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氧化碳激光鼓膜切开术的实验研究

付晓威;乔秀彦;姜学钧;高英;智连艺;毕英

关键词:CO2激光, 鼓膜切开术, 豚鼠
摘要:目的:研究CO2激光鼓膜切开术的治疗能力及鼓膜的组织学变化.方法:25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行鼓膜紧张部穿孔,前2组各10只分别为圆形或肾形穿孔,左耳用CO2激光,右耳用鼓膜切开刀,比较穿孔愈合时间,并观察鼓膜穿孔愈合过程的组织学变化,第3组5只用不同功率的CO2激光,左耳直接照射,右耳鼓室内注射生理盐水后再照射.结果:CO2激光组穿孔愈合时间较鼓膜切开刀组明显延长(P<0.01);肾形穿孔愈合时间更长(P<0.01).CO2激光组穿孔边缘出现炎症反应.小剂量激光对内耳无影响,鼓室内注水可以避免或减轻对耳蜗的损伤.结论:CO2激光鼓膜切开术可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颈前两个动脉岛状肌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寻求口腔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组织瓣,以恢复功能和外形,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44例,皮瓣面积为9.0 cm×6.5 cm~5.0 cm×3.5 cm;舌骨下肌群肌皮瓣修复10例,面积为9.0 cm×6.0 cm~6.0 cm×5.0 cm.结果:颏下动脉岛状瓣成活率为93.36%;舌骨下肌群瓣成活率近100%.结论:颈前两个动脉岛状肌皮瓣具有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技术难度小、可与颈清扫手术同期完成、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动脉蒂长,肌皮瓣转移灵活等优点,是口腔癌扩大切除术后中小组织缺损修复较理想的组织瓣.

    作者:葛淑芬;李瑞武;孙长伏;谭学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TNF-α、Epo与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TNF-α,并使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RA患者血清的Epo及铁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及RA伴ACD组血清中TNF-α均显著增高(P<0.05).TNF-α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A伴ACD者的Epo水平高于对照组和RA无贫血组.结论:TNF-α可能参与了RA伴ACD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RA伴ACD者体内Epo相对不足;TNF-α介导RA的ACD发病可能与影响铁代谢和Epo的生成等相关.

    作者:段宏梅;肖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宫内生长发育受限胎鼠脑发育及生后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宫内生长受限(FGR)胎鼠脑发育及生后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方法:利用子宫动脉钳夹法制作FGR胎鼠模型.将孕鼠分为2组,每组又分实验组(FGR组)和对照组(非FGR组).第1组于妊娠21 d剖宫取胎,比较FGR胎鼠和非FGR胎鼠脑组织S100B mRNA表达.第2组自然分娩,于生后50 d后行水迷宫法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测定.结果:第1组FGR胎鼠脑组织S100B mRNA表达量为1.204±0.145,非FGR组为0.967±0.179(P<0.01).第2组新生鼠出生后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显示FGR组子鼠学习记忆和空间定位能力较非FGR组显著下降(P<0.01;P<0.01).结论:FGR胎鼠在宫内即可有神经系统损伤,并对出生后远期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作者:杜鹃;谷文升;尚涛;高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改良Indiana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6例报告

    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加回肠补片改良Indiana膀胱术.该术式可控性好、低压、大容量、抗返流,是膀胱替代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作者:王绍平;刘屹立;王平;李宁;袁中旗;温清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鹅膏蕈的氧化损伤及白藜芦醇的抗损伤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鹅膏蕈的氧化损伤及白藜芦醇的抗损伤作用.方法:将4组SD大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鹅膏覃毒素(腹腔注射),其中2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观察各组染毒后不同阶段的血液生化酶、脏器系数和氧化损伤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鹅膏蕈高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动物肝脏脏器系数明显增大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肝脏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给予白藜芦醇可减轻指标改变的程度.结论:鹅膏蕈毒素可引起氧化损伤作用,白藜芦醇可减轻这种损害程度.

    作者:李玉白;周继;刘劭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和α-硫辛酸对汞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α-硫辛酸(LA)对汞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NAC干预组、LA干预组.注射48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肾皮质、肝脏中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汞组肾皮质、肝脏汞含量增高,血清GPT活性升高;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降低.与单纯染汞组比较,NAC干预组血清GPT活性,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GSH-Px活性显著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LA干预组肾皮质汞含量升高,肝脏汞含量、血清GPT活性显著降低;肾皮质、肝脏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GSH-Px活性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结论:NAC和LA预处理对汞所致急性肝肾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贺安宁;徐兆发;王家骏;徐斌;杨敬华;李晶;裴秀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气分析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临床意义

    通过分析危重患者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测定结果,认为对危重病人及时监测动脉血气各值,尽早地控制酸碱紊乱的发生,尤其是混和型酸碱紊乱,对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肖莉;宋玉;李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宫颈横裂皱褶处上皮病理学改变分析

    目的:研究宫颈外口横裂皱褶处上皮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分析83例Reid阴道镜评分(RCI)为0分的宫颈横裂处上皮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以这83例宫颈的RCI 0分非皱褶处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3例RCI 0分的皱褶处上皮中,22例(26.5%)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 Ⅰ 18例,CIN Ⅱ 4例;83例RCI 0分的非皱褶处上皮中,6例(7.2%)存在CIN,其中CIN Ⅰ 4例,CIN Ⅱ 2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宫颈外口横裂的皱褶处更易发生病变,该处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常高于阴道镜拟诊,活检时应常规检取皱褶处上皮.

    作者:陆春雪;杜丽敏;梁美艳;姜涛;张淑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评分(UA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国产期结果的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轻度80例,中度74例,重度36例)进行脐动脉和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并对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进行评分.结果:子宫动脉血流异常比脐动脉血流异常更为常见(36.3%:10.2%)(P<0.001);随着病情进展,子宫动脉血流异常明显增多,但仍有68.8%的轻中度和41.7%的重度表现了正常的子宫动脉血流;随着UAS增高,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出生时孕周明显减低、出生体重显著下降、早产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明显增加、转入新生儿监护中心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UAS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围产期结果的早期且敏感指标;子宫胎盘循环病变可能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唯一表现和原因.

    作者:刘贵鹏;李辉;于晶;尚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扁平苔藓皮损中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浸润在扁平苔藓(L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2例LP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皮肤CD3,CD4,CD8,CD20进行检测.结果:表皮中浸润细胞以CD3+T,CD8+T细胞为主,真皮以CD3+T,CD4+T,CD8+T细胞为主,真皮乳头浸润细胞多于表皮突.随病程延长,浸润细胞数减少(P<0.01),真皮CD4+/CD8+值下降(P<0.05),CD20+B细胞百分率上升(P<0.05).有过度增殖性改变的皮损中CD20+B细胞明显增多.结论:CD8+T细胞与LP皮损的基底细胞损伤以及皮损的持续存在有关.皮损局部CD4+T,CD8+T细胞功能失衡.CD20+B细胞可能与疾病的持续存在及局部过度增殖性改变有关.

    作者:狄正鸿;许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血缺氧新生鼠肺超微结构变化及 TNF-α和I-κBα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超微结构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d)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孕鼠一侧子宫角血管(另一侧宫内胎鼠作为对照),建立围产期缺血缺氧动物模型.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分别采用ELISA、RT-PCR和Western blot杂交法观察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及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宫内急性缺血缺氧20 min时,新生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I-κBα表达明显减弱(P<0.05),并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病变加重.结论:围产期急性缺血缺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I-κBα和TNF-α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肺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蔡栩栩;杜悦;刘春峰;韩晓华;尚云晓;韩玉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兔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介质的表达

    目的:比较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兔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介质的表达.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为肺内源性ARDS(ARDSp)组和肺外源性ARDS(ARDSexp)组,每组12只.稀盐酸气管内滴入法制作ARDSp动物模型,静脉注射油酸法制作ARDSexp模型.测定基础状态和注药后静脉血及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结果:两组动物均在注药后3 h内达到ARDS诊断指标;损伤后两组动物血清及BALF炎性介质水平均有增高,ARDSp组动物以BALF中炎性介质表达为主,ARDSexp组动物以血清炎性介质表达为主.结论:由不同原因引起的ARDS由于其发病机制和损伤部位不同,其炎性介质表达和病理改变是不同的,ARDSp的炎性介质表达以BALF为主,病理改变以肺泡水肿、炎细胞浸润为主;ARDSexp的炎性介质表达以血清为主,病理改变以肺间质水肿为主.

    作者:穆恩;张小娟;马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aspase-3在骨肉瘤中表达的研究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aspase-3在38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caspase-3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52.6%,骨软骨瘤中为85.0%,差异显著(P<0.05).骨肉瘤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降低与骨肉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吕刚;黄涛;王岩峰;顾海伦;高文;安贵峰;于德水;马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氧适应与缺血低氧对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氧适应对缺血低氧脑c-fos,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纯种雄性小白鼠36只随机分组:(1)对照组;(2)缺血低氧组(IH);(3)缺氧适应与缺血低氧组(HA-IH).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fos,c-jun基因表达.结果:IH组c-fos和c-jun阳性细胞在30 min均呈低密度分布,c-fos在1 h表达高峰,12 h基本消失,而c-jun基因的表达高峰在3 h;与IH组比较,HA-IH组c-fos阳性细胞数减少,c-jun表达增加.结论:缺血低氧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c-fos、c-jun基因表达,且有时间依赖性;缺氧适应可抑制缺血低氧脑c-fos基因的表达,增强c-jun基因的表达.

    作者:孟凌新;李莉;崔健君;陈延英;姜彦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某医科大学新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分析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对某医科大学2004年入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一类学生占19.17%;二类学生占31.58%;三类学生占49.25%.结论: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程度总体状况良好,但潜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郭淑英;杜天骄;于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分析及诊断指标的评价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情况及评价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检测183例HSP患儿尿常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彩色多谱勒超声肾脏形态及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尿微量蛋白,综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HSP肾损害情况并评价上述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尿微量蛋白异常率(77.62%)明显高于其它指标(P均<0.01),且其中仅尿微量蛋白异常者42例(37.84%).尿α1-MG和(或)β2-MG异常68例(61.26%);Alb、TRF和(或)IgG异常65例(58.5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8~21d、22 d~4.5a的HSP患儿其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3.04%、53.57%、76.67%.结论:随着HSP病程的延长,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率增加;HSP不仅引起肾小球损伤,也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尿微量蛋白能敏感反映HSP肾损害情况.

    作者:姜红;罗钢;姜红堃;李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右冠状动脉缺如1例临床报告

    本文报告1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

    作者:王远鹤;齐国先;杨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旋肉碱对高糖条件下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纤维连接蛋白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对高糖条件下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纤维连接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左旋肉碱作用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FN浓度.结果:不同浓度左旋肉碱作用24h后,0.1%左旋肉碱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作用72 h后0.5%及1.0%左旋肉碱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作用48及72 h后0.05%及0.1%左旋肉碱组细胞凋亡率降低.作用24 h后0.05%左旋肉碱组培养液中FN浓度升高(P<0.05),作用72 h后左旋肉碱组培养液中FN浓度均下降(P<0.01).结论:高糖条件下一定浓度的左旋肉碱可以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减少其凋亡.

    作者:马犁;马健飞;丁红;樊怡;李志明;王力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78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与老年特发性气胸比较,前者气胸类型复杂,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作者:吴兆音;孔灵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斑蝥素通过MAPK途径对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蛋白印迹法分析斑蝥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p34cdc2、phos-p34cdc2、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结果:斑蝥素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斑蝥素作用于A549细胞后引起G2/M期阻滞;斑蝥素处理后,p34cdc2、phos-p34cdc2表达量没有改变,cyclinB1、survivin蛋白表达量减少,p21蛋白表达量增加.ERK1/ERK2、phos-ERK1/phos-ERK2表达量降低.结论:斑蝥素通过调节cyclinB1、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引起G2/M期阻滞.

    作者:张卫东;赵惠儒;于秉治;王晓华;宗志红;刘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