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治疗88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红林;侯海林;刘建平;金泉;徐建平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6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有38例,观察组患者有5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均一期愈合.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66.5±6.8min,愈合时间为15.5±0.5周,出血量500±30ml,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50.5±3.6m i n,愈合时间为9.6±0.5周,出血量300±40ml.经X2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解剖钢板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护合作式查房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折

    目的:对医护合作式查房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折.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5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查房的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联合查房的方式,并对这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方式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中的应用,对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减轻患儿患病疼痛感等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刘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CO2、SaO2、P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汤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旅店业公共用品消毒状况分析

    目前,城市的旅店业发展迅速,为社会居民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因为旅店业的公共卫生情况和住客的健康与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加强旅店业公共卫生消毒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以大理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结论分析,了解城市旅店业的公共用品消毒情况,分析不足,并试着提出对策,为推动城市旅店业的质量监管和改善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作者:丁丽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76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祛痰镇咳、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药物盐酸溴已新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8%和92.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1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呼吸道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英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肺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肺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的肺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平均评分为(56.8±6.2)分,80例患者的肺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平均评分为(56.8±6.2)分,得分小于45分的有20例(25.0%),得分在46~60分之间的有46例(57.5%),得分在61~80分的有14例(17.5%),而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患病时间,患者的预防传播知识得分均有差异(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程度为中下水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与不同的患病时间都会影响患者对预防传播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杨荣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安全对策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共计10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了统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500人,对照组在实行常规护理并没有对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观察组则对神经内科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潜在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采取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对两组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安全时间发生了数目进行了统计对比并且对量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例数为40例,其意外事故发生率为8%,对照组意外事故发生例数为164例,发生意外事故率为32.8%.观察组的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对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方面对照组有90例为非常满意(18%),245例(49%)不满意165例(33%),总满意率为67%.观察组患者当中非常满意的患者为160例(32%)基本满意为278(55.6%),不满意为62例(12.4%)总满意率为87.6%.其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的护理中应当对患者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考虑并采取相关的安全对策从而使得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得以下降而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升.

    作者:颜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术室有效护理方法的意义,提出相关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中接收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中各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而护理组则针对患者的情况采用特殊的护理方法.结合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身体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看出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组中的患者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在术后所承受的痛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文中数据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结合患者的情况采用特殊的护理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的疼痛感,另外患者恢复的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改善手术室护理方式可以改善术后的痛苦,对患者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亚芝;王志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肾结核的诊断进展

    肾结核属于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结核,近年来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肾结核病例明显增多,由于检查方式的不当导致不少患者发生误诊情况,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参阅肾结核诊断的相关文献资料,特对肾结核的诊断进行了归纳综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肾结核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

    作者:李军;陈戬;詹辉;韦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进行肝胆外科管道留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在100例进行肝胆外科管道留置的患者中,检查发现存在护理隐患的患者有36例,但均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护理效果明显.发生不良护理事件3例,实习生误将胆道引流管视为腹腔引流管,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将情况抑制.有2例,肝癌手术的患者,将自身的胃部管道拔出,经医生检查后,未出现不良后果,3例静脉留置管道的患者管道滑落现象,但未出现出血现象,进而改为外周静脉输入液体.结论: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液体治疗对肺损伤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通过评价液体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Ovid MEDLINE(1996~2012)、Pub Med(1996~2012)、EM base(1974~2012)、VIP(1989~2012)、CNKI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相关临床照试验,共纳入3个研究,135例患者,评价其质量和提取数据后,统计分析.结果:①血管外肺水不会因不同的液体复苏而发生变化.②不同的液体复苏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限制性液体治疗对肺损伤方面的影响小.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肺疾病患者更有利.

    作者:张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抢救护理的措施,对比分析出一项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抢救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优劣.结果:经预后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31.7%),多功能脏器衰竭出现的机率(3.3%)也远比对照组(28.3%)低,就治愈率来说,观察组的治愈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通过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也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手术室抢救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得死亡率和多脏器衰竭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是一种高效的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方案,可以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许丽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内科老年患者健康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为了探究临床护理方式下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实施成效,研究了2015年5月至去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2例心脏疾病患者.将之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在临床路径下,对前者进行护理照顾,对后者则施以传统护理方式加以照护,经过长达两周的干预期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达标率以及住院满意度加以调查,得知和对照组相对起来,观察组患者在这两顶上,都获得了更高成效,并且这一差距与统计学意义相符(P<0.05).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将护士对于心内科病患人员的健康教育理念体现出来,应引起重视,在临床上加以普及.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模式对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1%)低于对照组(2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爱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联合消化道清洗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继发脏器功能损伤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消化道清洗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继发脏器功能损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度接治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临床研究案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和消化道清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肾脏等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脏、肾脏等功能各项指标不存在显著性组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肌酐蛋白 I、血肌酐、胱抑素C、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水肿和中间综合征患者分别为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临床常规治疗,血液灌流联合消化道清洗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继发脏器功能损伤,同时降低临床不良并发症发病率,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明;荣广成;谢卓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职护生计算机态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在保健领域应用计算机的态度现状. 方法 采用问卷及访谈法,对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生共338 人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高职护生在保健领域应用计算机态度良好,不同学制高职护生对计算机的态度得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积极倡导高职护生在保健领域中应用计算机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护生信息素养,缩小护生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差距.

    作者:赵妍妍;郄昆才;郑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采取随访管理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分析

    目的: 观察组社区随访管理对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门诊收治完成社区管理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社区随访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在干预后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的总控制率为90.0%,对照组为53.3%.观察组血糖总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随访管理能够良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病情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8例,并给予所有患者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3%,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得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的变化与上尿路结石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上尿路结石患者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2月~2016年3月的上尿路结石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复发情况分为结石组与复发性结石组,随机选取在本院查体的50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钙、磷、PTH、CT水平,计算PTH/CT值.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复发性结石组与结石组的PTH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PTH高于结石组(P<0.05);两组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与结石组PTH/CT值高于对照组,复发组PTH/CT值高于结石组.结论: PTH与CT的变化是引起上尿路结石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PTH/CT值增高可能与上尿路结石的发生及复发有关.

    作者:宋志平;苏道政;高同斌;冀永健;王沈阳;王恒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针灸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的研究

    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8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治疗要求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扶他林为主,刺激组给予口服扶他林+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对照组和刺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刺激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2%>62.1%,对照组和刺激组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对比,治疗后刺激组的各项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采用温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此外该治疗方式简单可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磊;李程;胡铁汉;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84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透,其中30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作为甲组,另外54例为非糖尿病肾病作为乙组,分析两组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结果:甲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16例(53.33%),乙组内瘘失功29例(53.70%),甲组透析时间、内瘘使用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乙组(P<0.05);随着内瘘时间的延长,各血管内膜厚度不断增加,甲组内膜厚度值高于乙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较短,C-反应蛋白、血小板水平、血管内膜均是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作者:董刚;韩淑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