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军;关晓峰;孙长伏;王绪凯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在培养孕14~16 d大鼠胚胎黑质神经元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growth factor,bFGF),不同时间对培养细胞进行观察并计数存活的黑质细胞总数及长神经突起细胞总数.结果:培养1周后bFGF可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结论:bFGF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有营养作用.
作者:牛平;吕永利;王耀山;何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将人工血管经股动脉导入,利用支架弹性扩张将人工血管无缝合固定于裂口两端的正常动脉壁.通过封闭恶化层裂口而使高速、高压的动脉血流与扩张薄弱的动脉瘤壁隔绝而达到预防动脉瘤破裂的目的.我院2000年10月为1例患有主动脉瘤的患者实施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田玉坤;李洪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溶血剂用量在血液自动分析仪中对新生儿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直方图的影响.方法:对CELL DYN1600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不同用量溶血剂,计数新生儿白细胞,观察其总数、分数计数及直方图的改变.结果:随着溶血剂用量增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淋巴细胞绝对值和中间细胞绝对值增高,直方图恢复为正常曲线.结论:新生儿处于生理缺氧状态,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都高(Hb>200g/L).常规溶血剂用量不能将红细胞完全破坏,加大溶血剂用量,可以使白细胞正确分类,总数准确.
作者:李娜;王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吡咯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pyrrole,MCTP)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calf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CPAE)NO、细胞内钙和胶原凝胶收缩的影响,探讨MCTP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机理.方法:采用fura-2测定细胞NO及细胞内钙的含量;采用胶原凝胶收缩实验分析CPAE的功能.结果:MCTP减少ACh所致NO及细胞内钙增加的作用,分别从(6.1±1.3)%减少到(1.5±1.1)%和从(70.2±3.2)nmol·L-1减少到(26.8±5.3)nmol·L-1.MCTP还可抑制ACh所致的胶原凝胶舒张,从(101.3±0.68)%减少到(94.1±0.77)%.结论:MCTP可通过抑制CPAE的NO生成,影响肺动脉平滑肌的舒缩,可能是其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一个因素.
作者:承伟;李智;大池正宏;伊东裕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耳点对Downs分析法正常值的影响.方法:对100名我国东北地区正常合的成年人摄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利用两种不同耳点所确定的眶耳平面作为基准平面,进行Downs法测量,得出两组不同的Downs分析法正常值,探讨其差异,并与美国及北京地区正常值比较.结果:得出两组使用不同耳点的东北地区正常合成年人的Downs分析法正常值,两组比较发现,其中与眶耳平面有关的面角、下颌平面角、合平面角、Y轴角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所得东北地区Downs分析法正常值与美国白种人的正常值比较,除AB平面角外的9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与北京地区正常值相比较接近,但东北地区AB平面角绝对值较大.结论: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建立使用解剖耳点的Downs分析法正常值,为我国正畸临床提供正常值参考;不同耳点的选择对Downs分析法正常值的确定有重要影响;头影测量时,对耳点的选择应有统一标准,解剖耳点所确定的眶耳平面更为稳定.
作者:薛静;秦科;侯志明;张扬;邓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治疗前后机体T细胞分化群状态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以20例良性疾病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膀胱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D3,CD4和CD8细胞亚群及CD4/CD8比例,应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二者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膀胱癌患者术前,CD3,CD4亚型值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值(P<0.05),而CD8值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CD3,CD4及CD4/CD8值增高,但与对照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值术后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化疗后CD3,CD4值降低,CD8值升高,与化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CD3,CD4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CD8较术前升高,CD4/CD8低于术前(P<0.05).淋巴细胞CD3,CD4,CD8表型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未见显著相关性,但1例M+期肺转移患者CD3,CD4明显低于T2,T3期病例.复发癌组CD3,CD4,CD4/CD8低于未复发组(P<0.05),而CD.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存在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化疗有可能增加肿瘤免疫抑制作用,因此手术及化疗联合应用免疫增强剂对防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屹立;佟咸利;齐伟薇;赵宏铮;孔垂泽;王平;王侠;孙志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内冷热循环刺激对不同粘接性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粘接性树脂[如Super-bond C&B(SB)和Panavia21(PV)等]为对象,采用破坏韧性试验的方法,分别对冷热循环试验前后各粘接性树脂的破坏韧性加以测试比较,并观察其粘接面的破坏方式变化.结果:不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SB)在冷热循环试验后,破坏韧性值明显下降,同时龟裂进展面由凝集破坏变为界面破坏;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PV)在冷热循环试验后,破坏韧性值下降不明显,龟裂进展面始终为凝集破坏.由此可见,冷热循环试验对不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结论:口腔内的冷热循环刺激对不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含无机填料的粘接性树脂的影响.通过适当填加无机填料,可以改善粘接性树脂的耐久性能.
作者:艾红军;赵永康;永井正洋;宫入裕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临床病理因素对胰腺癌手术预后影响.方法:对手术切除44例胰腺癌12个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胰周浸润、大血管侵及、肿瘤残留、远隔转移和临床分期与胰腺癌手术预后显著相关(P<0.05或P<0.01);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与预后无关(P>0.05).应用COX模型对上述筛选出的7个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胰腺癌手术预后显著的两个独立因素.结论:上述结果对胰腺癌手术预后判定和合理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佳林;何三光;刘永锋;张德洲;沈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舌鳞癌细胞侵袭基底膜的过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细胞培养装置充满培养液,并被预制的人羊膜基底膜分为上、下两室,将人舌鳞癌细胞置于上室.经48~72 h后,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冷冻断裂技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改变及对基底膜的侵袭行为.结果:生长在基底膜上的癌细胞表面丝状伪足明显增多,癌细胞周围有基底膜的溶解破坏,癌细胞显示活跃的侵袭能力,侵袭进入或穿过基底膜.结论:人舌鳞癌侵袭人羊膜基底膜时,与体内侵袭行为较一致,这是一种较理想的体外观察研究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实验模型.
作者:卢利;王兆元;王玉新;宋今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3种多胺在体外转录中对RNA合成的调节,对3种多胺影响转录的能力进行比较.方法:用Run-off体外转录法,以EcoRI 酶切pGEM质粒线性DNA为模板,由T7RNA聚合酶催化反应.结果:3种多胺对转录的影响,在低浓度时随着多胺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时随着3种多胺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结论:多胺影响体外转录中RNA的合成,存在促进其合成的适浓度.3种多胺对转录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其促进转录的能力大小依次为精胺,精脒,腐胺.
作者:姚阳;吕晓娟;初照成;时亮;于成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以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胃癌组织标本MRP及p5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RP阳性率为45%(18/40).MRP阳性病例中p53阳性率为44.4%(8/18).MRP阴性病例中p53阳性率为40.8%.MRP的表达与胃癌大体类型、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隔转移等因素无关.与p53的表达之间关系无显著意义.结论:MRP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特点无关.p53对MRP的表达无调控作用.
作者:金锋;樊华;任常山;徐惠绵;王舒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以人胎盘组织中的mRNA为模板,扩增人βNGFcDNA,并测定核苷酸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异硫氢酸胍法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人βNGFcDNA;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出RNA,以其中的mRNA为模板,扩增出人βNGFc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大小与目的片段相同,进一步测定序列证实为目的片段.结论:运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人βNGFcDNA,扩增时在5′端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加以修饰,此片段经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为目的片段,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元琴;隋承光;陈红;任常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过程中伴随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是否与合并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ermentans)感染有关以及IL-10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HIV-1复制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M.fermentans PG18株,用ELISA法检测其对正常人PBMC及HIV-1感染人PBMC产生IL-10的诱导活性;同时,以HIV-1p24抗原为指标,用ELISA半定量法检测人重组IL-10(rHuIL-10)在体外对人PBMC中HIV-1复制的作用.结果:M.fermentans能显著诱导正常人PBMC及HIV-1感染人PBMC产生IL-10,与正常人PBMC相比,M.fermentans对HIV-1感染人PBMC产生IL-10的诱导活性更强;用rHuIL-10处理的人PBMC在感染后第6天对HIV-1的复制产生了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rHuIL-10剂量增加而加强,感染前2 d较感染后1 d加入rHuIL-10产生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M.fermentans与HIV感染过程中IL-10水平升高有关;IL-10可抑制人PBMC中HIV-1的复制;M.fermentans可能通过产生IL-10参与并维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e,AIDS)较长的潜伏期.
作者:王琪;尚红;王亚男;姜拥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肺组织分布反对血气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后,选择24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取其肺脏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PDGF配体及受体分布情况.同时采大鼠腹主动脉血用瑞士ALV OMI-N15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强的细胞为增厚的肺间质细胞和肺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PDGF配体及受体不仅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有表达,而且在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均有表达.PDGF阳性细胞数与血氧分压,pH值呈负相关,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PD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刺激风湿肺内各种细胞的增殖变化,且影响血气结果.
作者:杨宇;陈立;李舒帆;刘倩;康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nm23-H1基因的表达与多发肝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30例多发性肝癌选自日本山梨医科大学第一外科的手术病例.组织切片按常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结果:13例为阳性染色,17例为阴性染色.两染色组之间,肿瘤大小、包膜形成及浸润、侵及浆膜、肝内血管和胆管以及分化程度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的是阴性组的肝癌占据肝两叶者常见(70.6%),肝内转移癌居多(76.5%),3年生存率较低(18.7%).结论:nm23-H1的表达可预测多发肝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马文锋;翟秀岩;长堀薰;松本由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5种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多巴胺能(DA)神经元营养作用差别.方法:在培养孕14~16d大鼠胚胎黑质神经元中加入5种神经营养因子(NTF).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培养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促进中脑DA神经元发育,提高神经元及长突起神经元存活率.BDNF在整个培养期都有较强营养作用,PDGF在早期、bFGF在中期有轻度作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白细胞介素-6(IL-6)则无作用.结论:体外DA神经元培养过程中,BDNF有较强的神经营养作用,PDGF和bFGF次之,NGF和IL-6无作用.
作者:牛平;王耀山;吕永利;何祥;曲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行输卵管成形术的时机及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及追踪随访的方法研究输卵管保留手术的术式分析以及术后3个月输卵管复通情况,随访2年的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保留手术由于不同的术式,术后输卵管复通率及妊娠率各不一样,以输卵管妊娠纵行切开术后的复通率及再妊娠率高(75%,47.44%),以输卵管子宫植入术效果差.结论:一般认为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输卵管内膜的纤毛,分泌细胞及输卵管肌层的机能已经不健全,因而对输卵管成形术的看法不同,但是如将妊娠部位的输卵管局部彻底切除后,剩下正常输卵管和伞部能残存4cm以上,手术后妊娠率则在40%以上,再次发生宫外孕的机率在20%以下.
作者:马晓欣;王丹波;王军;王永来;王德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32例儿童血铅和骨铅的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精称骨样加1ml纯HNO3,2 ml30%的H2O2,于1120℃消化2 h,与血样一起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检测.结果:儿童血铅和骨铅水平分别为(10.59±2.74)μg/dl和(3.73±O.98)μg/g.结论:儿童体内铅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城市污染区儿童与农村污染区儿童铅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儿童铅水平有随年龄递增而上升的趋势.
作者:靳翠红;吕相征;郑丽舒;奚奇;胡连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病变区PDGF A,B链表达在化学性肝纤维化不同病理阶段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Wistar大白鼠通过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花生油混合液复制化学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采用生物活性方法测定血浆PDGF,通过肝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变区PDGF A,B链分布变化.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病变的加重,血浆PDGF逐渐升高.与对照组及相邻病变阶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肝脏免疫组化表明PDGF A,B链表达早期集中在汇管区间质细胞,散在分布于肝窦状隙,晚期广泛分布于纤维间隔内.结论:PDGF在化学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林红;李异玲;傅宝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基因参与调控,包括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灭活,并且有人认为后者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有较多的报道,但多为单一抑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的研究;有关同一肿瘤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抑癌基因的研究并不多见.作者研究同一口腔鳞癌中3种抑癌基因的失活情况,探讨口腔鳞癌中占主导地位的抑癌基因及各种抑癌基因之间的关系.
作者:秦兴军;关晓峰;孙长伏;王绪凯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