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气分析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临床意义

肖莉;宋玉;李振华

关键词:血气分析, 危重病, 酸碱紊乱
摘要:通过分析危重患者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测定结果,认为对危重病人及时监测动脉血气各值,尽早地控制酸碱紊乱的发生,尤其是混和型酸碱紊乱,对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缺氧新生鼠肺超微结构变化及 TNF-α和I-κBα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超微结构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d)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孕鼠一侧子宫角血管(另一侧宫内胎鼠作为对照),建立围产期缺血缺氧动物模型.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分别采用ELISA、RT-PCR和Western blot杂交法观察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及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宫内急性缺血缺氧20 min时,新生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I-κBα表达明显减弱(P<0.05),并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病变加重.结论:围产期急性缺血缺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I-κBα和TNF-α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肺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蔡栩栩;杜悦;刘春峰;韩晓华;尚云晓;韩玉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合并大左室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结1998年4月至2004年7月共为28例合并大左室的心脏瓣膜病人施行了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实施重症监护72 h.术后治愈出院25例,早期死亡3例.合并症22例,心律失常20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加强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护理成功率.

    作者:葛晓丽;葛静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斑蝥素通过MAPK途径对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蛋白印迹法分析斑蝥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p34cdc2、phos-p34cdc2、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结果:斑蝥素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斑蝥素作用于A549细胞后引起G2/M期阻滞;斑蝥素处理后,p34cdc2、phos-p34cdc2表达量没有改变,cyclinB1、survivin蛋白表达量减少,p21蛋白表达量增加.ERK1/ERK2、phos-ERK1/phos-ERK2表达量降低.结论:斑蝥素通过调节cyclinB1、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引起G2/M期阻滞.

    作者:张卫东;赵惠儒;于秉治;王晓华;宗志红;刘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ras和pERK1/2蛋白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目的:研究H-ras和pERK1/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原发性舌鳞癌及20例正常癌旁组织中H-ras和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ras和pERK1/2蛋白表达在舌鳞癌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ras蛋白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ERK1/2蛋白过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结论:Ras/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H-ras和pERK1/2蛋白的过表达与舌鳞癌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莉红;张弘彬;刘婷姣;耿莉;刘丽军;王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叠氮钠对心肌细胞活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叠氮钠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叠氮钠在不同时间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叠氮钠对心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以及作用时间延长明显增加.1 mmol/L叠氮钠孵育细胞3 h,细胞发生可逆的早期凋亡,大于6 h,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死亡.结论:低剂量叠氮钠可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发生可逆的早期凋亡.

    作者:关付;于波;齐国先;罗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鹅膏蕈的氧化损伤及白藜芦醇的抗损伤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鹅膏蕈的氧化损伤及白藜芦醇的抗损伤作用.方法:将4组SD大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鹅膏覃毒素(腹腔注射),其中2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观察各组染毒后不同阶段的血液生化酶、脏器系数和氧化损伤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鹅膏蕈高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动物肝脏脏器系数明显增大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肝脏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给予白藜芦醇可减轻指标改变的程度.结论:鹅膏蕈毒素可引起氧化损伤作用,白藜芦醇可减轻这种损害程度.

    作者:李玉白;周继;刘劭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改良Blandy法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改良Blandy法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高危重度BPH 49例,在有效治疗原有内科疾病基础上,Blandy法TURP治疗17例,改良Blandy法TURP治疗32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切除腺体重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治疗过程顺利,效果良好.Blandy法TURP切除腺体平均56 g,平均手术时间85 min,术中平均出血282 ml,术中输血10例,平均输血400 ml.改良Blandy法TURP切除腺体平均57 g,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中平均出血210 ml,术中输血15例,平均输血300 ml.结论:改良Blandy法TURP治疗高危重度BPH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可行.

    作者:宋永胜;杜强;吴斌;霍军;王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某医科大学新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分析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对某医科大学2004年入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一类学生占19.17%;二类学生占31.58%;三类学生占49.25%.结论: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程度总体状况良好,但潜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郭淑英;杜天骄;于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有肾损害临床表现的临床狼疮性肾炎(OLN)组38例患者和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亚临床狼疮性肾炎(SLN)组26例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结果.结果:OLN组患者SLEDAI评分明显高于SLN组患者(P<0.01),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SLN患者(P<0.05),5项尿微量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肾脏病理结果证实全部SLE患者均有肾小球损害,OLN组以Ⅳ型LN为主,SLN组Ⅱ型LN多见.肾小管病变、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在2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SLN的诊断及病理类型,控制LN进展、延缓肾功能恶化.

    作者:王禹;王树杰;王力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和α-硫辛酸对汞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α-硫辛酸(LA)对汞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NAC干预组、LA干预组.注射48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肾皮质、肝脏中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汞组肾皮质、肝脏汞含量增高,血清GPT活性升高;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降低.与单纯染汞组比较,NAC干预组血清GPT活性,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GSH-Px活性显著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LA干预组肾皮质汞含量升高,肝脏汞含量、血清GPT活性显著降低;肾皮质、肝脏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GSH-Px活性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结论:NAC和LA预处理对汞所致急性肝肾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贺安宁;徐兆发;王家骏;徐斌;杨敬华;李晶;裴秀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旋肉碱对高糖条件下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纤维连接蛋白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对高糖条件下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凋亡及纤维连接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左旋肉碱作用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FN浓度.结果:不同浓度左旋肉碱作用24h后,0.1%左旋肉碱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作用72 h后0.5%及1.0%左旋肉碱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作用48及72 h后0.05%及0.1%左旋肉碱组细胞凋亡率降低.作用24 h后0.05%左旋肉碱组培养液中FN浓度升高(P<0.05),作用72 h后左旋肉碱组培养液中FN浓度均下降(P<0.01).结论:高糖条件下一定浓度的左旋肉碱可以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减少其凋亡.

    作者:马犁;马健飞;丁红;樊怡;李志明;王力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TNF-α、t-PA/PAI-1变化

    通过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比值,证明2型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患者TNF-d水平明显增高,t-PA/PAI-1比值明显减低.以便正确分析2型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

    作者:张晓平;刘冬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对肝缺血再灌注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应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肝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R组和SF组.SF组给予参附注射液10 ml/kg.IR组大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门缺血15min再灌注3 h,测定血清生化酶ALT、AST、LDH和血浆TXB2、6-keto-PGF1α,及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SF组血清ALT、AST、LDH水平低于IR组;血浆TXB2低于IR组,6-keto-PGF1α高于IR组,二者比值TXB2/6-keto-PGF1α低于IR组;SF组肝实质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肝窦形态的改变和肝窦内的瘀血、白细胞聚集也明显减轻.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保护肝窦内皮细胞,降低TXA2/PGI2比值及减轻肝窦内炎性反应,改善肝脏微循环灌注.

    作者:彭松林;戴朝六;黄勇;赵阳;顾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低氧预处理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离体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低氧预处理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的表达及其经时变化.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大鼠心脏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给予低氧预处理(HPC)及低氧/复氧处理(H/R).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自处理后心脏成纤维细胞提取总RNA并进行逆转录扩增合成cDNA.应用即时定量PCR对HO-1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PC后HPC组LDH浓度未见显著升高;经过H/R后,H/R组LDH浓度显著高于HPC组(P<0.01).HPC后HO-1mRNA表达迅速增加,30 min时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24 h基本恢复到基线水平.结论: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低氧预处理可减少低氧/复氧对细胞的损伤,低氧预处理后HO-1mRNA被显著诱导,并在12 h内维持较高水平,24 h后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

    作者:林杰;景孟环;张越红;张哲;孟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龙胆软胶囊中总裂环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龙胆软胶囊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临床上用来治疗急、慢性肝炎等症.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软胶囊中有效部位总裂环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作者:刘涛;才谦;杨松松;王晓彤;韩立伟;黄学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基因

    目的:克隆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mRNA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系基因表达上的差异.结果:以高转移细胞ACC-M为测试子,低转移细胞ACC-2为驱赶子,获得高表达的基因序列有7个,均为已知序列同源基因.其中XAGE-1b基因为肿瘤睾丸抗原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基因.结论:与ACC-2相比ACC-M中部分基因的高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特性的获得有关,此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腺样囊性癌肿瘤转移分子机理以及肿瘤转移控制和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秦兴军;张恩礁;杨捷琳;王绪凯;孙长伏;李瑞武;关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G2期和MⅡ期小鼠卵母细胞中p34cdc2电泳迁移率的差异

    目的:探讨小鼠卵母细胞不同细胞周期时相中,由于p34cdc2不同磷酸化状态所引起的电泳迁移率变化.方法: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观察G2期和MⅡ期小鼠卵母细胞中p34cdc2电泳迁移率的变化.结果:p34cdc2在G2期只表现两条带即上、中带;而MⅡ期表现为中、下带.结论:可以用电泳迁移率的变化作为观察p34cdc2磷酸化状态的一种方法.

    作者:师秀艳;于秉治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国产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注射液临床应用的药物作用特点、安全性以及腺苷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病人随机分为腺苷负荷试验组和运动负荷试验组,各30例.分析腺苷组病人于腺苷注入后的副作用发生情况,并将两种负荷试验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腺苷输注后,73.3%(22/30)病人出现各种副作用,停药后均很快得到缓解.负荷试验后的肺心比值腺苷组小于运动组(P<0.05),且均低于各自的静息值(P<0.05).冠心病检出率腺苷组为65.38%,运动组为72.41%,2组差别不显著.结论::国产腺苷临床应用安全,可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腺苷负荷试验对冠心病诊断具有同运动负荷试验相似的价值.

    作者:于树鹏;徐微娜;刘金兰;李剑明;张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配合胆道镜对难取性残石的治疗

    对难取性残石患者,先行体外电磁波碎石,再行胆道镜取石.本文10例均经碎石后取石1-3次取净结石.本方法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桂兰;张小薄;吴硕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视网膜下液促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膜上蛋白激酶C变化的机制分析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液(SRF)能否引起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浆内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和转位,探讨SRF与RPE细胞中PKC信号系统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为体外培养的RPE细胞;不同的刺激因素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刺激RPE细胞,通过细胞裂解和离心获取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粗提液,用同位素32P标记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细胞浆和细胞膜PKC活性水平.结果:SRF和佛波酯(PMA)都可以激活RPE细胞浆中的PKC(c-PKC),并使其由胞浆向胞膜转位,但胞膜上PKC(m-pKC)活性峰值水平和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SRF可引起RPE细胞膜上PKC的活性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分级呈正相关.

    作者:孙兆义;洪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