149篇.结论:《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所载文献质量较高.该刊不仅是我国医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

    作者:王维秋;庞翔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鼠胸深肌GLUT4表达的肌纤维型特异性

    目的:研究大鼠胸深肌不同肌纤维型的组成分布及其葡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差异,借以了解胸深肌功能.方法: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胸深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肌纤维分型后的切片进行GLUT4表达分析.结果:2种骨骼肌纤维在大鼠胸深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Ⅱ型肌纤维比例为(64.8±6.3)%,而Ⅰ型肌纤维仅占(35.2±4.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GLUT4主要存在于Ⅰ型肌纤维膜及包裹肌束的肌膜上,而Ⅱ型肌纤维膜表达不明显.结论:大鼠胸深肌以Ⅱ型肌纤维为主,偏重于力量和速度型肌;Ⅰ型肌纤维膜的GLUT4表达高于Ⅱ型肌纤维,表明前者葡萄糖摄取能力高于后者.

    作者:张潜;章涛;陈代雄;柏树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实验性大鼠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及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高血压脑动脉瘤形成及脑血管早期病理改变与脑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结扎左颈总动脉+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饮1%的盐水;高血压组电凝两侧肾动脉后支+饮1%的盐水;高血流量组结扎左颈总动脉+饮1%的盐水;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置,24周后取大鼠右侧大脑前动脉-嗅动脉(ACA-OA)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脑血管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高血压组血压显著升高,实验组在13只大鼠中在右侧大脑前动脉和嗅动脉分叉处及附近发现瘤前、早期及进展期的动脉瘤改变.结论:高血压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内弹力膜与平滑肌的破坏是脑动脉瘤发生的因素.

    作者:关俊宏;张绪新;张建海;陈铎;姜卫国;刘冬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蛋白激酶Cγ亚型在慢性染铅小鼠脑海马中的异常表达

    目的:观察和探讨铅对小鼠脑海马蛋白激酶Cγ(PKC-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出生1 d,染铅组母鼠开始通过饮水饲以不同浓度醋酸铅2.4,4.8,9.6 mmol/ L.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母鼠饮用浓度相同的含铅水.分别在14,21,28,35 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PKC-γ蛋白表达状况;分别在7,14,21,28 d处死小鼠,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慢性铅暴露对小鼠脑海马PKC-γ蛋白表达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染铅组中,PKC-γ蛋白表达与相应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铅2.4 mmol/L使ERK表达升高,但此后随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逐渐降低,铅浓度升高至9.6 mmol/L时随着铅浓度升高ERK表达量不再降低相反有所回升.结论:铅扰乱小鼠脑海马中PKC-γ及ERK蛋白正常表达.

    作者:高双;孙黎光;宫慧之;姜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既往有偿供血HIV感染者合并HCV感染的研究

    随机抽取河南、吉林、辽宁174例有偿供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标准化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行为学、有偿供血史资料,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结果显示HCV感染率95.40%.既往有偿供血(浆)是感染HCV的主要原因,有偿供血HIV感染者HCV感染集中于1992年后.

    作者:张旻;胡清海;陈昕;赵飞;张新刚;代娣;尚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比较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120例,分别用吗啡、罗哌卡因单独或联合镇痛,比较4种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黄威;常靖;吴秀英;关荣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脉宁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心脉宁胶囊中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丹酚酸B在0.194~0.97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18657.7X-1549.8.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

    作者:陈再兴;罗濛;李丽红;全艳晖;孟繁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探讨影响妇女产前检查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地区710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孕早期检查和产前检查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1.55%,接受过8次以上产前检查的占44.27%,而孕12周内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妇女占4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妇女的文化程度、产前检查知识认知、家庭月收入、有无保健保偿、产次、有无孕保册等因素是孕早期检查的影响因素;而妇女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有无保健保偿、产前检查知识认知是产前检查次数的影响因素.结论:有必要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导妇女正确的产前检查的就医行为,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作者:王玮;许伟;周宝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