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凤伟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研究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增加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镇痛效果、心率、血压状况、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血压状况、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实施麻醉,镇痛效果显著,既可改善心率、血压状况、血氧饱和度,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舒脉降压汤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n=45)患者应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研究组(n=45)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应用舒脉降压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舒脉降压汤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丹;戴建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CU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水平因子、并发症及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ICU病房收治8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举措,就两组炎症水平因子、并发症及预后疗效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ICU住院花费及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少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对其采用ICU综合护理干预举措,可实现其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提升患者免疫能力,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海燕;王静;董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疗效.方法:抽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消化道息肉病变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动术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息肉切除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息肉切除率(71.05%),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临床效果明显,息肉切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光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就医进行清宫及人工流产手术病患78例,所有病患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39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超声检查,并以超声技术诱导开展手术;而参考组则不运用超声检查与技术,仅以医师的个人经验开展手术,对比各组病患的各项指标,并且进行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项指标对比方面,研究组无论在手术周期、出血量及感染率等指标均少于参考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传统手术方式,以超声检查配合超声技术引导手术,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周期,降低手术出血量及感染率,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离床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患儿的离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胡汪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为了降低剖宫产率,严格掌握剖腹产指征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从我院收录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录的75例剖腹产患者资料,对其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75例剖腹产患者,主要指征包括:胎儿宫内窘迫28例,占37.3%;臀位11例,占14.7%;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8例,占 10.7%;产妇要求7例,占9.3%;妊高征6例,占8.0%;巨大儿5例,占6.7%;羊水过少4例,占5.3%;相对头盆不称4例,占5.3%;疤痕子宫2例,占2.7%.结论:临床熟练掌握剖腹产指征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剖宫产率,避免手术不当造成的意外风险.
作者:杨光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6月-12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通过制定手术室患者术前访视流程,提高了术前访视的效果,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访视,减少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状态,提升手术室护士访视质量.结论:使用SBAR沟通模式可使访视的过程规范化,访视的内容程序化,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术前指导,确保每位手术患者都能正确对手术应急,提高了术前访视的效果.
作者:谢红巧;粱丽萍;徐燕;杨冬梅;李霞;洪晓鹏;徐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高校医院422例发热病例进行分析,指导今后门诊发热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的422例发热学生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热的主要病因为呼吸系统疾病77.3%(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4%,急性支气管炎5.5%,肺炎0.9%,结核性胸膜炎0.5%).消化道疾病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二位.结论:设立发热门诊,建立发热学生患者追踪随访制度十分必要,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作者:程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质量.方法:选择本院已经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其住院期间都进行相同的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治疗,并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在出院前,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制定相关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计划.在出院后,观察组继续进行后续的家庭氧疗护理、电话随访和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的延续护理,对照组则不再进行延续护理计划.利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和乔圣治呼吸问卷(SGRQ)[11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出院75天之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的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相关的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等数据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患有VAP的120例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回顾性分析其VAP的病因,给予观察组患儿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痰培养的结果,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及VAP的发生率.结果:由记录的数据可知VAP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给予集束化护理后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及VAP的发生率均较采用常规护理的优(P<0.05).结论:重症患儿VAP的发病机制复杂且致病因素有多种,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策可有效预防及减少患儿VAP的发病率.
作者:邹湖;黄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60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116例)和非老年组(10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不典型症状和无症状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51.72%和9.26%、48.28%和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梗死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害大,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和无症状,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梗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特别注意,以今早发现并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作者:符以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7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调脂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陆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认为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郁毒、瘀毒内阻、脾肾双亏、气血亏虚等.国内学者针对其病因病机,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健脾、补益气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治疗癌病是中医的特色,应深入研究.
作者:宋志强;王猛;周永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强度过大、健康危害和长期应激.结论护理管理者运用人性化管理激励下属,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共同创造和谐的手术室护理环境.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老年人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为如何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制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91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从基本情况、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自理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与慢性病患病情况;有2031人患有三高类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占调查人群总数的69.6%;有822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占28.2%;有189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占6.5%.14.6%的老年人有照护方面需求.结论:对辖区内老年人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的调研,了解照护需求情况,以家庭医生为主体,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高并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更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妍;蔡雨阳;王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手法整复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接收的86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为治疗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4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优良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整复两种方法治疗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均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手法整复对于特定的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也可作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乔添柱;王明霞;郝强;滕家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对于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96例拟诊为精神分裂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脑波治疗,治疗前后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S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脑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甄文洁;王海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为Ⅳ型,2例为ⅢC型,1例为ⅢB型,1例为ⅢA型,4例为ⅡA型,1例为I型;对患者进行不同内镜治疗、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不同口手术治疗后,均全部治愈.结论:肝胆手术后胆漏出现的原因错综复杂,临床上应该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处理时注意多元化、个体化相结合.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顺铂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院内选取的患者进行临床分组,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当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