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香;王冬莲;马赟
目的 了解柳州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为控制慢性病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一个街道办的某社区作为调查点用KISH表确定每户一名年满15周岁以上居民共862人作为调查对象. 结果 人群吸烟率为22.6%,其中男性吸烟率47.9%,女性吸烟率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率为30.04%,饮食口味嗜咸的人占33.4%,居民每天吃肉的人占49.07%、吃腌熏食品的占11.25%、喝牛奶的占28.77%、吃豆制品的人占11.02%、吃蔬菜的人占63.34%、吃水果的人占39.09%.有38.56%的人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练,人群总超重率为31.55%,肥胖率为2.43%,腰围超标率26.68%,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8.65%. 结论 柳州市居民普遍存在吸烟、饮酒、膳食不平衡、体育锻练不足以及超重、肥胖等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今后应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开展干预,才能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罗洁;徐久久;甘志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了解该建设项目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建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方法、检查表法和职业病危害检测,全面客观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作出评价. 结果 该项目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锰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粉尘(电焊烟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其中化学毒物和粉尘的合格率为100%,噪声合格率为42.59%,其他物理因素合格率为100%. 结论 本项目属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噪声防护措施.
作者:梁嘉斌;廖阳;郭晓婧;王致;刘移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焊锡作业的工作场所铅浓度和焊锡作业工人血铅浓度进行调查,了解焊锡作业铅污染的情况. 方法 空气铅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浓度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结果 焊锡作业岗位与对照组空气中检出铅含量岗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5,P=0.266);但焊锡作业空气中铅检出点铅烟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6,P-0.027).在焊锡岗位工人血铅含量与对照组工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2,P=0.324). 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深圳电子行业焊锡作业存在铅污染.
作者:谭庆平;刘诚;黄志石;邱训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居民的食物不耐受情况.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前来本院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的1 510人做7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浓度的检测. 结果 在日常食用的7种食物中总的IgG阳性率为48.15%,其中对鸡蛋/蛋清和鱼的不耐受程度比较显著,分别是29.14%和13.05%,其它依次是虾11.92%、牛奶9.27%、大豆4.04%、花生3.25%、牛肉0.60%.不同年龄段的受试者对牛肉、牛奶、鸡蛋/蛋清、花生的不耐受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受试者对牛奶、鸡蛋/蛋清、大豆的不耐受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而且存在对多种食物不耐受的情况. 结论 长沙地区食物不耐受阳性率较高,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对牛奶、蛋清、鱼的不耐受程度很高.
作者:傅锦芳;刘文恩;陈霞;李佳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卵巢功能早衰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单纯中医治疗、单纯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三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FSH、LH、E2水平. 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血清FSH、LH、E2水平改善状况也明显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卵巢功能早衰方面具有有效率高、恢复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亮香;王冬莲;马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停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募集对象205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在取出IUD时采取子宫内膜组织制片检测,对照组常规取出IUD,不采取子宫内膜样本.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及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持续天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症停用人群子宫内膜细胞未见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良性增生性改变和不典型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 结论 取出IUD时子宫内膜取样可以了解受术者内膜细胞状态,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情况,帮助诊治子宫内膜疾病,不增加受术者手术疼痛、术中及术后出血,不影响手术时间,能有效地监测和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为IUD避孕人群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作者:梁莉萍;刘文霞;邹龙梅;吴舒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黄埔区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黄埔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和蚊媒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因素和特征,用发病率、二代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布雷图指数评价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 结果 2013年,黄埔区共发生登革热病例28例,年发病率6.11/10万;疫情涉及到7个街道17个社区居委,病例主要集中在鱼珠街和黄埔街,占总病例数的64.29%;发病高峰在9月下旬;男女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率以中壮年及60岁组老年人群较高,职业以工人和家务及待业为主;临床症状均为轻型,75.00%的病例表现典型登革热症状;采集病例血标本检测,11例登革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12例IgM抗体阳性,5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其中1例分离出登革热Ⅱ型病毒,其余分离出Ⅰ型病毒;疫情处理初期,各疫点布雷图指标大于5,外环境标准间指数大于1,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75.00%的疫点一周内两个指数均控制在安全范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2013年黄埔区登革热呈多点散发的低强度流行态势,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致,流行病毒型别为Ⅰ型和Ⅱ型登革热病毒并存;经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动员社会参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效果较显著.
作者:罗小华;黄昱;甘圳尧;孙颖颖;周焰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暗娼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为本市艾滋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市区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女性,每年不低于400名.使用国家统一的哨点监测问卷进行调查,并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 结果 三年共调查暗娼1 21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5.1±6.0)岁,未婚占50.17%,初中及以下文化占64.46%,外省户籍占91.24%;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近一月内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过去一年里接受艾滋病有关宣传干预率和接受艾滋病检测率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但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仍偏低(85.93%)、安全套使用率未达100.0%(93.09%)、吸毒和性病感染情况依然较为普遍. 结论 珠海市艾滋病防控工作效果逐年显现,但暗娼人群中仍存在导致全市艾滋病疫情快速蔓延的危险因素,须加大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力度,同时扩大监测检测,做到病例早发现,早管理,减少二代传播.
作者:朱克京;姚刚;杜曼;黄珊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四川荣县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食管癌45例,胃癌60例,肠癌25例.采用1∶3配对选取对照人群400人,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各因素的OR值及95%CI值. 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食用腌制食品、饮酒、家族肿瘤史、平时常忧虑和饮食不规律,其中食用腌制食品是主要的危险因素(OR=1.785,95%CI:1.287~2.576). 结论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致病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叶斌;熊正宁;吴大勇;胡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难治性丙肝产生中和抗体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303例丙肝患者,分析其年龄、病程是否合并肝硬化、确定丙肝病毒类型、检测HLAA2、B7和DR2基因型,并结合患者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判定其与患者体内中和抗体产生的关系. 结果 患者年龄超过50岁、病程超过3年、合并肝硬化、1型丙肝病毒感染及存在易感基因与中和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规律治疗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与中和抗体的产生呈负相关,其中年龄超过50岁、1型丙肝病毒感染、存在易感基因和合并肝硬化是干扰素治疗后出现中和抗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1型丙肝病毒感染,且存在易感基因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时,要注意中和抗体的产生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赵雅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促卵泡素(u-FS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84例输卵管通畅的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LE)组(48例)、克罗米芬(CC)组(36例),按照治疗程序,分别以来曲唑(LE)+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和克罗米芬(CC)+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治疗,监测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成熟卵个数、E2水平、LH水平,分别统计排卵率、妊娠率、多胎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发生率. 结果 第10、13 d及GnRH-a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LE组和CC组分别为(6.64±0.15)、(8.22±0.19)、(9.68±0.13)mm和(5.12±0.13)、(6.42±0.13)、(7.56±0.11)mm;LE组血清E2为(707.20±10.13) mmol/L,低于CC组的(1 027.80±41.22) mmol/L; LE组优势卵泡数平均为(2.22±0.13),低于CC组的(3.06±0.11).LE组的OHSS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CC组的8.3%(3/36).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PCOS患者,LE联合u-FSH及GnRH-a可降低血清中的E2水平,减少OHSS和多胎的发生,提高妊娠率,是PCOS促排卵较理想药物.
作者:唐慧珍;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初生住院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抗-HBs水平及其关系. 方法 对157名单胎新生儿出生后1h内进行血清抗-HBs定量检测,同时对入选患儿母亲在住院分娩时行血清抗-HBs定量检测. 结果 1.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46.50% (73/157),母体阳性率为48.41% (76/157).2.对于母体血清抗-HBs阳性的76对母婴,出生胎龄28~31+6周的11例新生儿,其血清抗-HBs水平均较母体低;出生胎龄32~36+6周36例新生儿,16例(44.44%)血清抗-HBs水平高于母体;出生胎龄37~40+6周29例新生儿,16例(55.17%)血清抗-HBs水平高于母体,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2,P<0.05).3.母体血清抗-HBs阳性而初生新生儿阴性者6例,其母体血清抗-HBs浓度集中于10~49 mIU/ml,其中4例出生胎龄集中于28~31+6周.4.对于母体血清抗-HBs阳性76对母婴,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浓度与母体抗-HBs浓度成正相关(r=0.946,P<0.01). 结论 初生新生儿可以从母体获得抗-HBs,其血清浓度与其母血清抗-HBs浓度成正相关,并受出生胎龄影响;母体血清抗-HBs浓度10~49 mIU/ml、出生胎龄小于32周的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可表现为阴性.
作者:郭山春;徐传伟;于欣欣;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妇女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认知,为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2011年11月25日-2012年3月1日,随机抽取深圳市福田区和宝安区1 607名16岁及以上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地区妇女伤害发生非常普遍,经济伤害、精神伤害、躯体伤害、性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0.41%、26.38%、7.72%、13.44%;不同类型的经济伤害、精神伤害、躯体伤害、性伤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的伤害常常同时存在.64.59%的妇女了解妇女伤害,23.65%的妇女认为妇女伤害的性质只是生活事件,21.10%的妇女认为伤害的性质说不清. 结论 深圳市妇女伤害发生非常普遍,尤其是精神伤害,妇女对伤害性质的了解还有待加强,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丽梅;韩煊;赵广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二次供水投诉举报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对策.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5 2012年上海市长宁区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的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卷宗. 结果 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多见于老公房,反映“红虫”问题多,卫生防护不严、供水管网的老化锈蚀及其存在死水区是主要原因.2010年后,二次供水投诉举报下降明显. 结论 在加强二次供水卫生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次供水整体改造和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并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拓展卫生监管手段和加强部门协作等手段,不断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状况.
作者:黄丽红;吴贝;程德广;王丽芳;吴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3年9月26日上午13时10分,涟源市茅塘镇卫生院公卫办向涟源市疾控中心报告,该辖区马溪中学几十例学生出现发热、腹泻、头晕等症状,发病学生现大部分已在镇卫生院诊治.涟源市疾控中心立即出动应急机动队,经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判定为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生活饮用水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作者:周述南;刘新亮;刘仁文;李春辉;曾军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湖南省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相关特征,寻找减少计划外生育孕产妇死亡的可控因素,为制定计划外生育人群系统保健工作策略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湖南省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湖南省2009-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共572例.依据计划生育情况,将其中有记录569例孕产妇死亡个案分为计划生育内、外组,分析指标包括:孕产妇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孕期保健相关因素、分娩相关特征、死亡相关特征. 结果 计划外生育组与计划内生育组组间比较:计划外生育组孕产妇死亡中高龄(35岁及以上)和低龄(小于20岁)构成比显著增高(x2=78.828,P=0.000);妊娠次数(x2=60.319,P=0.000)和分娩次数明显增多(x2=56.887,P=0.000);产检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孕期从未做过产前检查者明显增加(x2 =43.793,P=0.000);分娩地点级别低,尤其是在家中及其他非法接生机构分娩者增多(x2 =29.351,P=0.000);计划外组剖宫产终止妊娠者明显减少(x2=16.624,P=0.000);死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原因者明显增多(x2 =23.096,P=0.000);可避免死亡构成比明显增多(x2=13.735,P=0.001).二组间死亡孕产妇的城乡分布、家庭年人均收入、死亡地点分布等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计划外生育死亡孕产妇特点是妊娠和分娩次数多、高龄或低龄妊娠、孕产期服务较差,产检次数少、分娩地点级别较低、产科出血等直接产科死因及可避免死亡构成比高.
作者:张江霖;吴颖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病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性别差异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高,空腹血糖、HDL-C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高于女性组(2.9%对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BMI、SBP、DBP、FPG、TC、TG、LDL-C、HDL-C及吸烟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男性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为女性组的1.58倍(95%CI:1.05~2.38,P<0.05). 结论 男性是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闫秀纵;周艳茹;孙月秋;杨春伟;刘星;刘秀荣;曹正新;吴寿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临床并发症的比较,探讨更合理VLBWI的管理模式,为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 将2004-2012年来本院收治的332例VLBWI探讨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2009年后,管理模式有所改变,将VLBWI分成2组,即2004-2008年组(综合管理前)及2009-2012年组(综合管理后),比较了不同年份出生的VLBWI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VLBWI临床发生相关并发症为新生儿贫血187例(56.33%),新生儿败血症155例(46.69%),消化道出血喂养困难144例(43.37%),呼吸暂停109例(32.83%),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3例(15.96%),新生儿休克33例(9.94%),新生儿窒息51例(15.36%),颅内出血31例(9.34%),BPD24例(7.23%)等,且两组常见并发症比较,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综合管理后高于综合管理前(x2=35.87、13.39,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综合管理前高于综合管理后(x2=27.60,P<0.05),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NRDS、颅内出血、新生儿休克、BPD的发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2.89,P>0.05). 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NRDS、颅内出血、新生儿休克、BPD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DS、颅内出血发病率低,不再为常见并发症,提示加强产科、儿科医生的合作,合适的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注意感染监测与防治,维持内环境稳定,早发现与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改善VLBWI预后的根本措施.
作者:彭湘莲;曹蓓;丁桂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海岛地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程度及发病率,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舟山市社区896例成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检查以及妇科检查.对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及发病率进行统计,并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果 896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3.7±17.2)岁,盆腔器官脱垂患病率为22.10%.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阴道分娩次数≥2,BMI≥24,绝经妇女,患有糖尿病,重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于初中水平是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论 海岛地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为22.10%,针对各个危险因素应进行早期干预,预防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
作者:陈娜;王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区域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现状及其对岗位培训的需求,分析影响公共卫生应急岗位培训的因素,对培训模式及效果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区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及随机抽取区属医疗机构及社康中心从事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技术人员,共对47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47名人员中参加工作年限平均为12年;中高级以上职称36名,占76.6%;本科以上学历43名,占91.5%;有45人(占95.7%)从事过公共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参加培训的前三位原因:岗位工作需要、个人兴趣、晋升需要;影响参加培训的前三位原因:工作离不开、不知道培训信息和内容不合适;培训方法选择,分别为小讲课(78.7%)、情景教学(72.3%)、示教(63.8%)及小组讨论(57.4%);在培训形式上函授、学历/学位教育、进修和培训项目是受欢迎的形式;培训内容的需求,超过7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以疾病监测理论与方法,现场调查和处理能力,专业技术方案等事项为主. 结论 基层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应从专业人员学历、职称等特点出发,通盘考虑影响因素,加强培训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培训形式和内容.
作者:李学云;邓凯杰;钟剑明;郭聪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