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心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兔TLR4的干预作用

文礼湘;屈波;蔡光先;董晓斐;刘柏炎

关键词:护心康, 动脉粥样硬化, 兔, TLR4
摘要:目的 研究护心康对兔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护心康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不同剂量组进行干预治疗,检测给药后动脉管壁TLR4中的变化.结果 护心康中、高剂量均有较好的降低兔动脉管壁TLR4的作用,高剂量作用优于低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心康具有降低动脉管壁TLR4的功效.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住院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住院患者家属对手足口病的掌握情况,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以专业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措施实施后,患者家属手足口病知识平均得分由(63±1.64)提高到(91±4.96)(t=36.9,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家属手足口病知识平均得分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医院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作者:刘红莲;罗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9-2011年连州市猴痘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连州市猴痘疫情及野生动物猴痘病毒携带情况,为今后制定猴痘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2011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密切接触人群血液样本,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猴痘病毒检测,同时对野生动物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1年连州市共采集野生动物血液样品331份、密切接触者血液样品118份,结果均没有检测到猴痘病毒;所有密切接触者均表示自接触野生动物以来未出现过发热伴皮肤出疹性疾病.结论 连州市野生动物暂时未发现携带猴痘病毒.随着国际贸易以及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应加大对来自猴痘疫区的动物和人员的检测.

    作者:陈卓彤;谭绍安;蔡月华;陈振波;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建筑工地农民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共调查386人,年龄为18~~56岁,平均年龄为29.7岁;建筑工地农民工生命质量评分均随年龄增长丽呈下降趋势,年龄≥50岁年龄组生理健康总测量(PCS)及心理健康总测量(MCS)低于40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40~ 50岁年龄组PCS、MCS低于年龄<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中及以上学历MCS评分低于男性、小学及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者、经济收入较高的农民工PCS及MCS评分高于未婚者、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建筑工地农民工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洁;何钦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43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病原菌的送检情况,发现存在医院感染的隐患,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查阅在架病历,床旁访视患者,填写统一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查病历435份,实查病历435份,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为83.3%,表浅切口感染为8.3%,器官腔隙感染为8.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1%;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53.8%.结论 现患率调查能真实反映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不断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万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南充市产褥期妇女对产后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的认知水平,并研究影响其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419名产褥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总分为(16.84±4.46)分,其中产褥期保健知识总分为(11.51±3.41)分,育儿知识总分为(5.34±1.92)分.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有关.育儿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以及户口所在地(P<0.05)有关,产后保健及育儿总知识的认知与文化程度(P<0.001)及户口所在地(P<0.05)有关.此外,知识来源途径也是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认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充市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及育儿知识认识水平较低,相关部门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制定促进母婴保健的合理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产褥期妇女及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何兵;曾楠;李玉梅;关星;符霞;潘红梅;董胜;顾玥琦;潘池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西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在某重大水污染应急处置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在某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已经建立起来的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制定统一的应急监测和评估方案,在一个多月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开展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和风险评估,评价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在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 共对污染波及范围内的4家市政供水单位、2家城市自备水厂、27所学校、202个农村分散式水井、97个备用水源(水井)、100个拟用于应急状态下贮存饮用水的贮水车辆等进行了应急监测,共采集监测各类水样4131份.在分散式供水的井水中有3.96%的井水镉含量超标,其余监测点水中的镉含量均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较好的突显了其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的技术支撑地位,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并形成有效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机制.结论 广西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为政府部门有效处置水污染事件提供了科学依据,发挥了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作用.

    作者:唐振柱;钟格梅;赵鹏;黄林;黎明强;韦东禄;潘洁;黄江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项目管理”在疾病控制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通过试行机构层“全项目管理”机制的实践,阐述了通过全部业务的项目化管理以全面落实疾病控制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益的理念.国家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项目化确保公共卫生均等化目标终实现的方略,要求疾病控制事业项目化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必然从项目责任上形成疾病控制项目筹资方、管理方和执行方立体格局.同时,在确保各项业务项目得到规范实施、科学评价的同时,也能确保各项管理活动得到规范实施和科学评价.也就是说,将项目管理理念运用到疾控机构日常管理的各重要环节中,通过管理的项目化,来推进和实现业务的项目化管理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作者:姚瑞;李玉荣;李德云;谭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活动性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及其免疫功能指标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活动性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患者血清结合抗体和PPD实验阳性的价值,并分析两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5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并与50例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结核抗体与PPD实验阳性比率,并统计TNF-α、IL-1、IL-6变化情况以及血清CD4、CD8以及CD4/CD8比值.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结合抗体阳性和PPD实验阳性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同时CD4/CD8比值显著低于陈旧性静止期肺结核组(P<0.05).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炎症细胞因子往往低于静止期,且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出现血清结合抗体和PPD实验阳性的比率显著升高.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许昌市2010-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许昌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剖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为脊灰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许昌市2010-2011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许昌市2010-2011年共报告AFP病例65例,<15岁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5/10万、4.37/10万;0剂次免疫者1例,免疫史不详者2例;报告后48 h调查率100%;14 d内双份便采集率76.9%,合格便采集率76.9%;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100%;麻痹75 d内随访及时率93.8%.结论 AFP监测体系整体运行良好,但存在需改进的地方,0剂次接种和免疫史不详病例仍有发生,需进一步强化预防接种与管理.

    作者:郑惠平;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LSI头孢菌素新、旧药敏折点对产ESBLs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评估

    目的 探讨CLSI头孢菌素新、旧药敏折点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药物敏感性及菌株分布的影响并了解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300株菌,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的敏感性,CLSI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产ESBLs菌株,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对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在S19和S20新旧折点下CAZ、CTX的敏感性以及ESBLs阳性菌株分布率进行分析,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分析耐药基因.结果 本组菌株中产ESBLs菌株61株,包括大肠埃希菌3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6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2株;旧折点下CAZ、CTX耐药率分别为39.3%、50.8%,新折点下耐药率分别为68.9%、98.4%;旧折点下分别有34.8%、44.3%的产ESBLs菌株分布在CAZ、CTX耐药菌株中,新折点下则升高至46.0%、59.4%;产ESBLs菌株以TEM型耐药基因为主.结论 根据CLSI新折点S20判读对CAZ、CTX的耐药率较S19有所增高,并且药敏结果与产ESBLs菌株具有高度一致性,且产ESBLs菌株以TEM型耐药基因为主.

    作者:黄秋兰;候慧丽;范德平;沈钰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深圳市2009-2011年乙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或咽漱液标本,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病毒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株型别鉴定.结果 2009-2011年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5353份,其中分离并鉴定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39例,总阳性率为2.60%;以2009年第11周阳性率高,达33.33%;病毒阳性者平均年龄为(13±15)岁,其中大于60岁组的阳性率高,达4.21%.结论 2009-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中,Victoria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深圳乙型流感病毒主要累及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并在流行季节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敬忠;刘涛;房师松;王昕;程小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咳喘宁对哮喘豚鼠IL-13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咳喘宁对哮喘豚鼠的IL-13调节作用.方法 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用卵清蛋白诱喘;咳喘宁治疗组,使用卵清蛋白诱发哮喘后,用咳喘宁治疗;地塞米松组,使用卵清蛋白诱发哮喘后用地塞米松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中和肺泡灌洗液中IL-13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咳喘宁组血和肺泡灌洗液中的IL-1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作用较地塞米松略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与降低IL-13水平有关.

    作者:张海霞;李娇艳;董晓斐;罗银河;王孟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江西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血脂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3000人,江西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60.02%,男性(65.81%)高于女性(54.74%),城市(74.84%)高于农村(49.17%),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63.50%、61.61%、60.06%、57.84%、60.90%.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6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0.96%,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57.64%,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7.43%.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3.34%,18~29岁人群呈现低知晓率、高患病率的特点.结论 江西省六成成年居民血脂异常,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主,有年轻化趋势,且患者知晓率偏低,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干预控制.

    作者:陈轶英;朱丽萍;李艾;罗物强;刘杰;颜玮;吉路;赵军;孔干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珠海市2005-2011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分析珠海市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SIA)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珠海市麻疹监测系统报告数据进行分析,以2009年4月珠海市MV SIA为分界点进行比较.结果 珠海市2005-2008年麻疹报告发病率逐年递增(7.35/10万~32.68/ 10万),2009年SIA后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到3.49/10万;SA前麻疹发病高峰集中在4-8月,SIA后无明显发病季节高峰.SIA前后年龄分布、病例地区分布、免疫接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疹强化是消除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晖;阮峰;关天姬;尹锡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外科手术后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腹部手术后发生真菌感染患者102例作为真菌感染组,随机选择同期腹部术后未发现真菌感染患者41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概括术后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术后真菌感染相关的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激素应用、白细胞计数、侵袭性操作、肝功能障碍及合并糖尿病等(年龄≥60岁:P=0.045,OR=1.385;住院时间≥30 d:P =0.027,OR=1.584;广谱抗生素使用≥14 d:P=0.031,OR=5.463;机械通气:P=0.003,OR=0.086;皮质类固醇激素:P=0.018,OR=6.471;白细胞<4.0×109/L:P=0.000,OR=9.756;侵袭性操作:P=0.002,OR=7.524;糖尿病:P=0.000,OR=0.033;肝功能障碍:P=0.039,OR=0.394).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致病菌(59株,57.8%),主要发生于呼吸道(46例,45.1%).结论 严格遵守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原则,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规范侵入性操作过程,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一般及留置导管的专项护理等医疗及护理对策,将对术后真菌感染实现有效的预防.

    作者:周秀娟;李冉;张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状况及行为学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以及相关的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在MSM聚集的酒吧、浴池、公园等地点,在知情同意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调查了802名MSM,HIV阳性46例,阳性率5.74%.不同活动场所寻找性伴中公园型占58.7%,浴池型占22.1%,酒吧型占12.5%,网络型占3.2%,其他型占3.5%.不同活动场所中年龄、文化、婚姻状况、知晓、同伴教育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6个月、近一次与同性发生无保护肛交以公园型MSM多;与异性发生无保护性交行为比例大的是浴池型41.24%.“年龄”、“近一周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次数”及“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是MSM人群选择场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活动场所MSM人群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应根据不同场所的MSM人群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作者:曲琳;高永明;青河;杨景元;涛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南锑冶炼业砷碱渣致水源性砷中毒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湖南锑冶炼砷废渣致水源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水源性砷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水源性砷中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水源性砷中毒,主要是砷碱渣污染水源所致,主要特征为急性和亚急性中毒,具有突发性、隐匿性、群体性,分布为饮同一水源,其年龄、性别无差异,可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血液、泌尿系统.根据患者的尿样及饮用水源的砷含量显著增高,可以确诊.结论 通过对湖南锑冶炼业砷污染水源致砷中毒调查发现,水源性砷中毒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据此可以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预防砷对水源的污染,砷中毒事故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王杰;肖云龙;王海鸿;苏长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AP1LC3B表达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体外研究

    目的 探讨MAP1LC3B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与侵袭转移及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AP1LC3B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体外构建慢病毒pLKO.1-MAP1LC3B-siRNA干扰质粒,转染HCT-116细胞株,对照组转染空质粒;采用MTT和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形态.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AP1 LC3B、mTOR、ATG5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AP1LC3B高表达存在于82.6% (76/92)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11.95%(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AP1LC3B蛋白高表达与肝转移、TNM分期和不良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抑制MAP1LC3B表达降低HCT-116细胞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发生自吞噬;下调mTOR、ATG5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P1LC3B是CRC新的预后指标;MAP1LC3B调控mTOR、ATG5和HIF-1α表达介导自吞噬的作用分子机制在CRC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蓉蓉;殷先利;李俊军;钟美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A-CHIT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研制及检测磺胺甲(噁)唑的方法研究

    目的 以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A-CHIT)纳米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磺胺甲(噁)唑抗体为探针,探讨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磺胺甲恶唑(SMX).方法 用滴涂法将HA-CHIT纳米复合物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特异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的性能进行表征.在电极上固定SMX抗体作为探针,依据免疫竞争法,样品SMX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SMX竞争电极上的抗SMX多克隆抗体,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SMX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反应时间为20 min、孵育温度37℃、检测底液pH5.5时,电流响应灵敏.线性范围为1.0×10-7~5.0×10-4 mg/ml,线性方程为△I =9695.2c+ 0.6511,相关系数为0.9909;低检出限为8.54×10-8 mg/ml;相对标准偏差(RSD)<5%.结论 基于HA-CHIT纳米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制得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快速灵敏等优势,可实现对磺胺甲盛(噁)的快速测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蕾;丁亚萍;荣胜忠;刘凤海;潘洪志;杜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常州市1~6岁健康儿童EV71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大规模流行之前儿童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率和抗体水平.方法 以常州市2006年采集的252名1~5岁健康儿童血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和试验测定血清的EV71中和抗体,以中和抗体阳性作为既往感染标志物.结果 1~5岁儿童EV71平均感染率为32.9%,1~3岁组感染率为9.8%~22.4%,4岁组和5岁组的感染率为43.5%和79.5%,分别与1~~3岁组感染率(14.38%)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在1~3岁组为4.9~~8.8,4岁组和5岁组分别为21.8和14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在2008年全国大规模流行之前EV71在该地区已有一定程度的传播.

    作者:徐文国;王亚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