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君;陈敏;陈立新;叶菁华;李雅
目的 调查长沙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HTLV)感染情况,为湖南省血液中心开展HTLV抗体检测及采取相关措施确保血液质量与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10月对湖南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人群进行常规检测的同时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筛查HTLVⅠ/Ⅱ,初筛阳性标本血浆送国家临检中心确认.采用Sigmaplot画图软件分析处理2010-2016年湖南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中户籍为湖南省与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及其他省组成分布.结果 无偿献血者共16767份标本,初筛阳性标本24份,经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确证,1份阳性,1份抗体不确定,其他为阴性.初筛阳性率为14.31/万,确认阳性率为5.96/10万,确认阳性者来自福建,不确定者为湖南本地人.献血人群户籍分布可见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献血人数比湖南献血人数增幅较大.结论 湖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人群属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发区,但来自HTLV高流行的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献血人群比例日渐壮大,为确保血液安全和受血者的健康,建议在湖南省血液中心开展HTLV抗体检测及采取相关措施确保血液质量与安全.
作者:张钢;蒋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绝经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绝经激素补充治疗(HRT)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HRT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的绝经症状变化(Kuppernann)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1)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E2比干预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血清FSH和LH的表达水平则明显较干预前下降(均P<0.05),且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之间比较,观察组E2升高、FSH及LH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2)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大,较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在3、6个月时子宫内膜厚度之间比较,观察组厚度(3.7±0.4 cm,5.1±0.8 cm)明显大于对照组(2.9±0.5 cm,4.3±0.5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Kuppernann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3、6个月Kuppernann评分分别为(11.6±3.7)、(7.6±2.8),较对照组(16.3±4.5,10.5±2.5)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清性激素表达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恢复,促进患者内分泌的稳定,并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素君;陈敏;陈立新;叶菁华;李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四种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6年从通州区某哨点医院采集符合要求的粪便标本,并记录患儿信息.对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检测,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818份粪便样本,病毒总阳性率为37.4%,男女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vs.36.2%,χ2=0.360,P=0.584).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9%、13.8%、6.7%、4.5%.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4.3%,其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率高占48.6%,三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0.1%.不同月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49,P<0.001),11~<16月龄阳性率(50.0%)高.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33,P<0.001),11月至次年4月是病毒性腹泻检出高峰月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在不同月龄儿童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13.180,P=0.022;χ2=14.031,P=0.01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445,P=0.505;χ2=0.013,P=0.909).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在不同性别、不同月龄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790,P=0.374;χ2=4.919,P=0.426;χ2=0.091,P=0.762;χ2=6.761,P=0.239).对诺如病毒进行分型分析,GⅡ型79份,占96.3%,GⅠ型3份,占3.7%.结论 2014-2016年通州区5岁以下患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存在不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阳性率高峰月份在11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龄的阳性率有差异.
作者:杨艳娜;李洪军;李秋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邵阳市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匿名调查获得病例组和对照组人口学、行为学等相关资料,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99份,病例组91份和对照组108份.病例组平均年龄67.8岁,职业以农民和农民工为主占70.3%,小学及初中文化占80.2%,男女比例为4.7:1.在一般人口学方面,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为学方面,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商业性性行为、非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多性伴、肝炎、结核以及性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终进入方程的危险因素包括:单身(OR=9.23)、商业性性行为(OR=8.07)、性病(OR=7.03)、性伴数量≥3个(OR=6.33).结论 单身、多性伴、发生不安全的商业性行为和感染性病是邵阳市老年人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障老年人健康.
作者:李朝晖;李京新;胡邵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上海市静安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培训实施效果,为探索建立适合城市特点的可复制、可持续的预防接种健康宣教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2015-2016年静安区预防接种儿童家长562名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接种儿童年龄分层,以社区为单位,平行对照设计,干预组使用经过专家论证的统一的培训课件和规范的科普材料,以邀请的形式集中开展干预组家长课堂活动,干预频次为1次,时间为1 h,形式为讲课和提问互动,内容覆盖疫苗接种相关问题.对照组采用传统接种人员口头宣教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课堂评估问卷知信行得分评估家长课堂实施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562名儿童家长,平均年龄(30.66±4.23)岁,其中女性占72.95%.0~<4月龄的接种儿童占33.81%.不同分组的家长年龄及儿童年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家长年龄作为调整变量进行干预前后不同分组的儿童家长认知得分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信念得分和行为得分存在干预和分组的交互作用(P<0.05).进一步根据儿童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可得,存在交互作用的指标主要是0~<4月龄及≥1岁儿童家长的总体得分及信念得分;7~<12月龄儿童家长的知识得分;4~<7月龄及≥1岁儿童家长的行为得分(P<0.05).结论 预防接种家长课堂有一定干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同时对不同儿童年龄的儿童家长其疫苗接种认知改善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后续的课程开发上,应根据不同儿童年龄的实际需求,分别设置不同深度的课程内容,同时还应该分多次讲解,加强课堂干预效果.
作者:胡宏;沈冰;高洁;卑伟慧;徐翠伟;龚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D-D)、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变化及其与患者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绍兴市中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入院PSI评分分为低危组(PSI评分≤90分,n=46),中危组(90分130分,n=22);根据患者入院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112),死亡组(n=8).另选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血清PCT、D-D、IL-6及NT-proBNP检测,分析其水平变化及其与P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PCT、D-D、IL-6、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PCT、D-D、IL-6、NT-proBNP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中危组患者高于低危组(P<0.05).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8例,存活112例,死亡组患者血清PCT、D-D、IL-6、NT-proBNP水平及入院PSI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PCT、D-D、IL-6及NT-proBNP水平与患者PSI评分呈正相关(r=0.428、0.473、0.402、0.522,均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PCT、D-D、IL-6及NT-proBNP水平异常升高,并与PSI评分呈正相关,其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病情和预后情况.
作者:娄坚江;马国海;徐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150例进行社会支持量表(SSRS)测定,根据评分结果 将其分为高社会支持组(总分>45分)与低社会支持组(总分<35分),测定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治疗依从性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结果1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SSRS总分处于常模35~45分之间者23例,占15.33%;>45分的高社会支持者35例,占23.33%;<35分低社会支持者92例,占61.33%.高社会支持组SAS评分(29.00±5.81)、SDS评分(54.36±6.31)、回避(16.10±2.58)及屈从(10.90±3.06)评分均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组的SAS评分(39.30±7.54)、SDS评分(61.27±6.73)、回避(20.02±2.91)及屈从(14.10±2.68)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93、5.257、6.989、5.778,均P<0.05).面对评分、SF-36各项因子评分(躯体疼痛除外)均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82、6.666、2.423、2.391、2.039、2.959、4.184、4.741,均P<0.05);高社会支持组治疗总依从率94.29%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组的76.09%(χ2=5.479,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程度密切相关,加强社会支持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积极应对态度及治疗依从性,促其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叶玲燕;李俊;吴明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要的病理类型.甲状腺癌虽只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且预后较好.由于其发病人群不断年轻化和发病率的不断增长,因而受到社会和医疗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致使甲状腺癌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某些因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其在不同地区、种族、性别、职业等的增长速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另外,碘摄入量异常、BRAF基因突变、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促进作用.有关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韩婧;康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加强中小学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专家咨询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选取疾控专家、学校领导和校医共40人为调查对象,使用德尔菲法(Delphi)初步确定各级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中小学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指标体系.结果 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组成.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基础保障能力、应急队伍建设、应急体系建设、事件应对能力,权重系数分别为0.4968、0.2860、0.1190和0.0983.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级指标CR=0.0958,各项二级指标CR值均小于0.1.结论 本研究通过定量方法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可信度和实用性,可为中小学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学云;周志峰;赵梦蓝;刘小敏;钟剑明;许玉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登革病毒感染引起miR-146a高表达所依赖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RNAi技术沉默登革病毒感染后激活的信号通路的上游蛋白,或采用信号分子抑制剂阻断登革病毒感染后激活的信号通路的下游因子,然后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146a的表达变化.结果 DENV2感染引起的miR-146a的表达沉默IPS-1后减少了60%,而TLR3的沉默对miR-146a的表达无影响;采用特异性的抑制剂抑制NF-κB、IKK、p38和JNK后均可下调miR-146a的表达,而ERK的抑制对miR-146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登革病毒感染诱导miR-146a的表达依赖于上游RIG-I/MDA5-IPS-1以及下游的p38、IKK/JNK和NF-κB,而不依赖于上游的TLR3和下游的ERK.miR-146a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登革病毒感染的一个新靶标,终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登革出血热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作者:吴思宇;梁湘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和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对抽取的沈阳市苏家屯的一个村中居住5年及以上、未患老年痴呆的65岁以上老人开展面访调查,收集其抑郁症状、认知功能状态、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个人生活方式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沈阳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与老年人抑郁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自立(不好vs.好:OR=3.84,95%CI:1.64~9.03),慢性病罹患(有vs.无:OR=3.81,95%CI:1.80~8.07),娱乐活动参与(否vs.是:OR=3.72,95%CI:2.06~6.74),婚姻状况(离异/未婚/分居/丧偶vs.已婚/同居:OR=3.13,95%CI:1.67~5.88),担心跌倒(是vs.否:OR=2.79,95%CI:1.37~5.67),子女孝顺(否vs.是:OR=2.34,95%CI:1.19~4.62),睡眠质量(不好vs.好:OR=2.27,95%CI:1.27~4.08),经常看电视(否vs.是:OR=2.15,95%CI:1.14~4.03).结论 2013年沈阳市农村无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抑郁症状水平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人口学特征亦对其有一定影响.
作者:吴义姣;张天娇;郝无迪;苏琳;孙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腹泻患者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分布与分子分型特征,为ETEC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采用MLST法,用eBURST V 3软件和MEGA 5.0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及进化树分析.结果 从1599例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ETEC 58株,分离率为3.6%(58/1599).58株ETEC分离株MLST分型结果为共分成19个型别,部分试验菌株形成2个ST克隆群,分别为STC-6007、STC-3103,分别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多数菌株的遗传关系较远,可能与菌株来源多样有关.结论 ETEC感染2013-2015年在丰台区腹泻疾患中占较高比例,ST-6010与ST-69是主要的ST型别.
作者:余红;董晓根;尉秀霞;秦萌;王兆娥;陈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网吧环境和槟榔对口腔颊黏膜细胞DNA的损伤.方法 通过系统抽样抽取长沙市岳麓区5家网吧,在网吧内及网吧所在社区通过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无吸烟、饮酒等习惯的18~40岁健康男性,分别作为对照组(n=50)、网吧上网组(n=41)、咀嚼槟榔组(n=47)、网吧上网且咀嚼槟榔组(n=58).收集受试者口腔颊黏膜细胞标本,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及颊细胞微核试验(buccal micronucleus cytome,BMCyt)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 网吧上网组和咀嚼槟榔组较对照组SCGE尾部DNA百分含量(%Tail DNA)及BMCyt微核频率(‰MN)显著增高(P<0.05).网吧上网且咀嚼槟榔组较网吧上网组和咀嚼槟榔组%Tail DNA及‰MN均显著增高(P<0.05).DNA损伤程度与网吧上网累积时间和槟榔咀嚼量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网吧环境和槟榔可分别导致口腔颊黏膜细胞DNA损伤,两者同时暴露会进一步增加DNA损伤程度.
作者:刘圆圆;杨丽艳;王竹;徐克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上海三林地区儿科腹泻病病原谱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治儿童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东方医院南院儿科门诊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共收集粪便标本617例,454例标本病原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3.58%(454/617).共检出细菌8种、病毒5种.其中细菌阳性检出率32.58%(201/617),大肠埃希菌占48.76%、沙门菌占29.35%、空肠弯曲菌占10.95%、气单胞菌占5.97%、小肠结肠耶尔菌占3.48%、邻单孢菌占0.5%、副溶血弧菌占0.5%、志贺菌占0.5%.病毒检出率41.0%(253/617),其中诺如病毒占48.62%、轮状病毒占17.79%、腺病毒占16.21%、星状病毒占12.25%、札如病毒占5.14%.病毒检出率高于细菌检出率(χ2=9.432,P=0.018).病原阳性总检出率在各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春季及秋冬季,当季检出率分别为52.52%、49.02%、56.82%,夏季病毒性腹泻检出率仅1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43,P<0.001).细菌性腹泻在夏季呈高发,检出率59.59%,其他季节22.30%、28.7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58,P<0.001).大肠杆菌检出高峰为夏季(29.53%),而在冬(5.30%)春(5.76%)季节检出率明显下降;肠沙门菌检出高峰为夏季(16.06%),而冬季检出率明显下降(2.27%);空肠弯曲菌检出高峰为春季(9.35%);气单胞菌检出高峰为夏季(5.7%);诺如病毒检出高峰为秋季(35.95%),而在夏季检出率明显下降(6.22%);轮状病毒检出高峰为冬季(23.48%),而在春(2.16%)夏(3.11%)秋(3.27%)季检出率下降;星状病毒检出高峰为春季(11.51%),在夏(1.04%)秋(1.96%)季检出率明显下降.各年龄组病毒、细菌检出率各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月~1岁、>1~2岁年龄组腹泻病原检出率高,分别为83.0%、76.5%,0~6月腹泻病原检出率低,仅为34.0%,其中0~1岁以病毒感染为主,病毒、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年龄组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细菌和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2016年上海市浦东三林地区腹泻病病原谱广泛,病原季节分布较为明显,应该根据在不同季节病原流行情况开展针对防治措施.
作者:龚春华;刘芳;陈敏;孙建萍;丁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居民营养计划和预防控制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应用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江西省城乡中老年居民进行糖尿病与健康状况的评估.根据空腹血糖监测及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DM,分析性别、年龄、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情况、运动、吸烟、糖尿病家族史与DM的关系.结果 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14%,居民城市的患病率为13.45%,乡镇的患病率为8.83%,城市患病率高于乡镇(χ2=4.26,P<0.05);食盐(OR=3.05)、肉摄入(OR=2.91)、脂肪(OR=4.89)、家族史(OR=5.89)、吸烟(OR=2.14)、饮酒(OR=3.67)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维生素E(OR=0.23)、维生素B族(OR=0.46)、钙(OR=0.14)、运动(OR=0.41)是DM的保护性因素;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居民膳食来源构成中脂肪性食物来源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江西省城乡中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和脂肪摄入过量、年龄等是DM的患病因素.因此应建立营养状况评估及干预体系,为制定改善策略,防治DM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颜兴伟;杨玉金;付俊杰;李琦;赵玉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40岁以上居民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ACA)发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抽取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1050名40岁以上体检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和饮酒、体力活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信息,并收集其体格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计算ACA的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ACA的影响因素.结果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46.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有无吸烟、不同的饮酒频率和饮酒量、不同频率的体力活动、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血脂异常的受访者之间ACA的发生率不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0~岁(OR=1.875,95%CI:1.320~2.663)、70~岁(OR=1.674,95%CI:1.176~2.384),男性(OR=1.487,95%CI:1.030~2.146),吸烟(OR=1.568,95%CI:1.097~2.242),高血压(OR=1.426,95%CI:1.011~2.010),糖尿病(OR=1.650,95%CI:1.155~2.357),血脂异常(OR=1.451,95%CI:1.002~2.101)均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院40岁以上体检人群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较高.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武玲;王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预防策略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而进入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0名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组先后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受试者按照《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中对脑卒中一级预防相关规范对其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观察组按照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健康预防策略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入组2年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率、患者生存质量评分(QOL-BREF)改善情况,2年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组2年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BMI指数、血脂异常、吸烟、饮酒、CHA2 DS2-VASc评分、饮食营养不合理、体育活动缺乏)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QOL-BREF评分(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均较入组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入组2年后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2年内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5例(25.00%),并发症21例(35.00%),观察组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例(8.33%),并发症12例(20.00%),观察组受试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6,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健康预防策略可有效控制高危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具有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规范预防策略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娜;刘远洪;梁金花;张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根据Piper修正量表(RPFS)评分将患者分为无疲乏组(RPFS 0分,n=9)、轻度疲乏组(RPFS 1~3分,n=6)、中度疲乏组(RPFS 4~6分,n=28)、重度疲乏组(RPFS 7~10分,n=17).采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各组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癌因性疲乏与SF-36评分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术后化疗无疲乏组、轻度疲乏组、中度疲乏组、重度疲乏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s=-0.421,P=0.000;Rs=-0.418,P=0.000;Rs=-0.452,P=0.000;Rs=-0.389,P=0.012).单因素分析显示:RPF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患病前吸烟、TNM分期、抑郁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患病前饮酒、化疗疗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TNM分期(Ⅲ~Ⅳ期)、有抑郁及中重度不良反应是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患者健康状况与癌因性疲乏存在显著相关性.文化程度、TNM分期、抑郁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为影响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
作者:谭兴平;刘娜娜;付愚;蒋义成;潘放;魏武杰;韩燕;文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2002-2015年浦东新区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特征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15年浦东新区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不同年龄组间变化百分比(PC)等指标对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浦东新区2002-2015年期间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跌落粗死亡率为54.9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70/10万,是浦东新区老年人首位意外伤害死因,占45.74%.14年间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APC=-3.87,Z=-6.41,P<0.001),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PC=18.57%,Z=13.45,P<0.001);老年女性意外跌落死亡率高于男性(Z=-10.94,P<0.001),男女意外跌落死亡率均呈下降的趋势(APC男性=-2.26%,Z男性=-4.07,P=0.002;APC女性=-4.70%,Z女性=-5.68,P<0.001);郊区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率高于城区(Z=2.32,P=0.022),城郊老年人口意外跌落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城区=-3.14%,Z城区=-4.72,P<0.001;APC郊区=-6.14%,Z郊区=-5.94,P<0.001).结论 2002-2015年浦东新区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呈现逐年降低趋势,郊区老年人意外跌落死亡值得关注,应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亦晨;李小攀;陈涵一;杨琛;郝莉鹏;孙乔;闫蓓;曲晓滨;张格;朱海明;孙良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子宫内膜癌(EC)的相关性,以确定PCOS是否会增加EC的患病风险.方法 遵循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Medline、万方、CNKI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研究文献,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STATA 12.0软件计算纳入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检索出442篇文献,终纳入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4篇病例对照研究,3篇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PCOS与EC并无显著相关性(OR=1.82,95%CI=0.84~3.93,I2=64.6%,P=0.037).结论 目前证据提示PCOS与EC发病风险相关性并不显著,但由于两者关系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建议进行设计更为合理的临床研究.
作者:仲子星;倪梦梅;陈锦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