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赣州市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苏子林;苏水莲;吴中发;廖华;廖勇;谢琼珺;张青生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了解赣州市人芽囊原虫病流行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江西省赣州市5个县(市)20个调查点,调查不同人群、6种家禽家畜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粪检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采集生活污水饮用水及自然水源水样,用自然沉淀法查人芽囊原虫污染程度.结果 共检查不同人群1336人,查出人芽囊原虫感染99人,感染率为7.41%.采集5种家禽家畜粪便628份,查出人芽囊原虫67份,平均感染率为10.67%.调查3种水体标本304份,阳性11份,占3.62%.结论 赣州市人群与6种家禽家畜均存在人芽囊原虫感染,3种水体均受到人芽囊原虫污染.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相关文献
  •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教学的几点体会

    本文针对多年的留学生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李梅;石立莹;钟启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BsAg阳性孕妇免疫接种阻断HBV宫内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用乙肝疫苗阻断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手检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 4.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结果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42, 95%CI= 0.21~0.83, P=0.01),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低于空白对照组(RR=0.30, 95%CI=0.10~0.85, P=0.02),新生儿HBeAg阳性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大于600 IU时,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39, 95%CI=0.26~0.58, P<0.000 01),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新生儿HBeAg阳性率、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600 IU组新生儿HBe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宫内感染率;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尚不清楚.

    作者:李苗;景涛;杨克虎;祝秉东;刘雅莉;田金徽;马彬;谭继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开化市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了衢州市开化县肺吸虫病的现况.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肺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82%,人群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5.69%,人群溪蟹生食率为28.41%.提示衢州市存在肺吸虫病疫源地,流行区人群中可能有隐性感染或近期感染病例,且肺吸虫感染与生食溪蟹密切相关.

    作者:吕跃民;汪德兵;阮卫;姚立农;夏生荣;陈华良;吴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68例猪囊虫病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有心理障碍的猪囊虫病患者分布和发病特点及治疗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5~2006年经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确诊的猪囊虫病住院患者中,挑选168例有心理障碍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山东籍150例(89.29%),分布于全省16个地级市.农村患者与城镇患者之比为2.45:1;男女患者之比为2.43:1;年龄以18~45岁的中青年患者所占比例高,为64.80%;临床分型以脑囊虫病所占比例高,为76.79%.所有患者共分4种心理类型,其中消极悲观型占36.31%,忧郁自卑型占31.55%,焦虑恐惧型占24.40%,对抗偏执型占7.74%.用吡喹酮(PQT)结合阿苯哒唑(ALB)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1%,治愈率为45.24%.结论 山东省猪囊虫病仍处于较高的发病态势,患者以农村男性中青年占多数;吡喹酮(PQT)和阿苯哒唑(ALB)联合应用仍是目前猪囊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娟美;高新华;吴士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感染小鼠肉汁中抗旋毛虫抗体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肉类旋毛虫感染的快速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 以胶体金标SPA和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不同剂量旋毛虫幼虫感染小鼠后不同时间的血清及肉汁抗体进行检测,并与ELISA、镜检法及消化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用100、300、500条旋毛虫幼虫感染小鼠后6周,3组小鼠的血清及肉汁抗体阳性率均达100%;试纸条法对血清与肉汁的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 P>0.05).试纸条法和ELISA检测100条幼虫感染小鼠肉汁的阳性率分别为91.3%和100%(χ2=2.09, P>0.05),检测300、500条幼虫感染小鼠肉汁的阳性率均为100%;试纸条法和镜检法对3组小鼠感染后5~7周的肉汁和膈肌检测的阳性率均为98.6%.消化法检查每克肌肉虫荷<33条幼虫的6份标本,试纸条5份阳性,每克肌肉中含有6条幼虫时可被试纸条法检出.感染旋毛虫小鼠肌肉4 ℃保存1~7 d及-20 ℃保存1~7个月的肉汁抗体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新鲜肉、冷藏肉及冷冻肉中抗旋毛虫抗体的检测.

    作者:崔晶;秦银霞;王中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IV抗体确证试验假阳性1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者进行随访检测,探讨目前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受检对象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试验,并于3、6个月和1年随访检测.结果 首次筛查试验PA试剂为阴性,第3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确证试验WB试剂检测带型gp120p24,判为HIV-1抗体阳性.比较试验第4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金豪、吉比爱ELISA试剂为阴性,雅培硒标试剂为弱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3次随访检测,筛查试验结果与首次检测基本一致,确证试验带型分别为gp120p24、p24和p24p55,1年后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受检对象随访后结果定为阴性.4次血样集中检测显示,筛查试剂批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试剂间有差异;确证WB试剂不同批号间带型存在差异.结论 目前应用的WB确证试剂存在一定的批间差异,对弱阳性带型或阳性带型不常见的样本,需更换试剂批号重复进行确证检测;确证试验结果处于临界阳性状态者需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WB确证试验若同时出现1条env带和p24带判为HIV抗体不确定,并进行随访.

    作者:梁彩云;徐慧芳;高凯;李泽荣;韩志刚;李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广西、湖南、云南三地钉螺Cytb基因序列变异和系统进化研究

    目的 分析广西钉螺与云南、湖南钉螺Cyt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收集广西靖西、云南洱源和湖南岳阳三地钉螺,提取其基因组DNA, PCR法扩增线粒体Cytb基因并测序.用Clustal W(1.82)软件对所测得的Cytb基因序列进行排序,用MEGA3.1计算其碱基组成、转换及颠换;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和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同时结合三地钉螺分布和孳生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Cytb基因大小为580bp.三地钉螺Cytb基因序列富含碱基A和T,A+T平均含量为61.2%,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三地钉螺Cytb基因578bp的同源序列中检测到165个变异位点,约占核苷酸总数的28.5%.其中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Cytb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为17个,约占2.94%;广西钉螺与云南钉螺Cytb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为160个,约占27.7%.广西钉螺与湖南、云南钉螺Cytb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1、0.405.采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同属一个支系,云南钉螺单独形成另一支系.结论 广西钉螺与云南钉螺存在较大基因差异,进化速率较大,保守性较小,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广西钉螺与湖南钉螺基因差异较小,相对保守,进化速率不太大,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

    作者:林睿;黎学铭;胡缨;牛安欧;胡文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福寿螺感染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3种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方法,并采用简单易行、检测效率高、速度快的检测手段对温州疫区进行疫源地分级,寻求用于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方法手段.方法 应用直接沉渣镜检法、胃蛋白酶消化法、螺肺检法3种方法分别对从温州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采集的福寿螺进行检查,比较3种方法检查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效果.并根据检查效率高的一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对温州市区、苍南县、永嘉县进行疫源地分级.结果 3种方法检查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阳性率分别为60.0%(51/85)、32.9%(23/70)和15.9%(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州地区疫源地分级显示苍南县为Ⅳ级,永嘉县为Ⅲ级,温州市区为Ⅰ级.结论 检查螺内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方法较适合于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判断.直接沉渣镜检法检测速度适中,对幼虫活力影响小,适合于幼虫的分离和动物接种试验;胃蛋白酶消化法适合于幼虫的分离和筛选;肺检法适用于疫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或定性筛选.

    作者:马雪莲;谭峰;潘长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改良人原生殖细胞培养基培养日本血吸虫生殖类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人原生殖细胞(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HPGC)培养基培养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Sj)生殖类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用HPGC培养基和改良HPGC培养基,分别对日本血吸虫36d成虫全细胞进行选择性培养,比较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和一般形态,对2种培养基培养4~6周的细胞进行超微结构和AKP染色鉴定,对改良HPGC培养基培养细胞用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HPGC培养基培养2周后出现形态和大小较均匀的细胞,6周时多数细胞死亡或崩解;培养4周的细胞超微结构显示异常形态,APK染色呈阳性反应.改良HPGC培养基培养细胞呈半悬浮集落状态,4周内生长较快,形态差异悬殊,随着培养期延长,细胞呈相似的圆形,核和核仁清晰;培养6周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核逐渐消失,至第10周左右死亡;培养8周内均可见细胞分裂相.BrdU掺入法检测培养4周细胞可见细胞核酸合成;培养5周的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正常形态,具生殖类细胞特征(胞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泡),细胞染色体核型表现血吸虫单倍体和双倍体特征;培养6周的细胞AKP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结论 用HPGC改良培养基能使日本血吸虫成虫的某些类别的细胞增殖,该类细胞具有生殖类细胞的部分特征.

    作者:曾铁兵;曾庆仁;刘伟;龚燕飞;张祖萍;蔡力汀;张顺科;蔡春;徐锡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筛选结核分枝杆菌CFP-10抗原适体的研究

    目的 建立SELEX技术筛选结核分枝杆菌CFP-10抗原适体的方法,并获得CFP-10 的高亲和性适体.方法 体外构建长度为78个碱基的随机单链DNA(ssDNA)文库,以微孔板为筛选介质,采用SELEX 技术筛选获得CFP-10的适体库.将适体库克隆、测序,用DNAMAN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酶联寡核苷酸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oligonucleotide sorbent assay,ELOSA)测定亲和力.结果 构建的ssDNA文库经过14轮筛选与CFP-10亲和力从0.273提高到1.265;克隆子测序,大多数长度与预期值相符.二级结构显示,口袋和茎环结构可能是适体与CFP-10结合的结构基础.结论 成功建立了SELEX筛选技术,并初步获得了CFP-10的高亲和性适体.

    作者:马占忠;王玉炯;秦莲花;丁元生;谢琴;胡忠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鼠疫误诊1例

    本文报告鼠疫误诊死亡病例1例.经尸体剖检、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后按照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15978-1995)进行处理.

    作者:魏荣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口蹄疫感染与免疫动物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鉴别自然感染口蹄疫动物和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动物的诊断方法.方法 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转座质粒pFastBac-3AB,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在体内进行重组,并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3AB;将Bacmid-3AB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3AB蛋白为抗原建立鉴别口蹄疫感染与免疫动物的ELISA诊断方法,并对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包括抗原包被时间、包被浓度、封闭剂、酶标抗体工作浓度等.结果 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成功表达了口蹄疫病毒3AB蛋白,并用纯化的3AB蛋白建立了检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方法检测FMDV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血清抗3AB蛋白抗体,猪和牛感染血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3.3%和91.7%.结论 用纯化的口蹄疫病毒3AB蛋白建立了鉴别诊断口蹄疫感染与免疫动物的ELISA诊断方法.

    作者:鲁会军;金宁一;韩松;郑敏;王凯;贾雷立;李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长春地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血清弓形虫抗体IgG的检测

    目的 检测长春地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弓形虫感染抗体IgG.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7例孕产妇和267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标本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长春地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血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0.64%和23.97%,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阳性率6.08%(P<0.05);鼻咽癌和直肠癌患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其他类型肿瘤病人(P<0.01).结论 孕产妇和肿瘤病人为弓形虫易感人群,应作常规性弓形虫抗体检测.

    作者:刘全;袁子国;高胜岩;刘斌;刘晓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孕期弓形虫感染对胎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孕鼠后对胎鼠体内微量元素锌(Zn)、铜(Cu)、铁(Fe)含量的影响.方法 孕中期BALB/c孕鼠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分别于孕10、12、14、16和18 d剖杀,取胎盘,制作组织压片及病理切片,观察孕鼠胎盘组织的感染及损伤情况;取胎鼠组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Zn、Cu、Fe含量,采用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观察胎鼠组织中Fe的分布.结果 感染组孕鼠胎盘组织压片可见大量弓形虫速殖子,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凋亡小体.感染组胎鼠在孕10 d时体内Zn和Fe含量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2~18 d均低于未感染对照组(P<0.05);Cu含量在孕10、12、14 d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6、18 d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胎鼠组织铁染色强度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结论 孕期感染弓形虫可损伤胎盘组织,进而影响其转运功能,使胚胎体内Zn、Fe和Cu含量降低,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

    作者:侯玉英;赵晋英;杨瑞;刘智深;饶华祥;张淑萍;徐秀文;侯丽萍;郭剑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济南市1991~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

    济南市1991~2006年疟疾发病率为0~0.15/10万,本地病例50例,占44.64%,每年8~10月发病较多.

    作者:徐淑慧;成洪旗;许华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陕西省鼠疫疫区夜行鼠寄生蚤调查

    目的 掌握鼠疫疫区夜行鼠寄生蚤种类及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逐月捕获夜行鼠,梳检鼠体蚤,作种属鉴定并计算染蚤率和蚤指数.结果 采集夜行鼠鼠体蚤188匹,隶属于4科8属8种,以二齿新蚤和同型客蚤为优势种,二齿新蚤主要选择性寄生于黑线仓鼠,同型客蚤则以子午沙鼠为主要宿主.夜行鼠染蚤率和蚤指数消长曲线均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4月和10月.二齿新蚤的季节消长同夜行鼠寄生蚤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同型客蚤仅出现于4~8月份,以5、6、7月为高峰期.结论 同一蚤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其消长规律不同,研究当地不同宿主媒介蚤的种类和季节消长对于揭示鼠疫流行规律、有效预防鼠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养信;阮春来;白江春;范锁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消灭血吸虫病地区发生急性血吸虫病1例

    本文报道了1例消灭血吸虫病地区儿童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提示此类地区不能放松监测和防治,严防血吸虫病再度发生和流行.

    作者:李灿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强螺杀粉剂杀灭江滩春季钉螺的效果观察

    采用4%强螺杀粉剂50.0 g/㎡和50%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2.0 g/㎡作江滩现场喷粉和喷洒灭螺,第3、7、15和30 d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7.50%、83.90%、85.71%、87.50%和77.36%、78.38%、80.00%、78.10%,30 d时两药的杀螺效果差异有显著性(χ2=4.7019,P<0.05),其余时间点两药的杀灭螺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清水对照组仅为7.41%和5.22%.同时两药亦有较好的杀螺卵作用.

    作者:陈前;田斌;张正球;李定新;高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16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佳;徐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然铜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应用藏药二十五味铜灰散的成分之一-自然铜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观察金属铜对棘球蚴的杀伤作用及对实验小鼠脏器的损伤作用,为临床上合理应用藏药治疗棘球蚴病提供依据.方法 小鼠给予自然铜(200 mg/kg)治疗,1次/d,30 d后剖杀小鼠并获取棘球蚴及小鼠肝、脾、肾,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自然铜灌胃治疗30 d后,光镜下观察棘球蚴的角皮层层状结构模糊不清或消失,呈坏死状态,原头节呈凝固性坏死.小鼠肝、脾、肾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结论 自然铜对继发性棘球蚴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宜单独使用.

    作者:曹得萍;赵海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主管: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