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名题名应以准确、简明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内容,应避免使用相邻专业不熟悉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及字符、代号或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12个实词,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可省去。一般不设副题名,确有必要时用冒号将副题名与主题名分开。
2作者署名论文署名应具备以下3条:(1)应是直接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者;(2)应为作品创造者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内容者;(3)对作品具有答辩能力,并为作品直接责任者。不够署名条件但确对研究成果有所贡献者可作为“志谢”段中的感谢对象。署名人数不宜超过10人,按作者所列次序在文题下排列,多位作者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加角码标注。作者单位格式为:作者单位:单位(具体到科室),省市(省会城市可以略去省名)邮政编码;2个及2个以上作者单位者单位之间用“;”号隔开。文章须提供第一作者作者简介,格式为: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如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须提供通讯作者作者简介,格式同第一作者作者简介,并须提供E-mail信箱地址。论文如属重点攻关课题或基金项目,须在文稿中注明“基金项目和编号”。
3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便于读者获取必要信息;应着重反映研究中创新内容和作者独到观点;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论著性文章需附300字左右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非论著性文章写200字左右结构式或指示性摘要。摘要中缩略语、代号等,除公知公认外,第一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格式为:中文全称(英文全称,英文缩写),之后可直接用英文缩写。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需要,可以略详。
4关键词是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新出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
5层次标题及编号文章的章、条各层次标题序号采用1,1.1,1.1.1,1.1.1.1层级编码式,最好不超过4级标题,各层次标题一律靠左顶格排,序号与标题名间留一空格。第一层标题用黑体,上留单栏一行空。无标题段落前不用章、条标题序号。
6图表图表力求少而精、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图须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表格须用三线表,表题勿超过15个字。照片图应注明放大或缩小倍数,显微镜组织病理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或缩小倍数,染色方法与放大倍数之间加“,”例如:HE,×400。显微照片内采用的符号、箭头或字母背景的对比度应明显。实物图须标明实际尺寸。插图应具自明性。图、表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全文从“1”开始连续编码,只有1幅图表应标注“图1”或“表1”。图应注明简短确切图题及图注,图中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为保持图、表自明性,对图、表中首次使用的缩略语应予注释。
7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照GB/T16751.1~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照GB/Tl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l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已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CT,WBC等。不常用、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缩略语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前,疟疾、登革热、黄热病、丝虫病和尼罗河病毒病等蚊媒性疾病,仍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蚊虫对杀虫剂及其所携带病原体对治疗药物抗性的产生,使蚊媒性疾病广泛存在,某些疾病则呈上升趋势.而目前对蚊传播的大多数疾病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其仍是世界医学界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1991年一个研究小组和相关机构及基金会代表在美国Tucson召开会议,制订了一个研究计划,提出采用分子遗传工具,遗传修饰媒介,从而达到控制媒介传播疾病的目的.尽管会议对许多媒介与传播疾病做了讨论,但是WHO/TDR作为主要指导机构,提议研究的焦点主要放在疟疾及其传播媒介方面,并制订了一个文件,使遗传控制策略付诸实施[1].近年来,在转基因蚊研究方面主要进展包括胚克隆转染、启动子鉴定、抗病原体效应基因鉴定、转基因昆虫种群繁殖和性遗传机制等.
作者:郑学礼;陈晓光;王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除与包虫病存在交叉反应外,与其它脑部疾患均无交叉反应[1~4],尤其在鉴别诊断有癫痫发作的脑部疾病中,本法更显示出特有的优越性.为此,我们在常规ELISA的基础上,从试剂到方法重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并选用特制定量的滴瓶分装试剂,研制成功一种更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安全、稳定、实用的脑囊虫病诊断试剂盒,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桂珍;刘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 对泡球蚴体外培养模型进行改进,并对培养产物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培养肝癌细胞(Bel7404),留取细胞上清液.取泡球蚴组织,用含肝癌细胞培养上清的DMEM完全培养基于37 ℃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7 d.实验期间对囊泡进行计数,观察囊泡生长情况,记录囊泡大、小直径,绘制生长曲线.培养结束后,取培养囊泡壁及其囊液分别进行DNA鉴定和蛋白定量.结果 泡球蚴在含肝癌细胞上清液的DMEM中能生长,囊泡直径0.5~5.0 mm;囊液蛋白含量为1.8 mg/ml,囊壁DNA经PCR扩增出Em特异性200 bp条带.结论 1)泡球蚴体外生长因素可不依赖培养细胞本身;2)由于体外与动物体内的培养环境的不同,可能引起囊泡内囊液的蛋白含量有所差异;3)DNA检测证明培养产物为泡球蚴;4)利用肝癌细胞上清液建立泡球蚴体外培养改良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马海龙;张亚楼;周晓涛;吕国栋;林仁勇;温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采用套式PCR系统诊断、鉴别人体疟原虫感染. 方法采用已建立的套式PCR系统扩增SSU rDNA特定片段检测云南金平县恶性疟镜检阳性患者的6份血样,并设阳性与阴性对照. 结果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104 bp、102 bp和115 bp预期大小的特定扩增带.正常人血、人源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DNA及灭菌双蒸水均未产生特异扩增带.6份血样中检出4份P.v.、P.f.和P.m.的混合感染,1份P.v.和P.f.及1份P.f.和P.m.的混合感染. 结论该系统特异、灵敏、稳定,在诊断疟疾的同时可准确地判定混合感染,对疟疾的诊断、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疫情监控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姜素华;刘佩娜;付云朝;刘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Caco-2细胞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后TLRs的激活情况.方法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刺激Caco-2细胞后,通过qRT-PCR检测TLRs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激活情况,采用ELISA检测IL-8的分泌量.同时,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感染Caco-2细胞前加入TLR2或TLR4的抑制剂,检测NF-κB激活情况以及IL-8的分泌情况.结果 将Caco-2细胞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2h后,提取的RNA反转成cDNA,采用普通PC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aco-2能够表达所有10种人TLRs;qRT-PCR检测刺激组与对照组TLRs表达量,经spss分析,p<0.01,刺激组TLR2和TLR4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对Caco-2细胞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1h后提取的细胞全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显示NF-κB激活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Caco-2细胞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12h后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经ELISA检测,IL-8分泌量由刺激前的65.23 pg/ml显著上调至488.23 pg/ml.而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感染Caco-2细胞前加入TLR2或TLR4的抑制剂,NF-κB激活水平和IL-8的分泌量较未加抑制剂感染组均显著下调,IL-8的分泌量分别降至204.02 pg/ml(抑制TLR2活性后)和142.79 pg/ml(抑制TLR4活性后).结论 Caco-2细胞的TLR2和TLR4参与对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的识别.
作者:余裕强;宫鹏涛;孙铭飞;李建华;杨举;李赫;张国才;张西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免疫耐受对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100、和1000μg的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腹腔注射1周龄小鼠,诱导其对虫卵抗原产生免疫耐受性.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42、56、70和84d分批剖杀小鼠,取出肝脏作病理切片测量肉芽肿的大小.结果100~1 000μg SEA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性,使虫卵肉芽肿反应减轻.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耐受性逐渐减弱或消失.结论SEA诱导的免疫耐受性可以减轻血吸虫感染早期的肝脏肉芽肿反应,但对慢性期的作用较弱.
作者:段义农;李荣;周全;彭光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质粒pGEX-EmⅡ/3-Em14-3-3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的表达效率.方法 通过PCR扩增EmⅡ/3和Em14-3-3抗原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 SOEing)剪接EmⅡ/3和Em14-3-3,得到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于含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GEX-1λT,经酶切鉴定后以IPTG诱导表达EmⅡ/3-Em14-3-3/GST融合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PCR成功扩增出2 554 bp的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双酶切证实EmⅡ/3-Em14-3-3融合基因插入pGEX-1λT中,成功构建了pGEX-EmⅡ/3-Em14-3-3重组质粒;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在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了能被活动性泡球蚴病鼠血清识别的EmⅡ/3-Em14-3-3/GST融合蛋白,分子质量单位119 ku.结论 多房棘球绦虫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表达出的EmⅡ/3-Em14-3-3重组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作者:杨梅;李文桂;朱佑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和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诊治并符合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387例,对其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分析其耐药性. 结果 387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共培养出4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304株,占70.53%;革兰阳性菌(G+)98株,占22.74%;真菌29株,占6.73%.G-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氨曲南较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79.41%-86.76%;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5.71%-96.43%.G+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两细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较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1.48%-100.00%;真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两真菌对酮康唑、制霉菌素、氟胞嘧啶较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26.67%-40.00%. 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普遍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应及时做病原菌培养和耐药性试验,以利于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张淑琴;杨卫萍;殷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成本核算管理是指按产品成本法将总成本分摊到各服务单项中去,从利润中拿出适当比例(按国家规定为50%)作为员工的绩效工资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通过单位成本核算实现绩效工资,以加强内部的运行管理,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绩效;二是通过项目成本核算了解技术服务和咨询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水平,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服务价格体系提供依据.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丹东市卫生局下属的全额事业单位,由6个管理科室和12个业务科室,附设1个慢性病医院共计19个科(院)组成.现有在职职工192人,担负丹东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公司化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合理补偿技术服务的劳务和物质消耗,提高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绩效,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同时,尝试将成本核算管理应用到疾病控制领域.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9月中旬在投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急急,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尊敬的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昨天联系了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