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杨舒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冠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29例,入院后根据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分为3组,A组(HbA1c<5.6%)41例,B组(5.6%≤HbA1c≤6.4%)43例,C组(HbA1c>6.4%)45例,对1年内三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就冠状动脉病变数量而言,A组患者主要以单支病变为主,B组和C组则主要以三支病变为主,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死亡率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A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内科老年患者健康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为了探究临床护理方式下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实施成效,研究了2015年5月至去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2例心脏疾病患者.将之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在临床路径下,对前者进行护理照顾,对后者则施以传统护理方式加以照护,经过长达两周的干预期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达标率以及住院满意度加以调查,得知和对照组相对起来,观察组患者在这两顶上,都获得了更高成效,并且这一差距与统计学意义相符(P<0.05).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将护士对于心内科病患人员的健康教育理念体现出来,应引起重视,在临床上加以普及.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应用耳穴埋籽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10.35±2.5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4.26±2.5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苏蕾;葛东方;郭正香;祁晔;吴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600名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的情况.方法:采取整体抽样法抽取本地区600名幼儿园儿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男童与女童饮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段5~,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明显较重,在年龄段6~7,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较轻,P<0.05;比较男童与女童身高测量值的年龄段5~与年龄段6~7均差异显著,P<0.05;男童与女童体格发育情况绝大多数处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所有幼儿园儿童的肥胖率总体偏高,可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普及营养知识.

    作者:钱云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9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用微创拔牙法,对照组用常规拔牙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的疼痛强度、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微创拔牙法的实验组比常规拔牙法的对照组术中的疼痛感减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感染率降低,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手术中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低、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进而说明微创拔牙法能在我院今后的治疗中广泛引用.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实施尼龙丝结扎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实施固体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牙周变化、牙齿松动度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对某医院收治的3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单一组(n=15)和联合组(n=15),给予单一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治疗,给予联合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单一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莉芳;李雯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三种检测方法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的结果对比

    目的:对尿液中的有效成分用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探讨.讨论:选取2016年10-2016年12月我服务中心检验科采集的500例尿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0例尿液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27例,白细胞检测阳性164例.尿流式细胞仪法检验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46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02例.镜检法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71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41例,管型检出率为1.20%.讨论:通过对比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有效成分检测结果,尿液沉渣镜检法对有效成分检测阳性率较高.

    作者:杜凯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卡培他滨片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片用于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肿瘤科收录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表现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卡培他滨片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差异性(P<0.05).结果:进展期胃癌症状表现复杂,以腹痛、食欲减退和消瘦、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腹泻、咽下困难等为主要表现,对患者个体症状形成诸多不利影响.采用卡培他滨片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明显,治疗前,腹痛60例、食欲减退和消瘦55例、恶心呕吐48例、呕血33例、黑便22例、腹泻42例等;治疗后,腹痛5例、食欲减退和消瘦3例、恶心呕吐2例、呕血3例、黑便5例、腹泻2例;综合对比前后,进展期胃癌患者症状变化明显(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选用卡培他滨片具有显著疗效,对患者各种病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彭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注射椅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在给儿童输液的过程中,儿童哭闹造成输液外漏并重新写注射的现象非常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儿童需由家长抱着,配合医护人员将儿童的手或胳膊用胶布绑在硬板上进行扎针,这种方法,无形中加大了儿童对输液的恐慌,同时给家长和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保证小儿输液安全,我们设计了一种安全移动式儿童注射椅,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丽娜;罗飞云;李灵;蒙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与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对新生儿感染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中分娩且母婴同室病例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调查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增强母婴交流,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

    作者:方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胶体金法(EICA)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效果.方法:采集我晋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西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的138例血清(或血浆)检测资料展开分析,同时给予ELISA、EICA检测,对检测的乙肝五项指标予以分析.结果:ELISA的阴性诊断准确率为100.0%显著高于EICA检测的8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中,ELISA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EICA检测的结果,EICA只能用于急诊的初筛试验,ELISA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粉兰;童绍珍;郭艳萍;李金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对风险的控制作用

    目的:分析和评价细节护理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对风险的控制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016年度我院门诊和住院静脉治疗的5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度的2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016年度的263例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细节护理,对比两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2016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幅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15年度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奇;肖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体四肢骨骼的解剖变异与创伤骨折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人体四肢骨骼的解剖变异与创伤骨折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直接外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X线正位、斜位和侧位摄片检查,同时比较患侧肢体和健侧肢体的检查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全部50例直接外伤患者中,8例患者存在解剖变异.19例轻伤患者,其中12例患者的骨与关节表现为正常解剖结构,7例患者表现为解剖变异,2例患者变异被误诊为骨折.31例重伤患者,其中28例患者存在骨折,2例患者同时存在变异和骨折.结论:在对创伤骨折和四肢骨骼解剖变异进行检查时,X线平片检查是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方式,对人体四肢骨骼和骨关节的变异表现、解剖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和熟悉,选择X线平片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创伤骨折、正常解剖变异,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作者:满玉福;王志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观察与研究

    目的:分析对于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均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使用胺碘酮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静息心率,QT间期以及左心室EF改善显著,临床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氨氯地平5mg,每天给药1次,在氨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天给药1次.两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4个月,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指标,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并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目的:探究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纳入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把它们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名病人.对照组进行传统疝修补术式治疗,研究组进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研究组的各项指标例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正常活动时间等都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使用.

    作者:柴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严重胸部外伤合并气血气胸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合并气血气胸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胸部外伤合并气血气胸患者根据情况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或开胸手术,观察治愈和死亡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4例(6.7%)死亡,56例(93.3%)抢救成功.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尽早实施合适的外科手术方法,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150例传染病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96%明显优于对照组81.33%,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传染病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曹晓丽;李玉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可视人流机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对可视人流机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下进行手术,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时间为(4.12±2.4)min,对照组为(5.26±2.0)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25±2.1)mL,对照组为(11.61±2.3)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观察组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流血时间为5d,对照组为6d,观察组术后平均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16例患者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人工流产机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效果理想,不全流产率较低,且不会增加引导出血量,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毛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Meta分析

    目的:对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opening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Embase、Coe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腰椎间盘镜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纳入符合研究质量的文章.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1198例患者,其中椎间盘镜组599例,传统开放手术组5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MED短于OD(P<0.05)、术中出血量MED少于OD(P<0.05)、切口长度MED小于OD(P<0.05)、术后住院时间MED短于OD(P<0.05).结论:腰椎闯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别.

    作者: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