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曲唑联合促卵泡素及GnRH-a治疗PCOS84例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唐慧珍;孟琳

关键词:来曲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排卵
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促卵泡素(u-FS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84例输卵管通畅的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LE)组(48例)、克罗米芬(CC)组(36例),按照治疗程序,分别以来曲唑(LE)+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和克罗米芬(CC)+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治疗,监测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成熟卵个数、E2水平、LH水平,分别统计排卵率、妊娠率、多胎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发生率. 结果 第10、13 d及GnRH-a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LE组和CC组分别为(6.64±0.15)、(8.22±0.19)、(9.68±0.13)mm和(5.12±0.13)、(6.42±0.13)、(7.56±0.11)mm;LE组血清E2为(707.20±10.13) mmol/L,低于CC组的(1 027.80±41.22) mmol/L; LE组优势卵泡数平均为(2.22±0.13),低于CC组的(3.06±0.11).LE组的OHSS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CC组的8.3%(3/36).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PCOS患者,LE联合u-FSH及GnRH-a可降低血清中的E2水平,减少OHSS和多胎的发生,提高妊娠率,是PCOS促排卵较理想药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53株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内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 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3年6月从临床标本分离的453株流感嗜血杆菌,采用K-B纸片法做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依照CLSI2012版标准判断结果. 结果 共分离流感嗜血杆菌453株,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384株,84.8%),以痰标本多(361株,79.7%),成人分离株有129株,占28.5%,儿童分离株有324株,占71.5%.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65.8%;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2.5%、13.2%;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美洛培南、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儿童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和产酶率(36.4%、34.9%)均高于成人分离株(22.5%、20.9%);β内酰胺酶总检出率30.9%;有1.5%菌株氨苄西林耐药β内酰胺酶检测阴性. 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标本、儿童为主;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保持高度敏感性;β内酰胺酶是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

    作者:曾国强;唐曼娟;易红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致病因素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四川荣县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食管癌45例,胃癌60例,肠癌25例.采用1∶3配对选取对照人群400人,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各因素的OR值及95%CI值. 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食用腌制食品、饮酒、家族肿瘤史、平时常忧虑和饮食不规律,其中食用腌制食品是主要的危险因素(OR=1.785,95%CI:1.287~2.576). 结论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致病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叶斌;熊正宁;吴大勇;胡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公共场所卫生指数综合评价法推荐模式和修改模式的对比及探讨

    目的 对比应用指数综合评价法推荐模式和修改模式在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索一种科学、实用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方法 采用公共场所卫生指数综合评价“修改模式”,对WS/T199-2001《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中太原市五家普通旅店、招待所客房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并与采用指数综合评价法推荐模式对同一数据开展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修改模式”评价结果显示:5家旅店A、B、C、D、E的卫生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92、0.95、1.87、2.34、2.40;而推荐模式评价结果显示:5家旅店卫生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59、0.70、1.08、1.18、1.41.对于旅店C、D、E卫生质量,“修改模式”评价结果分别为较差、很差、很差,而推荐模式评价结果均为较差;其余2家两种模式评价结果一致. 结论 “修改模式”计算所得综合指数比推荐模式的综合指数具有更强的分辨效能、警示作用,同时更符合客观实际和卫生学要求.

    作者:李霞英;李玉;黄莉莉;李炳烈;郭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难治性丙肝产生中和抗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难治性丙肝产生中和抗体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303例丙肝患者,分析其年龄、病程是否合并肝硬化、确定丙肝病毒类型、检测HLAA2、B7和DR2基因型,并结合患者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判定其与患者体内中和抗体产生的关系. 结果 患者年龄超过50岁、病程超过3年、合并肝硬化、1型丙肝病毒感染及存在易感基因与中和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规律治疗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与中和抗体的产生呈负相关,其中年龄超过50岁、1型丙肝病毒感染、存在易感基因和合并肝硬化是干扰素治疗后出现中和抗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1型丙肝病毒感染,且存在易感基因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时,要注意中和抗体的产生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赵雅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来曲唑联合促卵泡素及GnRH-a治疗PCOS84例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促卵泡素(u-FS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84例输卵管通畅的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LE)组(48例)、克罗米芬(CC)组(36例),按照治疗程序,分别以来曲唑(LE)+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和克罗米芬(CC)+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治疗,监测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成熟卵个数、E2水平、LH水平,分别统计排卵率、妊娠率、多胎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发生率. 结果 第10、13 d及GnRH-a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LE组和CC组分别为(6.64±0.15)、(8.22±0.19)、(9.68±0.13)mm和(5.12±0.13)、(6.42±0.13)、(7.56±0.11)mm;LE组血清E2为(707.20±10.13) mmol/L,低于CC组的(1 027.80±41.22) mmol/L; LE组优势卵泡数平均为(2.22±0.13),低于CC组的(3.06±0.11).LE组的OHSS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CC组的8.3%(3/36).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PCOS患者,LE联合u-FSH及GnRH-a可降低血清中的E2水平,减少OHSS和多胎的发生,提高妊娠率,是PCOS促排卵较理想药物.

    作者:唐慧珍;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晚期血吸虫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地区晚期血吸虫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选择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张堰镇地区2006年11月-2012年12月纳入健康管理的137例晚期血吸虫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晚期血吸虫患者合并的常见并发症为高血压(53.12%);该地区晚期血吸虫病常见的临床分型是巨脾型(70.80%);行脾切除术相比不切除脾脏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多2年;血吸虫患者发病初期采用血防846治疗能使患者具有较长的生存时间(55年);肝脏质地和腹水量的大小,是加速晚期血吸虫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用血防846治疗血吸虫病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晚期血吸虫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对于肝脏硬度和腹水量较大者,需严格进行治疗.

    作者:姜迎华;吴慧芳;王吉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肌酶检测评价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并心肌损害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心肌酶动态变化水平及其对心肌损害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合并心肌损伤患儿6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身体检查的健康同龄婴幼儿6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CK、AST、CK-MB、LDH、HBDH)变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K、AST、CK-MB、LDH、HBD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入院24 h内CK、AST、CK-MB、LDH、HBDH水平达到巅峰,随着患儿病情的好转,其水平显著下降,与人院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5d其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电图异常例数2例(3.33%),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例数60例(92.31%),两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肌酶谱可作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预测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通球;张晓桂;刘勇;孟慧娴;彭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年滨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2011年滨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滨州市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将手足口病病例按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分成两组,对两组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及病原学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11年共报告重症病例315例,较2010年(82例)上升284.15%,占手足口病病例总数(10 030例)的3.14%.重症病例发病高峰为4-7月,主要发生地区为滨城区、无棣县和阳信县,其中3岁以下男性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实验室检测结果主要以EV71型为主.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相关因素比较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病原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1年滨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数显著增多,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发生与年龄、性别和病原学特征有关.

    作者:马长利;颜伟;吴杰;张丽芳;高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对策,有效保护和利用血液资源. 方法 对2010-2013年柳州地区献血者ALT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无偿献血208 671人次,ALT不合格血液7 149人次,占3.43%,其中2010年不合格比例为7.37%,2011年不合格比例为2.72%,2012年不合格比例为2.06%,2013年不合格比例为1.18%,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781.70,P<0.05);不同年龄组ALT不合格情况,以25~ 35岁不合格率高为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90,P<0.05);男女性别ALT不合格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不合格比率为4.98%,女性不合格比率为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 113.00,P<0.05). 结论 随着单位献血招募以及检测策略等工作的持续改进,因ALT不合格而报废血液逐年减少;应重视献血前招募的无偿献血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加强ALT检测特别是献血前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可有效降低无偿献血ALT不合格率.

    作者:黄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陕北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调节策略.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主观幸福感量表(PGC)对陕北地区514名老人进行调查. 结果 ①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2.58±5.19)分;②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范围13~52分,平均(34.25±7.24)分;③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按强度大小依次为社会支持、患慢性病状况、家庭关系状况和月收入. 结论 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策略加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庞宝华;白莉莉;周小燕;樊霞;贺智英;田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圳市区域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现状及岗位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区域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现状及其对岗位培训的需求,分析影响公共卫生应急岗位培训的因素,对培训模式及效果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区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及随机抽取区属医疗机构及社康中心从事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技术人员,共对47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47名人员中参加工作年限平均为12年;中高级以上职称36名,占76.6%;本科以上学历43名,占91.5%;有45人(占95.7%)从事过公共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参加培训的前三位原因:岗位工作需要、个人兴趣、晋升需要;影响参加培训的前三位原因:工作离不开、不知道培训信息和内容不合适;培训方法选择,分别为小讲课(78.7%)、情景教学(72.3%)、示教(63.8%)及小组讨论(57.4%);在培训形式上函授、学历/学位教育、进修和培训项目是受欢迎的形式;培训内容的需求,超过7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以疾病监测理论与方法,现场调查和处理能力,专业技术方案等事项为主. 结论 基层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应从专业人员学历、职称等特点出发,通盘考虑影响因素,加强培训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培训形式和内容.

    作者:李学云;邓凯杰;钟剑明;郭聪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9-2011年湖南省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相关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湖南省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相关特征,寻找减少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的可控因素,为制定计划外生育人群系统保健工作策略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湖南省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湖南省2009-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共572例.依据计划生育情况,将其中有记录569例孕产妇死亡个案分为计划生育内、外组,分析指标包括:孕产妇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孕期保健相关因素、分娩相关特征、死亡相关特征. 结果 计划外生育组与计划内生育组组间比较:计划外生育组孕产妇死亡中高龄(35岁及以上)和低龄(小于20岁)构成比显著增高(x2=78.828,P=0.000);妊娠次数(x2=60.319,P=0.000)和分娩次数明显增多(x2=56.887,P=0.000);产检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孕期从未做过产前检查者明显增加(x2 =43.793,P=0.000);分娩地点级别低,尤其是在家中及其他非法接生机构分娩者增多(x2 =29.351,P=0.000);计划外组剖宫产终止妊娠者明显减少(x2=16.624,P=0.000);死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原因者明显增多(x2 =23.096,P=0.000);可避免死亡构成比明显增多(x2=13.735,P=0.001).二组间死亡孕产妇的城乡分布、家庭年人均收入、死亡地点分布等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划外生育死亡孕产妇特点是妊娠和分娩次数多、高龄或低龄妊娠、孕产期服务较差,产检次数少、分娩地点级别较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死因及可避免死亡构成比高.

    作者:张江霖;吴颖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红细胞百分比与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的比值对小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红细胞百分比(% Micro)与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Hypo)的比值(%Micro/% Hypo)对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IDA)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22例已经确诊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细胞分析.利用ROC曲线对% Micro/% Hypo进行评价,选取不同的cut-off值计算比较%Micro/% Hypo的相关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β-地贫患者与IDA之间以及β-地贫血、IDA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Micro,%Hypo及%Micro/% Hyp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IDA和β-地贫佳的cut-off值分别为0.96和1.56,此时它们分别有大AUC0.750和0.772,但它们的大准确度72.0%和73.6%偏低.进一步分析得到在鉴别IDA和p-地贫时当%Micro/% Hypo为1.14时有大的AUC(0.935)和准确度93.6%.在这两种贫血中,若患者标本M/H≥1.14,就可以诊断为β-地贫. 结论 %Micro/%Hypo对小细胞性贫血中的IDA和β-地贫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和辅助筛查价值,但诊断价值不高.

    作者:陈先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石家庄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石家庄市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自行设计社区居民急救知识调查问卷,并对石家庄市9个社区的6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居民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是否接受相关培训中的问卷得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居民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较低,在满分为70分的问卷中,平均得分为32分,低的为14分,高的为63分,合格率为14.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相关培训的居民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急救知识掌握较低可能与居民年龄和是否接受相关培训因素有关(P<0.05);调查发现78.8%的社区居民有较强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需求. 结论 亟待提高石家庄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的普及、增强居民急救意识,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技能.

    作者:张建英;马瑞风;孔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来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分离株eae基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来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携带的eae基因型别. 方法 PCR扩增eae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在NCBI中进行BLASTn搜索比对,确定其基因型别,并用大似然法构建eae基因进化树,分析eae基因各型别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130株EPEC菌株中,100株获得了1.8 kb序列,共分为18种eae基因型别,其中以β1型为主,占37%(含37株菌).人源和动物源EPEC菌株存在相同的eae型别. 结论 我国EPEC分离株的eae型别呈多样性.

    作者:孙晖;赵爱兰;白向宁;熊衍文;许彦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海市长宁区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分析与监管对策探讨

    目的 通过对二次供水投诉举报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对策.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5 2012年上海市长宁区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的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卷宗. 结果 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多见于老公房,反映“红虫”问题多,卫生防护不严、供水管网的老化锈蚀及其存在死水区是主要原因.2010年后,二次供水投诉举报下降明显. 结论 在加强二次供水卫生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次供水整体改造和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并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拓展卫生监管手段和加强部门协作等手段,不断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状况.

    作者:黄丽红;吴贝;程德广;王丽芳;吴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价金属转运体1参与脉络丛上皮细胞铅吸收的机制

    目的 研究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参与脉络丛上皮细胞系Z310细胞铅转运的机制.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Z310细胞铅吸收的时间效应.免疫荧光法观察DMT1在Z310细胞内的表达.采用siRNA干涉DMT1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DMT1的表达水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DMT1 siRNA干涉对细胞铅吸收影响.结果 醋酸铅暴露后,Z310细胞铅吸收量呈时间-依赖性增高;DMT1在Z310细胞中有较丰富的表达,主要在胞质中呈较均匀的分布.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干涉后,Z310细胞DMT1 mRNA表达水平下降了74.8%.DMT1 siRNA干涉后细胞铅吸收量减少了52.3% (P<0.01). 结论 在脉络丛上皮细胞吸收铅的过程中,DMT1起到重要的转运作用.

    作者:于海波;张洁琼;宋晗;骆文静;陈景元;郑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某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率分析

    目的 了解某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情况,为社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以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活化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抽取了4 353份健康档案,其中男女病例为1.04∶1,21~50岁年龄段占68.18%,所抽查的居民健康档案中1年、2年、5年活化率分别为30.27%(1 318/4 353)、64.78%(2 820/4 353)和95.52%(4 158/4 353).不同户籍档案,其1年(x2=54.10,P<0.01)、2年(x2=15.80,P<0.01)活化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5年(x2=0.01,P=0.98)活化情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档案1年(Z=3.80,P<0.01)、2年(Z=2.56,P=0.01)活化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5年活化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P=0.57).1年内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活化的卫生服务主要有:临床诊疗、预防接种、个人周期性体检、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其分别占活化档案总数的85.13%、17.43%、9.61%、12.11%、4.17%. 结论 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率较低,需要扩展社区卫生服务范围,进行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张更新;王利玲;顾斯炜;刘瑞红;叶小宁;陈小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其对戒烟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肺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对戒烟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择128例无呼吸道症状吸烟患者,对其进行肺功能检测,而后予以戒烟干预措施,干预后再次观察肺功能改变情况以及评价其生活质量,随访观察其戒烟及复吸情况.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各烟龄患者的PEF、MEF75、MEF50、MEF25、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随访3个月比较,随访6个月时患者戒烟的有效率升高明显,复吸率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存在肺功能异常现象,戒烟干预可缓解其肺功能下降趋势,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樊淑慧;张文静;王昕;康秀娟;秦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起宋内志贺菌暴发疫情调查

    2013年9月26日上午13时10分,涟源市茅塘镇卫生院公卫办向涟源市疾控中心报告,该辖区马溪中学几十例学生出现发热、腹泻、头晕等症状,发病学生现大部分已在镇卫生院诊治.涟源市疾控中心立即出动应急机动队,经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判定为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生活饮用水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作者:周述南;刘新亮;刘仁文;李春辉;曾军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