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陈卫芯;黄玲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全程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全程优质护理均痊愈,与入院时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实施优质护理1周后各评分均明显降低.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满意98例,基本满意2例,无不满意患者.结论: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手术后的痛苦,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领域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对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急诊和急救应该采取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过急救治疗的重创病人中选取80位,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对这些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护理措施和方法.结果:80位病人中76位通过救治有了好转,只有4位抢救无效.结论:在对重创病人实施救治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急诊的效果,增加抢救成功的几率.

    作者:丁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照组63例)与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观察组63例),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较为认可我院母婴床旁护理工作,组间数据相比(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妇展开产后护理时,可采取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有效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符合于优质化护理服务的要求.

    作者:徐丽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产科抢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产科抢救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的1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给予参照组学生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则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通过时两组学生教学后各数据统计显示,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考核等达标人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实习的带教老师对学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学生对模拟情境教学方法评价度较高.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产科抢救教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提高,增加带教老师与学生间的满意度,并且为临床护理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姚新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肩周炎113例总结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超声表现;方法本组113例病例通过正确的检查手法,超声观察肩周炎患者的肩袖、肌筋膜、肩部滑囊、关节囊等部位的超声表现;结论:肩周炎有特有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在肩周炎的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作者:付谨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目的:深入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并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其作出防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然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正常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过程中的出错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统计患者的护理出错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出错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其病情控制效果更好,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护理质量也大幅度提升,P<0.05,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所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护理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面积地推广.

    作者:曾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侯积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誉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

    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四段十步骤开展活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临床给药途径,因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1],但在临床中常因维护不当,出现药物外渗、静脉炎、堵管等问题,造成非计划性拔管.通过改善此类患者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夹子的夹毕方法等内容进行改善,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一对一指导,从而大大降低脑出血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蒋梅;姜笑笑;雷可殷;王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策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对其心理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运用到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44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对照组22例予以常规一类的护理,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SCL-90量表评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护理以后的SCL-90量表评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类的措施运用到PICC置管型肿瘤患者内具备十分明显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张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宫外孕患者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宫外孕患者60例,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根据手术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宫外孕患者β-HCG水平、手术等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宫外孕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1小时、3小时、12小时的β-HCG水平以及再次宫外孕几率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再次妊娠后,实验组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进行治疗,对其损伤较小,且可增加其宫内妊娠率.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措施相对于单纯使用放化疗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抗恶病质,增加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户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能详细的对食管癌患者使用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6月15日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X线钡餐造影以及CT影像进行诊断,且对终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食管癌患者使用这两种方式之后进行比时,发现使用X线钡餐造影的患者相比较使用CT影像的患者在阳性率上诊断较高,且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食管癌患者实行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作为诊断方式,在效果上较为明显.而不同应用手段所具有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如采取CT影像进行诊断,在手术方案等方面能提供可靠依据.因此,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对食管癌患病症的诊断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应用比索洛尔治疗路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6.2%,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均可以有效安全地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然而比索洛尔的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美托洛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旻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对脊柱手术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对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2周的VAS评分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受伤椎体高度恢复比率、复位成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周VAS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骨折和腰椎滑脱症,不仅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而且能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和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状腺肿瘤102例术后整体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102例术后整体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为90.2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牟艳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析加强产房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房风险的意义

    目的:探析加强产房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房风险的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行传统的产房管理,观察组开展风险管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产妇的风险发生率及对产房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风险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房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产房风险,同时可以减少护理纠纷和意外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例妊娠合并大网膜囊肿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大网膜囊肿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方法:对1例妊娠合并大网膜囊肿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中配合的分析.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胎儿足月生产.结论:在认真配合手术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疼痛及用药的护理.在手术成功的同时确保母婴的安全.

    作者:罗应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介入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

    介入科是新技术的微创科室,由于科室性质、患者的特殊性,护生在学校没有学习专门的教科书,故其带教与临床其他科室有很多不同之处,如何提高护生带教的质量,特别是重视护理理论知识的强化和技能的培训,同时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新时期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文章从重视入科教育、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带教老师的要求、操作技能培养、专科能力培养和出科座谈等7个方面介绍了带教的心得体会.

    作者:刘建莉;张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导致宫颈癌手术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200名,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术者的年龄、病史、饮酒、吸烟、医师文化程度、医师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医师工作年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大、病情Ⅱ期、慢性病史、饮酒、吸烟、医师理论知识差者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师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医师高级职称、医师工作年限长且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与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手术经验有关,并发症的防治应从患者自身改正不良习惯和加强医师的基本操作训练等方面综合考虑.

    作者:雷华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血液检测结果在不同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贫血患者,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试验组;同期选取我院的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64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予以相应的血液检测后,发现急性失血性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三项血液指标与对照组并无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地中海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三项血液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及MCH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MCHC则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溶血性贫血患者的MCV及MCH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MCH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治贫血患者的过程中,应予以患者相应的血液检测,其中MCV、MCH、MCHC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鉴别贫血类型的重要指标,可提升鉴别贫血类型的准确性,应广泛推广.

    作者:罗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创伤性胰腺炎32例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胰腺炎患者3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诊断;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B超及CT检查.治疗结果:治疗:11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21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均痊愈出院,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治愈16例(76.19%),好转4例(19.05%),死亡1例(4.76%).结论:创伤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临床医师应细致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应用腹腔穿刺、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等方式来辅助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治疗方面,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创伤性质、合并脏器损伤情况来实施个体化治疗.

    作者:唐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