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胰腺炎32例的临床诊疗分析

唐煜

关键词:创伤性胰腺炎, 诊断, 治疗,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胰腺炎患者3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诊断;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B超及CT检查.治疗结果:治疗:11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21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均痊愈出院,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治愈16例(76.19%),好转4例(19.05%),死亡1例(4.76%).结论:创伤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临床医师应细致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应用腹腔穿刺、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等方式来辅助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治疗方面,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创伤性质、合并脏器损伤情况来实施个体化治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产后尿潴留产妇80例,分为每组例数均为40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给予干预性护理措,然后比较分析2组产妇的顺利排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结果:经干预性护理后的观察组产妇顺利排尿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5.00%和87.50%,具有显著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尿潴留产妇进行干预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产妇)的顺利排尿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在西药使用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西药使用中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期间的128张西药处方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未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期间的128张西药处方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整体合理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后,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比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前低,且整体合理用药率明显比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前高(P<0.05).结论:在西药使用中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西药的用药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

    作者:路俊华;高立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总结分析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观察组25例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以95.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繁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对眼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品管圈对眼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耳鼻喉科护理人员20名展开品管圈活动,参与患者为50名,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施品管圈前护理合格率为68.00%,显著低于实施后的96.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各项分值平均分显著由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耳鼻喉科病区护理工作较为繁杂,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陈仁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的时间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在采取了预见性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各个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文先敔;梁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植骨与不植骨在青年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植骨和不植骨对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年轻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纳入研究;植骨组和不植骨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术后6月Bohler's角丢失、术后一年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伤口引流量,植骨组多于不植骨组.结论:同种异体骨植骨对青年跟骨骨折患者没有必要.

    作者:宫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对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应防范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142例我院神经外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观察组忠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对时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道护理,观察并分析管道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结果:能够引发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神经外科患者自身的原因,医院护理人员的原因和管道的原因.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双仙;邓惠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9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和对照组(45),分别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效果.结果: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白内障患者其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包含全面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大限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秀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实施在老年慢性咳嗽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实施在老年慢性咳嗽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的5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25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另外25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为舒适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组的SF-36评分明显高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慢性咳嗽护理工作中,可以提升患者的健康指数、情感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可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任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进口厂家微晶纤维素112吸湿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进口厂家微晶纤维素112吸温情况,提供湿敏感药物选择依据.方法:采用粉末吸湿法测定德国JRS、美国FMC以及台湾明台化工的低水分微晶纤维素112的吸湿曲线、平衡湿度率等,以及在聚乙烯袋包装条件下吸湿性,考察不同厂家微晶纤维素的吸湿速率.结果:台湾明台的微晶纤维素112吸湿曲线以及平衡吸湿率低,在RH57.7%和RH75.3%条件下是德国JRS和美国FMC的一半.聚乙烯袋包装下三个厂家吸湿增重均较慢.结论:台湾明台微晶纤维素112吸湿速率慢,适合湿敏感药物.

    作者:吴小涛;周静;张慧;李战;何红艳;余秋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本文对慢性肝炎的药物治疗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指出了治疗慢性肝炎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药物的耐药性及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了;临床用药指导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周凤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2年间接收的新生儿70例肺炎患儿,根据进院就诊时间分为2组,每组35人,作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通过住院天数、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统计对比,发现对照组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复发病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差异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比常规护理更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大力推行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痛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诊断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资料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研究中,出现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80例,其中,45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2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中,9例心电图ST-T改变,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造影阳性者36例单支病变中10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44例多支病变中出现14例心电图ST-T改变,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患者心电图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较高.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其假阴性与假阳性率均较高,临床诊断中应对采用冠脉造影进行患者的确诊.

    作者:聂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现阶段医院设备管理中的重难点及改进方法探究

    目的:医疗设备管理属于系统性工程、复杂工程,需针对医疗设备的型号论证、设备购置、组织工作、安装验收、成本管理、使用计划、维护管理、故障控制等不断完善,尽可能提升医院竞争力以及整体实力.但根据现阶段部分医院在设备管理中的表现情况而言,仍存在明显问题,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及医院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研究了影响医院设备管理的常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改进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王延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选取所在科室78例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较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艳平;吴宗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感染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作者:赵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92例冠心痛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资料,基于患者的治疗方式纳入试验组与参照组(n=46).参照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区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邹坤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能详细的对食管癌患者使用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6月15日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X线钡餐造影以及CT影像进行诊断,且对终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食管癌患者使用这两种方式之后进行比时,发现使用X线钡餐造影的患者相比较使用CT影像的患者在阳性率上诊断较高,且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食管癌患者实行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作为诊断方式,在效果上较为明显.而不同应用手段所具有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如采取CT影像进行诊断,在手术方案等方面能提供可靠依据.因此,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对食管癌患病症的诊断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传统组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个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结果:个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传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1.1%,并且个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运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能够更好的增强疗效,使得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士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参阅相关的文献报道对手术室护士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时策进行了归纳分析.可见,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物理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危害因素;在临床中应该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护.

    作者:倪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