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王玲;廖瑞雪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 ICU患儿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儿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ICU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4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 2月期间本院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积极采取综合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妇科住院部患者1600例,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患者针对医院感染工作采取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管理模式运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分别为2、4、1例;对照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分别为30、10、5例.观察组医院感染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高度结合临床医院感染情况,对临床医院感染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从而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率,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彭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对风险的控制作用

    目的:分析和评价细节护理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对风险的控制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016年度我院门诊和住院静脉治疗的5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度的2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016年度的263例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细节护理,对比两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2016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幅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15年度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奇;肖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128例随机分组.小剂量组采取低剂量思美泰治疗;大剂量组采取高剂量思美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治疗前后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瘙痒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结果:大剂量组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比小剂量组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治疗前后TBA水平、ALT水平、AST水平比小剂量组好,P<0.05;大剂量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比小剂量组低,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应用大剂量思美泰治疗的效果优于小剂量,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对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当前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结果: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硬件设施不完善、药房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结论:做好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对提高医院的药物服务质量和药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基层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申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建议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给予合理的建议,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老年人胃癌患者100例,同时与同时期接收的青年胃癌患者60例进行病理对比分析,整合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老年人患有胃癌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而青年患者中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区别.老年人在胃癌发病时会有呕血黑便的临床现象,同时患有胃癌的老年患者会随着发病而不断消瘦,对比于青年患者来说,青年患者的临床现象为腹痛和呕吐,没有其他明显的现象.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有着其特有的现象,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病理特点,针对老年人人群给予相应的建议.结论: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青年患者不同,结合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及早的发现,同时结合胃癌的发病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张俊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分期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分期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分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践证明,对所有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生存率进行比较,实践证明,临床Ⅰ期生存率75%,Ⅱ期生存率为89.7%,整体治疗优势比较明显.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分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预后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选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0例膝关节前后脱位患者,10例患者均证实为前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完全断裂,内侧副韧带Ⅰ-Ⅱ°损伤,一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外侧复合体,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18-52岁,平均31岁,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膝7例,右膝3例,于伤后5h-7d入院.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有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走时未出现不稳情况,膝内外翻 应力试验及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动均<10 mm;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5 ± 12.5) °,术后(120.0 ± 10.2) °.结论: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许三恩;陈应东;孔令通;张炳志;杨从芳;沙昀希;赵道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刺激仪(肌间沟)神经阻滞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在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Ⅰ组)和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组(Ⅱ组).分别于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2.0mg/kg,0.17%左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0ml肌间沟注入.记录注药后15分钟(T0)30分钟(T1)时完全感觉阻滞的比较.结果:T0 、T1时Ⅱ组注药后上肢感觉的阻滞程度优于Ⅰ组.结论:神经刺激仪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阻滞程度优于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

    作者:乔永贵;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开放组与研究组(n=30).开放组实施开放性手术,研究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IPSS、Qmas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手术治疗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且手术治疗安全性比较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谢树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意义评定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意义.方法:本次选取我院的护理人员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分层次管理),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管理);观察2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32(80.00%)例、良7(17.50%)例、可1(2.50%)例、差0(0.00%)例)、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34(85.00%)例、良6(15.00%)例、可0(0.00%)例、差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20(50.00%)例、良15(37.70%)例、可4(10.00%)例、差1(2.50%)例、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20(50.00%)例、良15(37.70%)例、可4(10.00%)例、差1(2.50%)例)(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用分层次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费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9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用微创拔牙法,对照组用常规拔牙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的疼痛强度、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微创拔牙法的实验组比常规拔牙法的对照组术中的疼痛感减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感染率降低,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手术中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低、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进而说明微创拔牙法能在我院今后的治疗中广泛引用.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措施进行探讨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1月240例不合理用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研究,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血压平均值为(146.2±11.6)mmHg/(65.3±10.6)mmHg,平均脉压为(81.4±10.5)mmHg;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中对药物的错误认知占13.75%,盲目用药占17.08%,随意停药或用药占28.75%,随意增减剂量占40.42%.结论:为了保证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医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用药方案的制订,加强对患者用药的指导,提升患者依从性.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取我院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并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精神健康(89.27±4.65)分、社会功能(89.21±5.13)分、躯体功能(85.17±6.27)分、物质生活评分(91.31±2.3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丽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刍议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对产妇焦虑情况实施评分,且就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细致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产妇焦虑及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均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可减轻患者诸如焦虑等心理负担,有助于优质、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有效控制并发症.

    作者:曾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腔粘连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照组应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补肾化瘀方联合雌孕激素进行周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宫腔粘连患者治疗后宫腔镜下IUA评分和治疗前比较,IUA评分均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宫腔粘连患者治疗前IUA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前IUA评分比较,P>0.05,两组间治疗后的IUA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VEGF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D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阴陵泉、中枢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辛伐他汀,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糖化血红蛋白比值(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体重指数(BMI)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G、CHO、HbA1C、MALB、BMI明显降低(P<0.05), 血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穴位注射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甘油三脂、血总胆固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抑制VEGF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作者:宋丽;董朝侠;梁爽;邓自辉;田强;党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初期外伤性骨折患者120例活血驱淤汤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初期外伤性骨折患者应用活血驱淤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初期外伤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驱淤汤,同期120例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常规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85.8%),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驱淤汤可促进初期外伤性骨折愈合,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志敏;宁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运用于恢复脑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到我院诊治的脑梗患者114例,分为两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7例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简明智能精神状况记录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受损评分(NIHSS)及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简明智能精神状况记录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受损评分(NIHSS)及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运用于恢复脑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