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横裂皱褶处上皮病理学改变分析

陆春雪;杜丽敏;梁美艳;姜涛;张淑兰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学, 阴道镜, 横裂, 皱褶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外口横裂皱褶处上皮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分析83例Reid阴道镜评分(RCI)为0分的宫颈横裂处上皮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以这83例宫颈的RCI 0分非皱褶处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3例RCI 0分的皱褶处上皮中,22例(26.5%)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 Ⅰ 18例,CIN Ⅱ 4例;83例RCI 0分的非皱褶处上皮中,6例(7.2%)存在CIN,其中CIN Ⅰ 4例,CIN Ⅱ 2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宫颈外口横裂的皱褶处更易发生病变,该处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常高于阴道镜拟诊,活检时应常规检取皱褶处上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培养的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PTEN和Bim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TEN和Bim蛋白在体外培养的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正常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10例,通过胰蛋白酶消化,培养原代及传代子宫内膜细胞,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定性,定位及半定量检查细胞受体、PTEN和Bim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中,雌、孕激素受体、PTEN、Bim均表达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保持了正常的生物学特性,重要的促凋亡蛋白PTEN、Bim及雌、孕激素受体并未丢失.

    作者:杨清;王光伟;王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抗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实验对照组、糖基化终产物及糖基化终产物+肝细胞生长因子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凋亡基因Bax、Bcl-2蛋白的表达及酶联反应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内皮细胞凋亡率与糖基化终产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肝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后可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的内皮细胞凋亡率;肝细胞生长因子作用内皮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明显升高,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无明显变化;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抑制caspase-3的激活.

    作者:周一军;王佳贺;张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静磁场对牙周炎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 mRNA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静磁场对牙周炎大鼠牙周膜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BMP-2)mRNA的影响.方法:选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牙周结扎、高糖喂食法制备牙周炎动物模型,5周后,分别在牙周炎对照组和牙周炎磁治疗组大鼠双侧颊部皮下组织区埋入不充磁和充磁的永磁体,于术后的第2,4,7 d时,切取牙周炎患牙及其周围牙周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病变区牙周膜组织中BMP-2 mRNA的变化.结果:牙周膜的成纤维细胞、成牙骨质细胞、成骨细胞及胶原纤维的胞浆及部分胞核中均可见BMP-2 mRNA阳性杂交信号.牙周炎磁治疗2 d组BMP-2 mRNA阳性杂交信号明显,部分切片的牙槽骨表面成骨细胞有强阳性杂交信号表达.结论:静磁场促进牙周炎牙周膜细胞分泌BMP-2 mRNA,临床可参考将其作为牙周炎治疗的辅助手段.

    作者:仇丽鸿;张凌;汤旭娜;钟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TOR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人VSMC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mTOR基因cDNA序列,经pGEM-T载体克隆后双酶切,将cDNA序列反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P-C1,构建mTOR基因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VSMC,采用Westem blot法检验反义表达载体对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RT-PCR获得664 bp产物,T载体克隆后,经DNA测序,确定该片段为mTOR基因cDNA,进而构建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TOR,测序证明序列正确后转染VSMC,证实其能够显著抑制mTOR蛋白产物表达,VSMC的分裂、增殖过程受阻.结论:已经成功构建mTOR基因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胡新华;杨军;张志深;刘程伟;刘戈飞;张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改良Indiana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6例报告

    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加回肠补片改良Indiana膀胱术.该术式可控性好、低压、大容量、抗返流,是膀胱替代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作者:王绍平;刘屹立;王平;李宁;袁中旗;温清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斑蝥素通过MAPK途径对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蛋白印迹法分析斑蝥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p34cdc2、phos-p34cdc2、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结果:斑蝥素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斑蝥素作用于A549细胞后引起G2/M期阻滞;斑蝥素处理后,p34cdc2、phos-p34cdc2表达量没有改变,cyclinB1、survivin蛋白表达量减少,p21蛋白表达量增加.ERK1/ERK2、phos-ERK1/phos-ERK2表达量降低.结论:斑蝥素通过调节cyclinB1、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引起G2/M期阻滞.

    作者:张卫东;赵惠儒;于秉治;王晓华;宗志红;刘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有肾损害临床表现的临床狼疮性肾炎(OLN)组38例患者和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亚临床狼疮性肾炎(SLN)组26例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结果.结果:OLN组患者SLEDAI评分明显高于SLN组患者(P<0.01),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SLN患者(P<0.05),5项尿微量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肾脏病理结果证实全部SLE患者均有肾小球损害,OLN组以Ⅳ型LN为主,SLN组Ⅱ型LN多见.肾小管病变、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在2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SLN的诊断及病理类型,控制LN进展、延缓肾功能恶化.

    作者:王禹;王树杰;王力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合并大左室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结1998年4月至2004年7月共为28例合并大左室的心脏瓣膜病人施行了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实施重症监护72 h.术后治愈出院25例,早期死亡3例.合并症22例,心律失常20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加强大左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护理成功率.

    作者:葛晓丽;葛静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采用磁性固位改善覆盖义齿固位的远期应用效果.方法:对21位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修复体使用情况的满意度以及义齿应用后出现的问题进行0.5~2.5年的随访.结果:磁性附着体可为覆盖义齿提供长期稳定的固位力且有助于基牙健康;21例义齿均正常使用,美观,咀嚼效能好,患者总体满意度高;应用磁力固位的覆盖义齿戴用后并发症较少.结论:磁性附着体能明显改善覆盖义齿的固位及咀嚼效率,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刘琳琳;赵奇;战德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龙胆软胶囊中总裂环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龙胆软胶囊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临床上用来治疗急、慢性肝炎等症.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软胶囊中有效部位总裂环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作者:刘涛;才谦;杨松松;王晓彤;韩立伟;黄学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和α-硫辛酸对汞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α-硫辛酸(LA)对汞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NAC干预组、LA干预组.注射48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肾皮质、肝脏中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汞组肾皮质、肝脏汞含量增高,血清GPT活性升高;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降低.与单纯染汞组比较,NAC干预组血清GPT活性,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GSH-Px活性显著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LA干预组肾皮质汞含量升高,肝脏汞含量、血清GPT活性显著降低;肾皮质、肝脏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GSH-Px活性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结论:NAC和LA预处理对汞所致急性肝肾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贺安宁;徐兆发;王家骏;徐斌;杨敬华;李晶;裴秀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叠氮钠对心肌细胞活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叠氮钠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叠氮钠在不同时间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叠氮钠对心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以及作用时间延长明显增加.1 mmol/L叠氮钠孵育细胞3 h,细胞发生可逆的早期凋亡,大于6 h,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死亡.结论:低剂量叠氮钠可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发生可逆的早期凋亡.

    作者:关付;于波;齐国先;罗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TNF-α、Epo与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类风湿关节炎(RA)伴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TNF-α,并使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RA患者血清的Epo及铁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及RA伴ACD组血清中TNF-α均显著增高(P<0.05).TNF-α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A伴ACD者的Epo水平高于对照组和RA无贫血组.结论:TNF-α可能参与了RA伴ACD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RA伴ACD者体内Epo相对不足;TNF-α介导RA的ACD发病可能与影响铁代谢和Epo的生成等相关.

    作者:段宏梅;肖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手术病理证实且在术前1个月内做CT灌注成像的星形细胞瘤病人27例,低级星形细胞瘤13例,高级星形细胞瘤14例.测量病变区CBF值、CBV值及PS值,对低级星形细胞瘤、高级星形细胞瘤的CT灌注各参数值进行显著性分析,同时做低级与高级星形细胞瘤组的CBV值与肿瘤MVD的相关性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星形细胞瘤的CBF值、CBV值及PS值均较正常脑组织升高,低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1.39±0.19,rCBV 2.28±0.32,rPS 6.58±2.66;高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4.96±2.17,rCBV 4.69±1.98,rPS 19.19±9.19.2者有显著性差异.低级星形细胞瘤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CBV值与肿瘤的MVD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09,P<0.01).结论:CT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T灌注CBV值与MVD相关.CT灌注CBV图是活体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的良好工具.

    作者:高思佳;徐克;刘静红;具海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旋卡尼汀对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抗氧化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对心肌的抗氧化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5只,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3 h.1组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左室支但不结扎;2组MI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3组MI后给予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包括: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组织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扎点以下5 mm处左心室全层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结果:2组和3组均造成明显的心电图动态改变,与2组比较,3组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3组与2组相比,FFA含量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SOD、HSP70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基本保护机制可能是左旋卡尼汀诱导产生了大量的HSP70而发挥作用的.

    作者:夏经钢;王丽娟;胡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配合胆道镜对难取性残石的治疗

    对难取性残石患者,先行体外电磁波碎石,再行胆道镜取石.本文10例均经碎石后取石1-3次取净结石.本方法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桂兰;张小薄;吴硕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国产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注射液临床应用的药物作用特点、安全性以及腺苷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病人随机分为腺苷负荷试验组和运动负荷试验组,各30例.分析腺苷组病人于腺苷注入后的副作用发生情况,并将两种负荷试验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腺苷输注后,73.3%(22/30)病人出现各种副作用,停药后均很快得到缓解.负荷试验后的肺心比值腺苷组小于运动组(P<0.05),且均低于各自的静息值(P<0.05).冠心病检出率腺苷组为65.38%,运动组为72.41%,2组差别不显著.结论::国产腺苷临床应用安全,可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腺苷负荷试验对冠心病诊断具有同运动负荷试验相似的价值.

    作者:于树鹏;徐微娜;刘金兰;李剑明;张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血缺氧新生鼠肺超微结构变化及 TNF-α和I-κBα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超微结构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d)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孕鼠一侧子宫角血管(另一侧宫内胎鼠作为对照),建立围产期缺血缺氧动物模型.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分别采用ELISA、RT-PCR和Western blot杂交法观察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及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宫内急性缺血缺氧20 min时,新生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I-κBα表达明显减弱(P<0.05),并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病变加重.结论:围产期急性缺血缺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I-κBα和TNF-α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肺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蔡栩栩;杜悦;刘春峰;韩晓华;尚云晓;韩玉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气分析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临床意义

    通过分析危重患者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测定结果,认为对危重病人及时监测动脉血气各值,尽早地控制酸碱紊乱的发生,尤其是混和型酸碱紊乱,对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肖莉;宋玉;李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分析及诊断指标的评价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情况及评价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检测183例HSP患儿尿常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彩色多谱勒超声肾脏形态及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尿微量蛋白,综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HSP肾损害情况并评价上述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尿微量蛋白异常率(77.62%)明显高于其它指标(P均<0.01),且其中仅尿微量蛋白异常者42例(37.84%).尿α1-MG和(或)β2-MG异常68例(61.26%);Alb、TRF和(或)IgG异常65例(58.5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8~21d、22 d~4.5a的HSP患儿其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3.04%、53.57%、76.67%.结论:随着HSP病程的延长,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率增加;HSP不仅引起肾小球损伤,也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病变.尿微量蛋白能敏感反映HSP肾损害情况.

    作者:姜红;罗钢;姜红堃;李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