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张洁琼;宋晗;骆文静;陈景元;郑刚
目的 了解初生住院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抗-HBs水平及其关系. 方法 对157名单胎新生儿出生后1h内进行血清抗-HBs定量检测,同时对入选患儿母亲在住院分娩时行血清抗-HBs定量检测. 结果 1.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46.50% (73/157),母体阳性率为48.41% (76/157).2.对于母体血清抗-HBs阳性的76对母婴,出生胎龄28~31+6周的11例新生儿,其血清抗-HBs水平均较母体低;出生胎龄32~36+6周36例新生儿,16例(44.44%)血清抗-HBs水平高于母体;出生胎龄37~40+6周29例新生儿,16例(55.17%)血清抗-HBs水平高于母体,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2,P<0.05).3.母体血清抗-HBs阳性而初生新生儿阴性者6例,其母体血清抗-HBs浓度集中于10~49 mIU/ml,其中4例出生胎龄集中于28~31+6周.4.对于母体血清抗-HBs阳性76对母婴,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浓度与母体抗-HBs浓度成正相关(r=0.946,P<0.01). 结论 初生新生儿可以从母体获得抗-HBs,其血清浓度与其母血清抗-HBs浓度成正相关,并受出生胎龄影响;母体血清抗-HBs浓度10~49 mIU/ml、出生胎龄小于32周的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可表现为阴性.
作者:郭山春;徐传伟;于欣欣;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情况,为社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以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活化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抽取了4 353份健康档案,其中男女病例为1.04∶1,21~50岁年龄段占68.18%,所抽查的居民健康档案中1年、2年、5年活化率分别为30.27%(1 318/4 353)、64.78%(2 820/4 353)和95.52%(4 158/4 353).不同户籍档案,其1年(x2=54.10,P<0.01)、2年(x2=15.80,P<0.01)活化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5年(x2=0.01,P=0.98)活化情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档案1年(Z=3.80,P<0.01)、2年(Z=2.56,P=0.01)活化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5年活化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P=0.57).1年内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活化的卫生服务主要有:临床诊疗、预防接种、个人周期性体检、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其分别占活化档案总数的85.13%、17.43%、9.61%、12.11%、4.17%. 结论 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率较低,需要扩展社区卫生服务范围,进行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张更新;王利玲;顾斯炜;刘瑞红;叶小宁;陈小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识别、评价和分析某醋酸正丙酯、三脂酸甘油酯生产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为防治职业病,为本项目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为行政部门审批相关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水平,对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结果 职业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规定接触限值.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酸、磷酸、乙酸、氢氧化钠、锰及其化合物、电焊烟尘、工频电场、噪声.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结论 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作者:余新天;边寰锋;丁燕;俞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西秀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西秀区2012年12月组织的专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5个项目工作合格率为78.64%,现场(或电话)核实合格率(85.65%)明显高于档案质量合格率(72.21%);合格率高的单位高达91.87%,低的单位低至36.63%;公办单位(79.90%)合格率高,其次是私立单位(75.32%),厂矿医院(61.72%)低;老年人管理(86.54%)合格率高,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70.95%)低;乡镇(79.88%)合格率高,其次为城区(77.07%),城乡结合部(71.73%)低;有专职人员的单位(80.44%)合格率明显高于无专职人员的单位(72.90%);开展培训、督导的单位(79.36%)合格率明显高于未开展培训、督导的单位(72.18%);乡医、村医随访管理之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提高西秀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合格率,要提供经费,加大培训、督导力度;要落实专职人员;要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工作;要加大项目工作宣传力度;要创造条件让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私立单位、厂矿医院转为公办单位.
作者:蒋有琴;庞芬;李庆平;鲍优丽;张俊梅;罗玉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2011年滨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滨州市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将手足口病病例按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分成两组,对两组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及病原学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11年共报告重症病例315例,较2010年(82例)上升284.15%,占手足口病病例总数(10 030例)的3.14%.重症病例发病高峰为4-7月,主要发生地区为滨城区、无棣县和阳信县,其中3岁以下男性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实验室检测结果主要以EV71型为主.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相关因素比较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病原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1年滨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数显著增多,轻症病例和重症病例发生与年龄、性别和病原学特征有关.
作者:马长利;颜伟;吴杰;张丽芳;高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调节策略.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主观幸福感量表(PGC)对陕北地区514名老人进行调查. 结果 ①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2.58±5.19)分;②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范围13~52分,平均(34.25±7.24)分;③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按强度大小依次为社会支持、患慢性病状况、家庭关系状况和月收入. 结论 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策略加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庞宝华;白莉莉;周小燕;樊霞;贺智英;田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区域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现状及其对岗位培训的需求,分析影响公共卫生应急岗位培训的因素,对培训模式及效果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区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及随机抽取区属医疗机构及社康中心从事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技术人员,共对47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47名人员中参加工作年限平均为12年;中高级以上职称36名,占76.6%;本科以上学历43名,占91.5%;有45人(占95.7%)从事过公共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参加培训的前三位原因:岗位工作需要、个人兴趣、晋升需要;影响参加培训的前三位原因:工作离不开、不知道培训信息和内容不合适;培训方法选择,分别为小讲课(78.7%)、情景教学(72.3%)、示教(63.8%)及小组讨论(57.4%);在培训形式上函授、学历/学位教育、进修和培训项目是受欢迎的形式;培训内容的需求,超过7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以疾病监测理论与方法,现场调查和处理能力,专业技术方案等事项为主. 结论 基层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应从专业人员学历、职称等特点出发,通盘考虑影响因素,加强培训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培训形式和内容.
作者:李学云;邓凯杰;钟剑明;郭聪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二次供水投诉举报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对策.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5 2012年上海市长宁区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的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卷宗. 结果 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多见于老公房,反映“红虫”问题多,卫生防护不严、供水管网的老化锈蚀及其存在死水区是主要原因.2010年后,二次供水投诉举报下降明显. 结论 在加强二次供水卫生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次供水整体改造和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并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拓展卫生监管手段和加强部门协作等手段,不断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状况.
作者:黄丽红;吴贝;程德广;王丽芳;吴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平湖市城乡12岁儿童恒牙患龋相关因素及患龋状况,为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按照WHO口腔调查基本方法中的龋病诊断标准,在全市城乡抽取1 030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龋病及相关因素调查. 结果 1 030名儿童患龋率为56.02%,龋均为1.30.男女患龋率分别为47.67%和64.5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1,P<0.05).龋病充填率为7.47%,残冠残根率为7.77%.爱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分别为59.05%和59.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嗜好的患龋率为45.63%,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平湖市12岁儿童患龋率高,充填率低,喜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明显提高.
作者:吴玲英;曾小林;沈彬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学生奶计划”是世界各国提高儿童营养健康水平,增强国民素质的普遍做法.奶类营养物质含量十分丰富,营养素的种类齐全,而且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改善学龄儿童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理想食品.长期饮用学生奶可以促进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改善儿童贫血状况.本文拟对学生奶的国内外现状、学生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我国学生奶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建议.
作者:刘志光;黄志;胡余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湖南省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相关特征,寻找减少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的可控因素,为制定计划外生育人群系统保健工作策略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湖南省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湖南省2009-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共572例.依据计划生育情况,将其中有记录569例孕产妇死亡个案分为计划生育内、外组,分析指标包括:孕产妇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孕期保健相关因素、分娩相关特征、死亡相关特征. 结果 计划外生育组与计划内生育组组间比较:计划外生育组孕产妇死亡中高龄(35岁及以上)和低龄(小于20岁)构成比显著增高(x2=78.828,P=0.000);妊娠次数(x2=60.319,P=0.000)和分娩次数明显增多(x2=56.887,P=0.000);产检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孕期从未做过产前检查者明显增加(x2 =43.793,P=0.000);分娩地点级别低,尤其是在家中及其他非法接生机构分娩者增多(x2 =29.351,P=0.000);计划外组剖宫产终止妊娠者明显减少(x2=16.624,P=0.000);死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原因者明显增多(x2 =23.096,P=0.000);可避免死亡构成比明显增多(x2=13.735,P=0.001).二组间死亡孕产妇的城乡分布、家庭年人均收入、死亡地点分布等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划外生育死亡孕产妇特点是妊娠和分娩次数多、高龄或低龄妊娠、孕产期服务较差,产检次数少、分娩地点级别较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死因及可避免死亡构成比高.
作者:张江霖;吴颖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病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高,空腹血糖、HDL-C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高于女性组(2.9%对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BMI、SBP、DBP、FPG、TC、TG、LDL-C、HDL-C及吸烟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男性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为女性组的1.58倍(95%CI:1.05~2.38,P<0.05). 结论 男性是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闫秀纵;周艳茹;孙月秋;杨春伟;刘星;刘秀荣;曹正新;吴寿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四川荣县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食管癌45例,胃癌60例,肠癌25例.采用1∶3配对选取对照人群400人,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各因素的OR值及95%CI值. 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食用腌制食品、饮酒、家族肿瘤史、平时常忧虑和饮食不规律,其中食用腌制食品是主要的危险因素(OR=1.785,95%CI:1.287~2.576). 结论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致病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叶斌;熊正宁;吴大勇;胡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停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募集对象205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在取出IUD时采取子宫内膜组织制片检测,对照组常规取出IUD,不采取子宫内膜样本.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及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持续天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症停用人群子宫内膜细胞未见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良性增生性改变和不典型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 结论 取出IUD时子宫内膜取样可以了解受术者内膜细胞状态,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情况,帮助诊治子宫内膜疾病,不增加受术者手术疼痛、术中及术后出血,不影响手术时间,能有效地监测和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为IUD避孕人群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作者:梁莉萍;刘文霞;邹龙梅;吴舒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了解该建设项目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建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方法、检查表法和职业病危害检测,全面客观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作出评价. 结果 该项目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锰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粉尘(电焊烟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其中化学毒物和粉尘的合格率为100%,噪声合格率为42.59%,其他物理因素合格率为100%. 结论 本项目属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噪声防护措施.
作者:梁嘉斌;廖阳;郭晓婧;王致;刘移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三七杜仲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作用. 方法 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三七杜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167、0.333、1.000 g/kg·bw),碳酸钙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12周后,测定动物体重、股骨干重、骨密度和骨钙含量. 结果 高剂量组股骨中心骨密度、股骨远心端骨密度、骨钙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 结论 三七杜仲颗粒具有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功能.
作者:阳春华;胡余明;李梓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应用指数综合评价法推荐模式和修改模式在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索一种科学、实用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方法 采用公共场所卫生指数综合评价“修改模式”,对WS/T199-2001《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中太原市五家普通旅店、招待所客房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并与采用指数综合评价法推荐模式对同一数据开展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修改模式”评价结果显示:5家旅店A、B、C、D、E的卫生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92、0.95、1.87、2.34、2.40;而推荐模式评价结果显示:5家旅店卫生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59、0.70、1.08、1.18、1.41.对于旅店C、D、E卫生质量,“修改模式”评价结果分别为较差、很差、很差,而推荐模式评价结果均为较差;其余2家两种模式评价结果一致. 结论 “修改模式”计算所得综合指数比推荐模式的综合指数具有更强的分辨效能、警示作用,同时更符合客观实际和卫生学要求.
作者:李霞英;李玉;黄莉莉;李炳烈;郭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来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携带的eae基因型别. 方法 PCR扩增eae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在NCBI中进行BLASTn搜索比对,确定其基因型别,并用大似然法构建eae基因进化树,分析eae基因各型别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130株EPEC菌株中,100株获得了1.8 kb序列,共分为18种eae基因型别,其中以β1型为主,占37%(含37株菌).人源和动物源EPEC菌株存在相同的eae型别. 结论 我国EPEC分离株的eae型别呈多样性.
作者:孙晖;赵爱兰;白向宁;熊衍文;许彦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红细胞百分比(% Micro)与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Hypo)的比值(%Micro/% Hypo)对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IDA)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22例已经确诊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细胞分析.利用ROC曲线对% Micro/% Hypo进行评价,选取不同的cut-off值计算比较%Micro/% Hypo的相关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β-地贫患者与IDA之间以及β-地贫血、IDA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Micro,%Hypo及%Micro/% Hyp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IDA和β-地贫佳的cut-off值分别为0.96和1.56,此时它们分别有大AUC0.750和0.772,但它们的大准确度72.0%和73.6%偏低.进一步分析得到在鉴别IDA和p-地贫时当%Micro/% Hypo为1.14时有大的AUC(0.935)和准确度93.6%.在这两种贫血中,若患者标本M/H≥1.14,就可以诊断为β-地贫. 结论 %Micro/%Hypo对小细胞性贫血中的IDA和β-地贫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和辅助筛查价值,但诊断价值不高.
作者:陈先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妇女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认知,为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2011年11月25日-2012年3月1日,随机抽取深圳市福田区和宝安区1 607名16岁及以上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地区妇女伤害发生非常普遍,经济伤害、精神伤害、躯体伤害、性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0.41%、26.38%、7.72%、13.44%;不同类型的经济伤害、精神伤害、躯体伤害、性伤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的伤害常常同时存在.64.59%的妇女了解妇女伤害,23.65%的妇女认为妇女伤害的性质只是生活事件,21.10%的妇女认为伤害的性质说不清. 结论 深圳市妇女伤害发生非常普遍,尤其是精神伤害,妇女对伤害性质的了解还有待加强,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丽梅;韩煊;赵广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