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分析

杨春梅

关键词:护患沟通, 护患纠纷,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护患沟通.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0月到2016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纳入改良组与传统组(n=35).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改良组则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传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更加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欧德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急救后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对失血性休克急救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创伤性失血性病员纳入研究,按双盲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n=21例)和实验组(n=21例),全部研究对象均快速建立深静脉导管通道并予以严密生命监护,对照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TR)处理,实验组则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LFR)治疗,观察记录2组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气碱剩余值(BE)及MAP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并比较2组病死率及ARDS、AKI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通过LFR处理后,HcT、PT、BE及MAP等临床指标表现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死率(14.7%)、ARDS发生率(8.8%)均较对照组(26.5%、26.4%)显著降低(P<0.05),AKI的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抢救失血性休克,相较于充分性液体复苏,在维持并改善主要脏器组织血流灌注、供氧及凝血功能,进而阻止炎症介质释放方面更有优势,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郭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创伤性脑外积液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26例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以及诊疗过程进行记录,从而得出临床资料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创伤性脑外积液的治愈情况较好,占九成以上,患者在术后的三到四周内积液基本消失,并且脑组织复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结论:对于患有创伤性脑外积液的患者,首先应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停止脱水剂的使用,加强血管的扩张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脑部微循环.手术对于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术过后脑外积液患者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马敏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CGIA和ELISA诊断肝吸虫病的差异

    目的:分析CGIA和ELISA诊断肝吸虫病的差异.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吸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情变化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CGIA和ELISA进行诊断,诊断结束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检测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的检测阳性数27例,检测率为90%,乙组的检测阳性人数为26例,检测率为86.7%,两组的检测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GIA和ELISA在诊断肝吸虫病中无明显的差异,两种方式准确性比较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在超声系统诊断胎儿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胎儿心脏病采用超声系统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90例高危胎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高危胎儿采用超声系统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实施诊断,回顾分析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以及与诊断标准确诊结果.结果:90例高危胎儿采用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诊断后有48例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53.3%,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确诊,诊断结果符合病理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采用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能够较为准确的检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夫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在老年后循环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在老年后循环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后循环脑供血不足患者88例,分为X组(n=44)和Y组(n=44).Y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X组患者在Y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尼莫地平治疗.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阻力指数、血管面积、血流量以及血流峰值).结果:相对于Y组患者的治疗效果,X组患者的较高,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相对于Y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阻力指数、血管面积、血流量以及血流峰值),X组患者的较优,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后循环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任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优势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扩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3D-VIBE)序列相结合在肝门型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党进军;唐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201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将86例急腹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3例患者.观察组的43例患者使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对照组的43例患者行传统腹部超声检查.通过对比两组急腹症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和检查、确诊时间,比较两种腹部超声检查方法的特点.结果: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73.09%,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患者超声波检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时间,但临床确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整治急腹症患者,虽然在检查过程中耗时稍长,但能有效提高患者病理诊断符合率,整体减少了临床诊断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财;陈文静;马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实施尼龙丝结扎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实施固体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牙周变化、牙齿松动度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痤疮的中医治疗

    痤疮俗称青春痘,为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性结节等.

    作者:王万方;曾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市散装食品卫生状况检测及其原因分析

    超市酱腌菜,熟菜食品等当地生产的散装食品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想要了解散装食品具体卫生状况,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保障,就应该对这些食品卫生状况进行检测,然后依据检测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从本文终检测结果可知,超市里面散装食品产生的微生物污染十分严重,潜藏很大安全隐患,必须提高食品安全控制、监管、监测力度.

    作者:张汉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呋喃唑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学辨证分型性中药治疗,进行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成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和舒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刺电针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随着全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李银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肩关节镜下老年性肩袖损伤修复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关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以往接收过治疗肩袖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患者数量12例,包括前期的准备、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前宣传、心里指导、看护、安全饮食、监测、运动指导等一些常规护理.并在手术后的1、3、5、7、9周,6个月、12个月进行指导性功能锻炼,并每年进行访问,并跟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按照活动范围、疼痛评分进行做出计算.结果:通过对接收过治疗肩袖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后相对比较平稳,结果1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肩袖患者疼痛效果有着明显降低,而ASES评分升高,肩部活动范围增大(P<0.01)结论通过对接收过治疗肩袖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后相对比较平稳,并改变患者的肩袖损伤状况,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史青林;汪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节镜治疗不同年龄段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住院患者共195例205膝,分为≤16岁儿童组和≥25岁成人组,均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镜下观察不同年龄段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手术疗效良好.术中观察儿童组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以水平裂为主,成人组损伤类型多种多样,鲜有无损伤者;术后3个月随访,儿童组患者术后疗效好于成年组患者,Lysholm评分分别为90.99±4.23、82.41±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关节镜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有效手段;盘状半月板患者如有症状应早期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作者: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鉴别及漏误诊分析

    目的:对超声在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漏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60例疑似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经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3%.结论:急性阑尾炎超声鉴别的诊断可作为参考依据,其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密切结合临床拓宽超声检查思路是降低漏误诊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罗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产儿护理研究

    目的:对早产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6月期间新生儿监护室8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后1个月母亲焦虑评分及家属掌握护理知识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院1个月后门诊再诊率及再住院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及家属身心健康方面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的家庭护理非常有利,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琴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在不孕症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不孕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约有30%-50%是由于排卵障碍所导致的,因此检测女性输卵管是否通畅,已经成为不孕症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经阴道超声是近年来我院妇科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其由于能够对女性盆腔内的组织结构进行良好的显示,使其受到广泛妇产科医生的欢迎.本次研究将对经阴道超声在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监测时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不孕症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陆鸣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在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2组,均给与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低分子肝与口服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肺心病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宿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常规与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行经皮置钉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则采用皮置钉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例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微创脊柱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骆靖陵;张宗山;谭绍林;郭向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