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华;胡余明;李梓民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停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募集对象205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在取出IUD时采取子宫内膜组织制片检测,对照组常规取出IUD,不采取子宫内膜样本.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及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持续天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症停用人群子宫内膜细胞未见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良性增生性改变和不典型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 结论 取出IUD时子宫内膜取样可以了解受术者内膜细胞状态,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情况,帮助诊治子宫内膜疾病,不增加受术者手术疼痛、术中及术后出血,不影响手术时间,能有效地监测和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为IUD避孕人群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作者:梁莉萍;刘文霞;邹龙梅;吴舒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3年9月26日上午13时10分,涟源市茅塘镇卫生院公卫办向涟源市疾控中心报告,该辖区马溪中学几十例学生出现发热、腹泻、头晕等症状,发病学生现大部分已在镇卫生院诊治.涟源市疾控中心立即出动应急机动队,经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判定为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生活饮用水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作者:周述南;刘新亮;刘仁文;李春辉;曾军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分布状况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Ag、HBeAg、HBeAb、HBcAb等病毒标志及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以病毒标志的不同感染模式作为阳性分组依据,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生化指标的分布状况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结果 21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HBsAg阳性者165例(76.0%),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44例(20.3%),“大三阳”者为55例(25 3%),“小三阳”者为87例(40.1%);在“大三阳”、“小三阳”感染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中AST和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会引起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脏炎症损害,应同等重视“大三阳”与“小三阳”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以利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防治.
作者:王效军;徐秀娟;倪进东;熊咏珍;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调节策略.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主观幸福感量表(PGC)对陕北地区514名老人进行调查. 结果 ①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2.58±5.19)分;②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范围13~52分,平均(34.25±7.24)分;③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按强度大小依次为社会支持、患慢性病状况、家庭关系状况和月收入. 结论 陕北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策略加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庞宝华;白莉莉;周小燕;樊霞;贺智英;田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湖南省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相关特征,寻找减少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的可控因素,为制定计划外生育人群系统保健工作策略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湖南省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湖南省2009-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共572例.依据计划生育情况,将其中有记录569例孕产妇死亡个案分为计划生育内、外组,分析指标包括:孕产妇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孕期保健相关因素、分娩相关特征、死亡相关特征. 结果 计划外生育组与计划内生育组组间比较:计划外生育组孕产妇死亡中高龄(35岁及以上)和低龄(小于20岁)构成比显著增高(x2=78.828,P=0.000);妊娠次数(x2=60.319,P=0.000)和分娩次数明显增多(x2=56.887,P=0.000);产检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孕期从未做过产前检查者明显增加(x2 =43.793,P=0.000);分娩地点级别低,尤其是在家中及其他非法接生机构分娩者增多(x2 =29.351,P=0.000);计划外组剖宫产终止妊娠者明显减少(x2=16.624,P=0.000);死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原因者明显增多(x2 =23.096,P=0.000);可避免死亡构成比明显增多(x2=13.735,P=0.001).二组间死亡孕产妇的城乡分布、家庭年人均收入、死亡地点分布等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划外生育死亡孕产妇特点是妊娠和分娩次数多、高龄或低龄妊娠、孕产期服务较差,产检次数少、分娩地点级别较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死因及可避免死亡构成比高.
作者:张江霖;吴颖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卵巢功能早衰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单纯中医治疗、单纯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三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FSH、LH、E2水平. 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血清FSH、LH、E2水平改善状况也明显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卵巢功能早衰方面具有有效率高、恢复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亮香;王冬莲;马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对策,有效保护和利用血液资源. 方法 对2010-2013年柳州地区献血者ALT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无偿献血208 671人次,ALT不合格血液7 149人次,占3.43%,其中2010年不合格比例为7.37%,2011年不合格比例为2.72%,2012年不合格比例为2.06%,2013年不合格比例为1.18%,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781.70,P<0.05);不同年龄组ALT不合格情况,以25~ 35岁不合格率高为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90,P<0.05);男女性别ALT不合格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不合格比率为4.98%,女性不合格比率为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 113.00,P<0.05). 结论 随着单位献血招募以及检测策略等工作的持续改进,因ALT不合格而报废血液逐年减少;应重视献血前招募的无偿献血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加强ALT检测特别是献血前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可有效降低无偿献血ALT不合格率.
作者:黄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肺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对戒烟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择128例无呼吸道症状吸烟患者,对其进行肺功能检测,而后予以戒烟干预措施,干预后再次观察肺功能改变情况以及评价其生活质量,随访观察其戒烟及复吸情况.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各烟龄患者的PEF、MEF75、MEF50、MEF25、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随访3个月比较,随访6个月时患者戒烟的有效率升高明显,复吸率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存在肺功能异常现象,戒烟干预可缓解其肺功能下降趋势,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樊淑慧;张文静;王昕;康秀娟;秦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促卵泡素(u-FS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84例输卵管通畅的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LE)组(48例)、克罗米芬(CC)组(36例),按照治疗程序,分别以来曲唑(LE)+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和克罗米芬(CC)+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治疗,监测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成熟卵个数、E2水平、LH水平,分别统计排卵率、妊娠率、多胎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发生率. 结果 第10、13 d及GnRH-a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LE组和CC组分别为(6.64±0.15)、(8.22±0.19)、(9.68±0.13)mm和(5.12±0.13)、(6.42±0.13)、(7.56±0.11)mm;LE组血清E2为(707.20±10.13) mmol/L,低于CC组的(1 027.80±41.22) mmol/L; LE组优势卵泡数平均为(2.22±0.13),低于CC组的(3.06±0.11).LE组的OHSS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CC组的8.3%(3/36).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PCOS患者,LE联合u-FSH及GnRH-a可降低血清中的E2水平,减少OHSS和多胎的发生,提高妊娠率,是PCOS促排卵较理想药物.
作者:唐慧珍;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参与脉络丛上皮细胞系Z310细胞铅转运的机制.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Z310细胞铅吸收的时间效应.免疫荧光法观察DMT1在Z310细胞内的表达.采用siRNA干涉DMT1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DMT1的表达水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DMT1 siRNA干涉对细胞铅吸收影响.结果 醋酸铅暴露后,Z310细胞铅吸收量呈时间-依赖性增高;DMT1在Z310细胞中有较丰富的表达,主要在胞质中呈较均匀的分布.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干涉后,Z310细胞DMT1 mRNA表达水平下降了74.8%.DMT1 siRNA干涉后细胞铅吸收量减少了52.3% (P<0.01). 结论 在脉络丛上皮细胞吸收铅的过程中,DMT1起到重要的转运作用.
作者:于海波;张洁琼;宋晗;骆文静;陈景元;郑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难治性丙肝产生中和抗体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303例丙肝患者,分析其年龄、病程是否合并肝硬化、确定丙肝病毒类型、检测HLAA2、B7和DR2基因型,并结合患者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判定其与患者体内中和抗体产生的关系. 结果 患者年龄超过50岁、病程超过3年、合并肝硬化、1型丙肝病毒感染及存在易感基因与中和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规律治疗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与中和抗体的产生呈负相关,其中年龄超过50岁、1型丙肝病毒感染、存在易感基因和合并肝硬化是干扰素治疗后出现中和抗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1型丙肝病毒感染,且存在易感基因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时,要注意中和抗体的产生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赵雅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焊锡作业的工作场所铅浓度和焊锡作业工人血铅浓度进行调查,了解焊锡作业铅污染的情况. 方法 空气铅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浓度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结果 焊锡作业岗位与对照组空气中检出铅含量岗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5,P=0.266);但焊锡作业空气中铅检出点铅烟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6,P-0.027).在焊锡岗位工人血铅含量与对照组工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2,P=0.324). 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深圳电子行业焊锡作业存在铅污染.
作者:谭庆平;刘诚;黄志石;邱训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肿瘤病人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湖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肿瘤住院病人真菌感染的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集肿瘤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1 706株,其中真菌466株,占27.3%(其中2010年分离病原菌532株,真菌113株,占21.2%;2011年分离病原菌585株,真菌172株,占29.4%;2012年分离病原菌589株,其中真菌181株,占30.7%),且三年间真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14.63,P<0.05).真菌感染的标本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77.9%,其次为泌尿生殖道标本,占11.8%,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9.7%.466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全敏感,对5-氟胞嘧啶耐药率<10.0%.对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除克柔念珠对氟康唑耐药率84.6%,伊曲康唑耐药率46.2%外,其他耐药率均<30.0%.2010-2012年所有真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均有上升(P<0.05). 结论 肿瘤患者真菌感染逐年上升,应加强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周燕玲;李建良;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石家庄市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自行设计社区居民急救知识调查问卷,并对石家庄市9个社区的6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居民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是否接受相关培训中的问卷得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居民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较低,在满分为70分的问卷中,平均得分为32分,低的为14分,高的为63分,合格率为14.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相关培训的居民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急救知识掌握较低可能与居民年龄和是否接受相关培训因素有关(P<0.05);调查发现78.8%的社区居民有较强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需求. 结论 亟待提高石家庄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的普及、增强居民急救意识,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技能.
作者:张建英;马瑞风;孔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学生奶计划”是世界各国提高儿童营养健康水平,增强国民素质的普遍做法.奶类营养物质含量十分丰富,营养素的种类齐全,而且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改善学龄儿童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理想食品.长期饮用学生奶可以促进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改善儿童贫血状况.本文拟对学生奶的国内外现状、学生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我国学生奶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建议.
作者:刘志光;黄志;胡余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二次供水投诉举报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对策.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5 2012年上海市长宁区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的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卷宗. 结果 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多见于老公房,反映“红虫”问题多,卫生防护不严、供水管网的老化锈蚀及其存在死水区是主要原因.2010年后,二次供水投诉举报下降明显. 结论 在加强二次供水卫生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次供水整体改造和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并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拓展卫生监管手段和加强部门协作等手段,不断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状况.
作者:黄丽红;吴贝;程德广;王丽芳;吴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宫内和出生后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脂联素(ADP)的影响. 方法 清洁级SD雌性孕7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慢性间断性缺氧组(I)和常氧组(N);子代鼠出生后3周龄各组选取雄性子代鼠再次随机分为常氧组(C)和慢性间断性缺氧组(H);缺氧组按照慢性间断性缺氧大鼠模型给予缺氧处理,每日缺氧8h,孕鼠从孕7d直至分娩,子代大鼠自出生后持续处理12周.常氧组常规饲养.实验末,采集子代大鼠血清,用ELISA法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脂联素(ADP). 结果 子代大鼠给予常氧时,宫内缺氧子代大鼠血清AngⅡ水平显著高于宫内给予常氧的子代大鼠(2.39±0.45 pg/ml vs.2.06±0.12 pg/ml,P<0.05);而ADP水平显著低于后者(12.03±1.14 mg/L vs.14.15±1.72 mg/L,P<0.05).当子代大鼠给予缺氧处理时,宫内缺氧子代大鼠血清AngⅡ睡眠显著低于宫内给予常氧的子代大鼠(2.07±0.17 pg/ml vs.2.50±0.34 pg/ml,P<0.05);而ADP水平显著高于后者(14.60±0.32 mg/L vs.11.51±1.98 mg/L,P<0.05). 结论 孕期宫内缺氧能够改变子代大鼠的激素水平,导致AngⅡ水平明显升高,而ADP水平明显降低;缺氧能够改变机体的激素水平,在子代继续给予缺氧处理的大鼠其AngⅡ水平明显降低;而ADP却升高.
作者:刘清权;许朝祥;杜心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病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高,空腹血糖、HDL-C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高于女性组(2.9%对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BMI、SBP、DBP、FPG、TC、TG、LDL-C、HDL-C及吸烟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男性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为女性组的1.58倍(95%CI:1.05~2.38,P<0.05). 结论 男性是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闫秀纵;周艳茹;孙月秋;杨春伟;刘星;刘秀荣;曹正新;吴寿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西秀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西秀区2012年12月组织的专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5个项目工作合格率为78.64%,现场(或电话)核实合格率(85.65%)明显高于档案质量合格率(72.21%);合格率高的单位高达91.87%,低的单位低至36.63%;公办单位(79.90%)合格率高,其次是私立单位(75.32%),厂矿医院(61.72%)低;老年人管理(86.54%)合格率高,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70.95%)低;乡镇(79.88%)合格率高,其次为城区(77.07%),城乡结合部(71.73%)低;有专职人员的单位(80.44%)合格率明显高于无专职人员的单位(72.90%);开展培训、督导的单位(79.36%)合格率明显高于未开展培训、督导的单位(72.18%);乡医、村医随访管理之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提高西秀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合格率,要提供经费,加大培训、督导力度;要落实专职人员;要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工作;要加大项目工作宣传力度;要创造条件让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私立单位、厂矿医院转为公办单位.
作者:蒋有琴;庞芬;李庆平;鲍优丽;张俊梅;罗玉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外来务工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选择在本市工作的非本市户口的流动性的有性经历的女性,调查其生殖道的感染情况,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外来女工在户口、学历、居住、平均月收入、性伴侣人数、性生活频率、性伴侣包皮过长、平时阴道清洗、性生活前后阴道清洗、人工流产史等方面生殖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来自农村、学历初中及初中以下、平均月收入≤2 000元、性生活频率>2次/周、性伴侣人数>1和性伴侣包皮过长是导致外来务工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导致外来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应引起重视,针对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关措施是预防生殖道感染的关键.
作者:蒋静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