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云;车爱琴
在一些人的意识中“预防”一词是西方医学的专利.即使在一些医界同仁中,也很难把“预防”与中国古代医学联系起来.事实上直至明代中叶我国传统医学在预防领域一直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其成就以今日的科学水平来衡量仍不失先进之处.1.先进的预防思想预防思想的建立是源于对传染病的认识.《内经》即明确认识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疫”者,疾病之至如役使然,言其流行传染之势.“病状相似”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记载.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好的矫正视力低于0.8,而眼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视觉状态.弱视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年龄、弱视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1弱视的治疗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弱视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视力的提高,立体视觉的建立才是终目的.3治疗的时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为:出生-12岁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出生-3岁在此期间,儿童视觉的形成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而导致弱视的发生,同时,此期间内弱视经恰当的治疗和训练,视力可恢复,一旦超过这一阶段,弱视的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
作者:王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007-01~2009-01住院的112例急性脑梗死(发病在48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2次/d,连续14d,舒血宁20ml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续14d.结果:治疗前后各组NDS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4d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可靠的,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早期应用.
作者:赵君;徐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愿终止妊娠的23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经期、孕产次、子宫位置、剖宫产史、孕囊直径大小、以及药流效果.结果:完全流产2033例,不完全流产234,流产失败49例,药物流产不全和失败率为12.2%.相关因素包括:药物流产不全和失败率为12.2%,经过研究发现,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35岁,经期≥5天,孕产次≥3次,有剖宫产史,孕囊直径超过2cm.结论:临床中应用药物流产对,要严格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症,对上述流产不全和失败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后方可使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邵正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人民群众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务工作者超负荷工作,产生职业厌倦,责任心麻木,医闹医托等不良群体的滋生导致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对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长如何防范和应对处理医疗纠纷,是对一名护士长综合素质的考验.
作者:黄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帮助输液中心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控制的有效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治疗、保健措施.方法:对护士健康教育技巧深入探讨.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针对病人、病种,通过合理的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琼;高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记录两组症状、体征变化,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对照组为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陈楚权;印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得核心内容之一.医师具备熟练规范的临床技能是本职业的基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运用到临床,但仍无法取代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技能操作等临床技能在疾病诊断中得地位.由于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学生及年轻医师临床技能的培训不能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业务水平,因此重视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是临床教学改革的必然.
作者:孙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胃脘痛简称胃病,是指上腹邵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多由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胃腕痛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而运用手法推拿治疗胃脘痛.方法简单、直接,效果明显,可起立竿见影之效果,患者较容易接受.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责任重大,灭菌过程中使用灭菌记录表,加强对各项参数的工艺监测,使消毒灭菌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规律化.
作者:虞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8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出院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并给予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满意度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3.08%,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5.38%,治疗有效率为93.2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分别为97.12%和90.38%,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毛卫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点、临床表现及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达标患者占43.6%,好转占47.2%,6.9%无好转迹象,5例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引起心脏衰竭、脑出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占2.3%.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结合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有效控静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作者:谭超;雷海英;张玉萍;姚宏强;陈晓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 CysC)水平的检测,探讨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的对象分为2组: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70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UAER20~200μg/min,30例)和非DN组(UAER<20μg/min,40例);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ysC.结果:早期DN组CysC水平高于非DN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DN组CysC水平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金海英;黄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兰州市11年间四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自费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现状,揭示其规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住院总费用的现状.结果:西北地区肿瘤病人在自费住院期间的住院费用增长迅速.结论:癌症患者住院的经济负担提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报销比例等,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荣强;白亚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总结28例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认为重点是抢救休克、合并伤的观察、骨盆制动、心理护理.急救治疗护理24h后,1例合并全身多脏器损伤抢救3.5h死亡,另1例伴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于入院后6.5h死于剖腹探查术中,其余均抢救成功.
作者:徐仙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对老年口腔修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总结老年口腔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口腔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0例中50例(62 5%)为活动义齿修复;30例(37.5%)为固定义齿修复.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咬合重建及防治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修复的关键.
作者:阎卫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要点,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09年1月~2011年9月的临床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主要的护理工作,分析心血管内科的主要护理内容和护理要点.结果:心血管内科中主要的护理内容为: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其中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相对薄弱.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在保证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更好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
作者:冯海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四免一救助”项目与新农合在我县实施以来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尤其对我县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了很大的经济保障,解决了农村孕产妇无钱住院的实际困难,有力推动了我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作者:张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医学高等院校培养一要创新人才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常见病,特别是近年来患病率高,全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有18.8%,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200万,死于高血压和心血管患者占总死人数的41%.所以高血压患者希望获得更多的保健知识,配合医院治疗恢复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