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66例肿瘤病人合并真菌感染的分析

周燕玲;李建良;黄宏君;吴白平

关键词:肿瘤患者, 真菌, 抗真菌药物, 耐药率
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病人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湖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肿瘤住院病人真菌感染的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集肿瘤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1 706株,其中真菌466株,占27.3%(其中2010年分离病原菌532株,真菌113株,占21.2%;2011年分离病原菌585株,真菌172株,占29.4%;2012年分离病原菌589株,其中真菌181株,占30.7%),且三年间真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14.63,P<0.05).真菌感染的标本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77.9%,其次为泌尿生殖道标本,占11.8%,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9.7%.466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全敏感,对5-氟胞嘧啶耐药率<10.0%.对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除克柔念珠对氟康唑耐药率84.6%,伊曲康唑耐药率46.2%外,其他耐药率均<30.0%.2010-2012年所有真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均有上升(P<0.05). 结论 肿瘤患者真菌感染逐年上升,应加强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宫内和出生后慢性缺氧对子代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脂联素(ADP)的影响. 方法 清洁级SD雌性孕7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慢性间断性缺氧组(I)和常氧组(N);子代鼠出生后3周龄各组选取雄性子代鼠再次随机分为常氧组(C)和慢性间断性缺氧组(H);缺氧组按照慢性间断性缺氧大鼠模型给予缺氧处理,每日缺氧8h,孕鼠从孕7d直至分娩,子代大鼠自出生后持续处理12周.常氧组常规饲养.实验末,采集子代大鼠血清,用ELISA法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脂联素(ADP). 结果 子代大鼠给予常氧时,宫内缺氧子代大鼠血清AngⅡ水平显著高于宫内给予常氧的子代大鼠(2.39±0.45 pg/ml vs.2.06±0.12 pg/ml,P<0.05);而ADP水平显著低于后者(12.03±1.14 mg/L vs.14.15±1.72 mg/L,P<0.05).当子代大鼠给予缺氧处理时,宫内缺氧子代大鼠血清AngⅡ睡眠显著低于宫内给予常氧的子代大鼠(2.07±0.17 pg/ml vs.2.50±0.34 pg/ml,P<0.05);而ADP水平显著高于后者(14.60±0.32 mg/L vs.11.51±1.98 mg/L,P<0.05). 结论 孕期宫内缺氧能够改变子代大鼠的激素水平,导致AngⅡ水平明显升高,而ADP水平明显降低;缺氧能够改变机体的激素水平,在子代继续给予缺氧处理的大鼠其AngⅡ水平明显降低;而ADP却升高.

    作者:刘清权;许朝祥;杜心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海岛地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究海岛地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程度及发病率,研究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舟山市社区896例成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检查以及妇科检查.对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及发病率进行统计,并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果 896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3.7±17.2)岁,盆腔器官脱垂患病率为22.10%.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阴道分娩次数≥2,BMI≥24,绝经妇女,患有糖尿病,重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于初中水平是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论 海岛地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为22.10%,针对各个危险因素应进行早期干预,预防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

    作者:陈娜;王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长沙地区1510例食物不耐受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居民的食物不耐受情况.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前来本院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的1 510人做7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浓度的检测. 结果 在日常食用的7种食物中总的IgG阳性率为48.15%,其中对鸡蛋/蛋清和鱼的不耐受程度比较显著,分别是29.14%和13.05%,其它依次是虾11.92%、牛奶9.27%、大豆4.04%、花生3.25%、牛肉0.60%.不同年龄段的受试者对牛肉、牛奶、鸡蛋/蛋清、花生的不耐受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受试者对牛奶、鸡蛋/蛋清、大豆的不耐受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而且存在对多种食物不耐受的情况. 结论 长沙地区食物不耐受阳性率较高,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对牛奶、蛋清、鱼的不耐受程度很高.

    作者:傅锦芳;刘文恩;陈霞;李佳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海市长宁区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分析与监管对策探讨

    目的 通过对二次供水投诉举报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到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对策.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5 2012年上海市长宁区卫生监督机构受理的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卷宗. 结果 二次供水投诉举报多见于老公房,反映“红虫”问题多,卫生防护不严、供水管网的老化锈蚀及其存在死水区是主要原因.2010年后,二次供水投诉举报下降明显. 结论 在加强二次供水卫生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次供水整体改造和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并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拓展卫生监管手段和加强部门协作等手段,不断提高二次供水卫生状况.

    作者:黄丽红;吴贝;程德广;王丽芳;吴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与并发症分析

    目的 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临床并发症的比较,探讨更合理VLBWI的管理模式,为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 将2004-2012年来本院收治的332例VLBWI探讨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2009年后,管理模式有所改变,将VLBWI分成2组,即2004-2008年组(综合管理前)及2009-2012年组(综合管理后),比较了不同年份出生的VLBWI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VLBWI临床发生相关并发症为新生儿贫血187例(56.33%),新生儿败血症155例(46.69%),消化道出血喂养困难144例(43.37%),呼吸暂停109例(32.83%),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3例(15.96%),新生儿休克33例(9.94%),新生儿窒息51例(15.36%),颅内出血31例(9.34%),BPD24例(7.23%)等,且两组常见并发症比较,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综合管理后高于综合管理前(x2=35.87、13.39,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综合管理前高于综合管理后(x2=27.60,P<0.05),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NRDS、颅内出血、新生儿休克、BPD的发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2.89,P>0.05). 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NRDS、颅内出血、新生儿休克、BPD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DS、颅内出血发病率低,不再为常见并发症,提示加强产科、儿科医生的合作,合适的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注意感染监测与防治,维持内环境稳定,早发现与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改善VLBWI预后的根本措施.

    作者:彭湘莲;曹蓓;丁桂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57例住院初生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抗-HBs水平及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初生住院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抗-HBs水平及其关系. 方法 对157名单胎新生儿出生后1h内进行血清抗-HBs定量检测,同时对入选患儿母亲在住院分娩时行血清抗-HBs定量检测. 结果 1.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46.50% (73/157),母体阳性率为48.41% (76/157).2.对于母体血清抗-HBs阳性的76对母婴,出生胎龄28~31+6周的11例新生儿,其血清抗-HBs水平均较母体低;出生胎龄32~36+6周36例新生儿,16例(44.44%)血清抗-HBs水平高于母体;出生胎龄37~40+6周29例新生儿,16例(55.17%)血清抗-HBs水平高于母体,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2,P<0.05).3.母体血清抗-HBs阳性而初生新生儿阴性者6例,其母体血清抗-HBs浓度集中于10~49 mIU/ml,其中4例出生胎龄集中于28~31+6周.4.对于母体血清抗-HBs阳性76对母婴,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浓度与母体抗-HBs浓度成正相关(r=0.946,P<0.01). 结论 初生新生儿可以从母体获得抗-HBs,其血清浓度与其母血清抗-HBs浓度成正相关,并受出生胎龄影响;母体血清抗-HBs浓度10~49 mIU/ml、出生胎龄小于32周的初生新生儿血清抗-HBs可表现为阴性.

    作者:郭山春;徐传伟;于欣欣;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浙江省平湖市12岁儿童龋齿流行病调查

    目的 了解平湖市城乡12岁儿童恒牙患龋相关因素及患龋状况,为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按照WHO口腔调查基本方法中的龋病诊断标准,在全市城乡抽取1 030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龋病及相关因素调查. 结果 1 030名儿童患龋率为56.02%,龋均为1.30.男女患龋率分别为47.67%和64.5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1,P<0.05).龋病充填率为7.47%,残冠残根率为7.77%.爱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分别为59.05%和59.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嗜好的患龋率为45.63%,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平湖市12岁儿童患龋率高,充填率低,喜好甜食和兼食甜食与碳酸饮料的患龋率明显提高.

    作者:吴玲英;曾小林;沈彬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致病因素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四川荣县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食管癌45例,胃癌60例,肠癌25例.采用1∶3配对选取对照人群400人,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各因素的OR值及95%CI值. 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食用腌制食品、饮酒、家族肿瘤史、平时常忧虑和饮食不规律,其中食用腌制食品是主要的危险因素(OR=1.785,95%CI:1.287~2.576). 结论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致病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叶斌;熊正宁;吴大勇;胡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合格率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西秀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西秀区2012年12月组织的专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5个项目工作合格率为78.64%,现场(或电话)核实合格率(85.65%)明显高于档案质量合格率(72.21%);合格率高的单位高达91.87%,低的单位低至36.63%;公办单位(79.90%)合格率高,其次是私立单位(75.32%),厂矿医院(61.72%)低;老年人管理(86.54%)合格率高,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70.95%)低;乡镇(79.88%)合格率高,其次为城区(77.07%),城乡结合部(71.73%)低;有专职人员的单位(80.44%)合格率明显高于无专职人员的单位(72.90%);开展培训、督导的单位(79.36%)合格率明显高于未开展培训、督导的单位(72.18%);乡医、村医随访管理之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提高西秀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合格率,要提供经费,加大培训、督导力度;要落实专职人员;要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工作;要加大项目工作宣传力度;要创造条件让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私立单位、厂矿医院转为公办单位.

    作者:蒋有琴;庞芬;李庆平;鲍优丽;张俊梅;罗玉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MLPA和测序技术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缺陷

    目的 构建并优化可对HBA和HBB基因缺失和突变进行检测的技术,评价该技术应用于深圳市人群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效应. 方法 联合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和多重链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收集的88例样本分别进行α地贫和β地贫的基因诊断,并用常规方法验证. 结果 从88例高度疑似地贫患儿中检出α地贫患者43例,β地贫患者40例,α合并β地贫患者5例.同时,MLPA技术检测出1例不常见的α珠蛋白大片段缺失型地贫,基因测序检测出1例HBA1基因突变. 结论 MLPA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结合应用,能够有效地进行α地贫和β地贫的基因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黄伟忠;唐景云;黄国珍;叶国永;喻长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学生奶研究现状

    “学生奶计划”是世界各国提高儿童营养健康水平,增强国民素质的普遍做法.奶类营养物质含量十分丰富,营养素的种类齐全,而且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改善学龄儿童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理想食品.长期饮用学生奶可以促进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改善儿童贫血状况.本文拟对学生奶的国内外现状、学生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我国学生奶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建议.

    作者:刘志光;黄志;胡余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对策,有效保护和利用血液资源. 方法 对2010-2013年柳州地区献血者ALT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3年无偿献血208 671人次,ALT不合格血液7 149人次,占3.43%,其中2010年不合格比例为7.37%,2011年不合格比例为2.72%,2012年不合格比例为2.06%,2013年不合格比例为1.18%,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781.70,P<0.05);不同年龄组ALT不合格情况,以25~ 35岁不合格率高为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90,P<0.05);男女性别ALT不合格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不合格比率为4.98%,女性不合格比率为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 113.00,P<0.05). 结论 随着单位献血招募以及检测策略等工作的持续改进,因ALT不合格而报废血液逐年减少;应重视献血前招募的无偿献血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加强ALT检测特别是献血前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可有效降低无偿献血ALT不合格率.

    作者:黄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某醋酸正丙酯、三脂酸甘油酯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识别、评价和分析某醋酸正丙酯、三脂酸甘油酯生产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为防治职业病,为本项目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为行政部门审批相关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水平,对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结果 职业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规定接触限值.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酸、磷酸、乙酸、氢氧化钠、锰及其化合物、电焊烟尘、工频电场、噪声.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结论 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作者:余新天;边寰锋;丁燕;俞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价金属转运体1参与脉络丛上皮细胞铅吸收的机制

    目的 研究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参与脉络丛上皮细胞系Z310细胞铅转运的机制.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Z310细胞铅吸收的时间效应.免疫荧光法观察DMT1在Z310细胞内的表达.采用siRNA干涉DMT1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DMT1的表达水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DMT1 siRNA干涉对细胞铅吸收影响.结果 醋酸铅暴露后,Z310细胞铅吸收量呈时间-依赖性增高;DMT1在Z310细胞中有较丰富的表达,主要在胞质中呈较均匀的分布.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干涉后,Z310细胞DMT1 mRNA表达水平下降了74.8%.DMT1 siRNA干涉后细胞铅吸收量减少了52.3% (P<0.01). 结论 在脉络丛上皮细胞吸收铅的过程中,DMT1起到重要的转运作用.

    作者:于海波;张洁琼;宋晗;骆文静;陈景元;郑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某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率分析

    目的 了解某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情况,为社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以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活化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抽取了4 353份健康档案,其中男女病例为1.04∶1,21~50岁年龄段占68.18%,所抽查的居民健康档案中1年、2年、5年活化率分别为30.27%(1 318/4 353)、64.78%(2 820/4 353)和95.52%(4 158/4 353).不同户籍档案,其1年(x2=54.10,P<0.01)、2年(x2=15.80,P<0.01)活化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5年(x2=0.01,P=0.98)活化情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档案1年(Z=3.80,P<0.01)、2年(Z=2.56,P=0.01)活化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5年活化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P=0.57).1年内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活化的卫生服务主要有:临床诊疗、预防接种、个人周期性体检、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其分别占活化档案总数的85.13%、17.43%、9.61%、12.11%、4.17%. 结论 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活化率较低,需要扩展社区卫生服务范围,进行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张更新;王利玲;顾斯炜;刘瑞红;叶小宁;陈小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石家庄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石家庄市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自行设计社区居民急救知识调查问卷,并对石家庄市9个社区的6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居民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是否接受相关培训中的问卷得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居民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掌握较低,在满分为70分的问卷中,平均得分为32分,低的为14分,高的为63分,合格率为14.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相关培训的居民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急救知识掌握较低可能与居民年龄和是否接受相关培训因素有关(P<0.05);调查发现78.8%的社区居民有较强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需求. 结论 亟待提高石家庄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的普及、增强居民急救意识,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技能.

    作者:张建英;马瑞风;孔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七杜仲颗粒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七杜仲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作用. 方法 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三七杜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167、0.333、1.000 g/kg·bw),碳酸钙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12周后,测定动物体重、股骨干重、骨密度和骨钙含量. 结果 高剂量组股骨中心骨密度、股骨远心端骨密度、骨钙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 结论 三七杜仲颗粒具有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功能.

    作者:阳春华;胡余明;李梓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中110例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停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募集对象205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在取出IUD时采取子宫内膜组织制片检测,对照组常规取出IUD,不采取子宫内膜样本.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及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持续天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症停用人群子宫内膜细胞未见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良性增生性改变和不典型增生性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无症状停用人群(P<0.05). 结论 取出IUD时子宫内膜取样可以了解受术者内膜细胞状态,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情况,帮助诊治子宫内膜疾病,不增加受术者手术疼痛、术中及术后出血,不影响手术时间,能有效地监测和评估IUD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为IUD避孕人群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作者:梁莉萍;刘文霞;邹龙梅;吴舒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ROC曲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各指标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10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患者(56例良性,50例恶性)进行术前彩超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间高频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病灶内血流Adler分级、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PSV)的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超声指标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良恶性乳腺肿瘤在形状、边界、纵横径比、内部回声、沙砾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显示乳腺癌内的血流较良性肿块明显丰富(P<0.05),乳腺癌的血管分布异常、频谱多普勒显示肿块内动脉血流PSV、RI显著高于良性肿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Adler分级(AUC=0.935)、边界(AUC=0.905)对于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844、0.81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李俊;李凌;谢亮;周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其对戒烟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无呼吸道症状吸烟者肺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对戒烟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择128例无呼吸道症状吸烟患者,对其进行肺功能检测,而后予以戒烟干预措施,干预后再次观察肺功能改变情况以及评价其生活质量,随访观察其戒烟及复吸情况.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各烟龄患者的PEF、MEF75、MEF50、MEF25、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随访3个月比较,随访6个月时患者戒烟的有效率升高明显,复吸率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呼吸道症状的吸烟者存在肺功能异常现象,戒烟干预可缓解其肺功能下降趋势,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樊淑慧;张文静;王昕;康秀娟;秦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