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刁海霞

关键词:臭氧联合腔原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摘要:目的:讨论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护理措施.临床治疗105例,男47例,女58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50.1岁.结果:术前护理主要包括术前观察与合理的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包括术后指导和功能锻炼,出院嘱咐等.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使患者腰椎间盘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子宫全切术后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0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1月和3月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遵医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然后统计随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首次随访部分患者存在食欲减退、便秘、阴道血性分泌物、会阴瘙痒、体力恢复及性生活疑虑等症状,经督促来院诊治,继续健康教育,出院3月后再次随访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P<0.05),患者的满意度由电话回访前的87%上升至98.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回访易于了解患者回访需求,提供相应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及电话回访满意度,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侯春玲;汪顺;刘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并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阿立哌唑(47例)和利培酮(49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显效率为72.3%,利培酮组患者显效率为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4,8周两组患者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体重增加,静坐不能,肌强直,震颤,月经紊乱及泌乳等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在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及泌乳等方面,可作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傅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难免会出现由各类原因所导致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存在不仅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容易造成误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对误差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介绍,并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控制提出了建议.

    作者:魏东林;朱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仰卧位牵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报告

    目的:观察仰卧位牵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仰卧位牵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为主的治疗组90例,以只用牵引、推拿为主的对照组90例,比较2组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仰卧位牵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作者:王树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对止血带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探讨止血带集中管理的优势.方法:通过统一回收和集中处理方法,提高效益和改善卫生质量.结果:经过专人回收,由供应室集中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和包装后统一下发,明显节约了清洗剂和消毒剂的用量,减少了开支,降低了成本.结论:医院止血带集中管理,提高了卫生质量,方便了临床科室,节约了使用成本.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行冷极射频消融术( RFA)治疗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其中18例先行TACE术,术后2-3周在CT引导下行RFA术;12例患者仅行TACE术.30例患者平均每例行TACE术1.86次.肿瘤病灶1---4个,其中直径≤3cm的肿瘤6例,3--5cm的肿瘤14例,5-10cm的肿瘤10例,共行RFA术28次.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行增强CT扫描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CR4例,PR16例,SD7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66.7%.术后3个月AFP值与术前比较,70%患者降低.结论:对于原定性肝癌失去外科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行冷极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计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与防治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系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它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本病可侵犯多个器官,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开化县的牛羊养殖业比较发达,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布病在我县主要以“牛→人、羊→人”的方式传播,从疫区传人的染病动物是防控的源头,密切接触牛羊的人群是布病的防控重点.因此做好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郑勇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三联联合益生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分析

    对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治疗的观察.17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89例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对照组89例单用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得出治疗组较对照组HP根除率高,患者耐受性好,治疗不良反应轻.所以笔者认为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可以提高HP的根除率,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文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壳寡糖螯合钒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壳寡糖螯合钒对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和脾指数的影响.方法:选用发育相近的健康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将糖尿病小鼠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壳寡糖组和壳寡糖螯合钒组,每组各10只.实验时间为4周.用血糖试纸测定小鼠血糖值同时对小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进行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壳寡糖螯合钒可以降低小鼠血糖(P<0.05),同时,使糖尿病小鼠的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和脾脏指数均得到改善(P<0.05).同时壳寡耱螯合钒的降糖效果优于壳寡糖.结论:以上结果提示壳寡糖螯合钒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作者:韦丹;曲婉秋;唐晓琳;丁琳琳;王秀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80例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和静脉血,测定血常规,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两组人员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测WBC、RBC、HCT、HGB、MCHC及PLT,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人员MCH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WBC、RBC、HCT、HGB、PL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静脉血更能真实、可靠的反映血常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赖淑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CT改变与肺功能分级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合并间质性纤维化的CT改变与肺功能分级的对比情况.方法:按照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再对患者应用CT进行检查,观察各组患者的影像学改变.结果:患者的肺功能较正常数值明显改变.在肺功能的各个分级中,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内异常线影发生率较高.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来说,FVC、FEV1%FVC、FEV1、MW等肺功能指标的异常及早期出现格的各种影像学上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对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范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采取社区康复训练后的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我社区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112例患者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指导对照组患者自行锻炼:实验组患者进行社区康复训练.实施康复训练9个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患者的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经自行锻炼后有14例患者能够自理或依赖程度较轻,康复比例为25%,42例患者仍无法恢复日常生活与运动的功能;康复护理组有48例患者能够自理或依赖程度较轻,康复比例为85.7%,8例患者无法恢复日常生活与运动的功能.两组患者的康复比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取社区康复训练能较好的恢复其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或依赖程度较轻的程度.

    作者:张顺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致低血压中的影响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以减少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共56例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低血压恢复正常继续透析,6例低血压终止血透,下机后血压恢复,无一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温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 FG IDs)是一类具有消化道症状,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不能用生化结构异常解释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按目前分类方法包括28种疾病,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为常见.不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小同,如FD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和上腹胀满、早饱、恶心等;IBS患者常有腹部不适,或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且伴有大便次数与性状异常;FC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有未尽感等.

    作者:卢若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胃、十二指肠、胰管、胆道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重病症,病死率高,需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90%[1].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未经内镜检查165例(简称临床组)和急诊内镜检查118例(简称内镜组)的出血病因作一对照分析.

    作者:陈亚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微创手术治疗60例严重退行性膝关节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12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行关节镜下微创术,对照组予以关节冲洗以及配合止痛药口服治疗,观察近期临床疗效,WOMAC评分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60例患者显效率为61.2%,有效率为96.6%,WOMAC评分法评价60例患者优:29例,良:23例,可:5例,差:3例.生存质量研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直接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傅维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并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阿立哌唑(47例)和利培酮(49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显效率为72.3%,利培酮组患者显效率为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两组患者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体重增加,静坐不能,肌强直,震颤,月经紊乱及泌乳等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在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及泌乳等方面,可作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药物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傅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析大黄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针对大黄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药理研究,并对大黄的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

    作者:邢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用化痰清热平肝潜阳法治疗“三高血症”的经验

    本文开题明义,用化痰清热、平肝潜阳法,可治疗“三高血症”,其所对证型为痰热中阻、肝阳上亢型眩晕.病机特点为平素情志不畅,嗜酒肥甘,胆胃不和,痰热内生,血脉郁滞,肝阳化风,风挟痰火上蒙清空,流窜四肢所致.立论依据是痰为百病之母,化痰亦可降血粘、降血脂、通血脉;清热可断肝阳化风之路,又可避其燥痰发生;平肝潜阳可直折风火之势,风火降血脉静,血压自平.文后举一案例证治的全过程,旨在佐证开题立论的可靠性.

    作者:任顺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检查、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是我国的主要致盲病种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系因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排出所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青光眼与一些如近视、眼压、家族史、年龄、种族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继发性青光眼多由于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所引起,因破坏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青光眼,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是比较常见的.严重的青光眼会引起失明,且无可挽回,因此,如何在疾病的早期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防治青光眼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晓京;杨树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