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比较

敖飞

关键词:复杂性肾结石, 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检查均确诊为复杂性肾结石,且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实施治疗时,可以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少,结石残留率比较低,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八正散联合负压吸引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八正散加味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男科门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八正散加味口服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而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八正散加味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表(IIEF-5)评价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IIEF-5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正散加味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姬生超;李世大;孙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姑息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姑息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1.1~2016.12.1期间的60例临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姑息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6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姑息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可考虑合理推广.

    作者:何欣;林玉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无死亡,对照组有1例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1例患者伴有偏瘫.观察组患者有1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得以出院.1年随访结果表明,对照组有3例患者脑血管意外再次复发,研究组有1例患者脑血管意外再次复发,再次复发率分别为5%和1.7%,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并有利于避免患者疾病的再次发生.

    作者:龚福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及预防性治疗评价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全球十分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患者体内而导致患者发病.结核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还给了患者心理上的压力.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患者人数在我国逐年增多,因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便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的结核病患者多达100万例,而目前已经确认发病的肺结核病患者就已经超过750万例.但由于我国结核病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我国近几年的结核病发病率也在不断降低.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为疗程九个月的异烟肼治疗.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患病人数极为巨大,并且我国患者的耐药性问题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在我国大力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是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作者:秦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在输卵管堵塞治疗中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66例输卵管堵塞患者,以2014.8~2015.8为样本选取时段,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予以常规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组患者的通畅率明显较高、总畅通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妊娠率明显较高,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输卵管堵塞治疗中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疗效确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薛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临床常见问题及其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过程中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其治疗的方法.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6年10月间收集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的病例和临床资料,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过程中临床常见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治疗方法.结果:在100例老年患者中,有26例患者出现了颌面重度磨损,有12例患者出现了牙齿松动的情况,出现了牙周病有10例,牙齿缺失的有35 例,出现龋齿的有15 例,出现牙髓病的有10 例,有 18例患者患有3种或三种以上的口腔问题.有65 例老年患者进行了义齿修复,17% 进行了全口腔义齿修复,进行了下半口义齿修复和上半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分别占 8%和22%.有23% 的患者进行了固定义齿修复.结论: 老年患者易出现口腔相关的疾病,通过活动义齿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进行治疗.

    作者:梁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CGIA和ELISA诊断肝吸虫病的差异

    目的:分析CGIA和ELISA诊断肝吸虫病的差异.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吸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情变化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CGIA和ELISA进行诊断,诊断结束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检测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的检测阳性数27例,检测率为90%,乙组的检测阳性人数为26例,检测率为86.7%,两组的检测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GIA和ELISA在诊断肝吸虫病中无明显的差异,两种方式准确性比较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

    目的:探讨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洲斤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采用西稚图心内科调查表(SAQ)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复查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65D%,观察组的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查时SAQ的各个项目评分较均出院时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院时心纹痛发作情况和心纹痛稳定情况在复查时评分稍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项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能进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

    作者:温华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接受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接受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较常规的针刺治疗而言,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因此临床使用相对安全,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邱兆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分析患者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比例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行为和自护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是现代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护理的延续和巩固,对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规范患者健康行为和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意外拔管原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9例意外拔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29例意外拔管者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29例意外拔管患者中鼻胃管占86.2%,导尿管占6.89%.中心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置管(PICC)占6.89%,其中意识模糊、中夜班拔管,及在N1N2级护士单独值班时发生较多.结论:加强重要管道和高峰时段的管理,规范管道护理,着重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加强护患沟通能力, 均能及时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全部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观察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检查效果.结果: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1.18%,83.05%,,81.35%,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较低.结论: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有效.

    作者:贾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对某医院收治的3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单一组(n=15)和联合组(n=15),给予单一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治疗,给予联合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单一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莉芳;李雯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检查均确诊为复杂性肾结石,且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实施治疗时,可以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少,结石残留率比较低,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敖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平扫及注射莫迪司造影剂后MR扫描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信号特征.结果:72例患者共84个病灶,其中82例个位于肝实质内,直径为(2.95±0.45)cm,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平扫时T2WI呈高信号75个,等信号9个;T1WI呈高信号3个,等信号10个,低信号71个;动脉期增强扫描时,信号不均匀25个,均匀59个;门脉期与静脉期增强扫描时,呈高信号75个,等信号9个;肝胆期增强扫描时晕环状56个,均匀25个,不均匀3个.结论:莫迪司在MR扫描肝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反映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病理特点.

    作者:彭盛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患者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持续静脉输注6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4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7组(A1-A7),分别以0.2-0.8/(kg·min)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30min.观察各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10min、20min和30min的循环呼吸参数,判定给药前、给药后30min的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给药期间发生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min后各组VAS镇痛评分降低(P<0.05);与A2和A3组相比,A5和A6组 VAS镇痛评分下降幅度(ΔVAS评分)较大(P<0105).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min后各组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P<0.05);A2~A6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幅度(Δ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镇痛期间有3组发生呼吸抑制(RR<8次/min)和低氧血症(SPO2<90%),共4例.另外,A2组有1例发生室性早搏,A5组有1例出现呕吐.结论:舒芬太尼0.5μg/(kg·min)用于SICU患者的术后镇痛时,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低,亦无呼吸抑制发生,是较适宜的剂量.

    作者:付朝江;王永顺;肖茗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为临床产科重要术式,在处理部分异难妊娠方面价值显著.但与阴道分娩不同,其对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创伤较大,有较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风险,产妇身心均背负着沉重负担,故对临床护理有更高要求,在术后加强心理、伤口、体位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对剖宫产的产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以提高剖宫产术后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4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 2月期间本院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积极采取综合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实行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采取贝那普利,实验组采取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不良反应以及总有效率等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DBP、SBP、PP、不良反应、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潘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措施与处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举措及处理效果.方法:选自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72例,皆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按照ASA分级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Ⅰ组24例行硬膜外麻醉,Ⅱ组24例行硬膜外麻醉+全麻,Ⅲ组24例行全麻,比较三组麻醉处理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血压改变情况方面的差异比较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组患者麻醉优良率83.3%、Ⅱ组麻醉优良率91.7%与Ⅲ组麻醉优良率87.5%之间的数据差异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如何选择麻醉处理举措,应实际依据患者身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尽量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麻醉的有效性,促进其顺利实施手术.

    作者:张明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