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艳娜
计算机系统相关技术应用于医院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后,可以建立一个完整、全面并且详尽的医院人事档案数据系统.和传统的认识档案管理方式相比,该系统不仅更加全面而且在搜索的时候更加便捷.所以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院的人事档案需要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作者:吴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40例患有呼吸疾病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记录其检查结果、病变情况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和并发症. 结果:炎症、支气管异物吸入以及纤毛不动综合征都对于呼吸疾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菌类检出率比较过程中不满足P小于0.05. 结论: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过程中疗效显著,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吕亚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根据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检测和护理等临床资料,对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了临床分组,观察两组胎儿的年龄,出生体重,胎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和机械通气的情况,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新生儿病房监护中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从而做到及时规避新生儿监护病房高感染因素,降低新生儿感染率,这对预防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黔南州2013-2015年国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结果,掌握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趋势及病毒株变化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上报的3395例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探索流感流行规律.结果:上报的3395例流感样病例中阳性490例,阳性率14.43%,其中男260例,女230例,男女比例相当.ILI 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共339例,占总ILI病例的69.18%,并呈现出年龄越小ILI越多的趋势.3年监测中均呈现春(3-5月)、夏(6-8月)、冬(12-次年2月)3个季节性发病高峰.收集3年中的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呈多样化,主要为季节性A型流感病毒、季节性B型流感病毒.结论:2013-2015年黔南州流感发病相对稳定,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其时间分布与流感病毒活跃时间分布一致,呈现冬、春、夏3个季节高峰.15岁以下儿童及婴幼儿是重点发病人群,而学校是重点高发场所.因此,要做好与教育部门的协调沟通,指导学校在秋冬季及早做好宣传、晨检、通风、保暖、卫生和接种等防控措施.加强哨点医院管理,强化院内培训,消除零周报,提高采样数量、质量,合理保存样品,提高核酸阳性率和病毒分离率.
作者:吴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彩超检查中孕期孕妇,观察对胎儿畸形检出的概率.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中孕期的孕妇450例,将孕妇按随机分配法则分成对照组(n=225例)和观察组(n=225例).对照组采用二维彩色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三维彩色超声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胎儿的诊断准结果与临床符合情况.结果:在450例孕妇中,通过产后诊断发现有20例孕妇孕育的胎儿为畸形,占的比例为4.44%,观察组检查的临床符合率为(90.00%),对照组检查的临床符合率为(65.00%),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经三维彩色超声诊断后,唇腭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畸形例如心脏畸形、脑积水、多囊肾及无脑儿等的发生率.结论:采用三维彩色超声筛查中孕期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显著的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大程度上防止了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建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行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对照组与行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周期排卵率与妊娠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激素水平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及睾酮水平显著优于(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周期排卵率与妊娠机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胡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85例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42例纳入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另143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肺功能改善率及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八正散加味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男科门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八正散加味口服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而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八正散加味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表(IIEF-5)评价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IIEF-5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正散加味联合阴茎负压吸引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ED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姬生超;李世大;孙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6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有38例,观察组患者有5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均一期愈合.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66.5±6.8min,愈合时间为15.5±0.5周,出血量500±30ml,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50.5±3.6m i n,愈合时间为9.6±0.5周,出血量300±40ml.经X2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解剖钢板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红林;侯海林;刘建平;金泉;徐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生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乙组,两组均行生化检验,对比其结果.结果:甲组糖尿病患者的TC、TG、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乙组健康体检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TC、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检验,能够显著提升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效果,该方法具备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可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进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4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呼吸机,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116例患者为有效、4例患者为无效,具有96.7%治疗有效率;对照组120例患者中66例患者治疗有效、42例患者为无效、12例患者死亡,具有55.0%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景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眼眶肿瘤患者实施手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名眼眶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AS)以及对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眼眶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7.8 %).结论: 术前对眼眶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焦虑、紧张情绪,从而降低患者出现心理、生理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青华;付新会;朱桌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工作,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常规干预、综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NIHSS评分、GCS评分显示为12.25±2.74(分)、4.36±1.26(分)较参照组的19.47±3.02(分)、3.14±0.45(分)较优,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综合干预,能减轻患者的昏迷程度,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呋喃唑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学辨证分型性中药治疗,进行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成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和舒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研究250定律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情况,以期帮助患者构建正确的营养认知以及健康生活理念.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治的90例行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计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250定律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经癌因性疲乏量表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以及体重及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术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巧用250定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促进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营养认知水平,从而帮助改善病情.
作者:张丽华;刘彦荣;郝素革;栗绪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门诊药房调配胰岛素药品存在的问题探讨.方法:对门诊药房进行有效的规划,解决各项存在的隐患.结果:规划前出错处方264张,出错率1.10%,缺药处方596张,缺药率2.50%.规划后出错处方11张,出错率0.33%(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有效的规划门诊药房胰岛素的调配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发药的效率,减少药物的错发率,减少药物的紧缺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耿雪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的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于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早我院接受CT检查和诊断的40例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患者,对所选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并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分.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CT诊断,对于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大肠造影,两组患者经过诊断检查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诊断检查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其肠套叠的测量长度较为准确,与手术的结果相近,两组结果的数据具有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结论:在临床上采用CT诊断的方式,能够提高诊断正确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所检测出的肠套叠接近于手术结果,从而保证的患者的治疗质量,在临产的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郑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作用.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59.8±11.2)min;术中出血量(1209.7±126.4)ml;术后1h内出血量(289.8±86.3)ml.经治疗后,4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1.7%.术后,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8.8%.结论: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时,能够较为快速的出血,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万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样本,以44例为一组,将其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数字化导板作为辅助手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种植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偏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种植后深度偏差(0.49±0.12)mm、角度偏差(4.20±0.23)mm、顶部偏差(1.10±0.14)mm、根尖部偏差(1.41±0.05)°,并发症发生几率2.2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数字化导板用于口腔种植过程中,缩小种植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偏差,提高种植精确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使患者牙列美观性可更好的恢复.
作者:周明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抢救护理的措施,对比分析出一项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抢救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优劣.结果:经预后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31.7%),多功能脏器衰竭出现的机率(3.3%)也远比对照组(28.3%)低,就治愈率来说,观察组的治愈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通过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也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手术室抢救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得死亡率和多脏器衰竭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是一种高效的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方案,可以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许丽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