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安全管理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张秀清;李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白内障患者, 手术治疗, 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9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和对照组(45),分别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效果.结果: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白内障患者其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包含全面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大限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管理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9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和对照组(45),分别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效果.结果: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白内障患者其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包含全面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大限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秀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植骨与不植骨在青年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植骨和不植骨对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年轻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纳入研究;植骨组和不植骨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术后6月Bohler's角丢失、术后一年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伤口引流量,植骨组多于不植骨组.结论:同种异体骨植骨对青年跟骨骨折患者没有必要.

    作者:宫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干眼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泪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人工泪液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干眼症联合中药熏眼与人工泪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STEMI行急诊PCI患者的出院后模块化管理

    目的:探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2016年05月医院收治STEMI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入组患者均采用急诊PC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诊断信息、加强患者随访、自我保健、警示标志及药物指导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行PCI手术出院后实施模块化管理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五官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自以南丁格尔为代表的现代护理学产生以来,心理护理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已成为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倍受学者们的青睐.本研究对我院五官科收治的需手术患者120例,对其术前和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及比较,现阐述如下.

    作者:杜卿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皮炎汤治疗化妆品皮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化妆品皮炎患者使用皮炎汤进行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化妆品所致皮炎患者中选取100例,并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参照组运用盐酸西替利嗪西药口服与硼酸溶液外敷治疗,观察组运用皮炎汤配合硼酸溶液外敷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时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例),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4.0%(37例);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0%(48例),较参照组的70.0%(35例)明显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妆品所致皮炎给予皮炎汤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不但安全美观,且效果明确,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谦;芮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348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包皮环切术,观察组应用包皮环扎术,进行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外观良好率比对照组高,术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长(均P<0.05).结论:在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应用包皮环扎法能够降低并发症,减小手术时间,提升创缘美观度.

    作者:蒋庆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转移的疗效

    目的:对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单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措施.在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生存病例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生存率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转移患者实施治疗时,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与化疗方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生存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金鸿;沈华;赵岗;李全康;方剑峰;徐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腹膜透析患者114例,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7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过渡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7例),选用我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腹膜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腹膜透析的知识掌握情况,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推动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贾君慧;解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骨科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级护理系78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且随机纳入体验组与常规组(n=39).常规组应用一般教学方式,体验组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在开展为期1个学期的骨科护理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会的理论知识测评得分、实践技能测评得分以及学生的骨科护理知识学习满意率.结果:体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评得分与实践技能测评得分均相时较高,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验组学生骨科护理教学满意率为97.44%,与常规组学生骨科护理教学满意率84.62%比较差异显著,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技能掌握能力,提升学生的骨科护理教学满意率,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头孢类菌素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类菌素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情况,为头孢菌素抗生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有效建议.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出具的头孢类菌素抗菌药物处方中抽选500份展开分析,并总结这类抗生素药物在本院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500份药物处方中,口服型药物应用所占比例为72.0%,针剂型药物应用所占比例为28.0%;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以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率分别为24.0%、48.0%、22.0%、6.0%,可见口服型药剂应用率要比针剂型应用率高,第二代药物的应用率高于其他三代,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是本院临床中常用的类型,其中以第二代药物的应用率高,总体基本属于合理范围,但是这类药物的用药起点依旧存在较高的现象,因此还需加强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管理.

    作者:詹家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贫血诊断与鉴别中应用血液检验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血液检验的价值,希望能为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6月01 日-2017年06月01日进行血液检验的缺铁性贫血56例病患(第三组)和地中海贫血51例(第二组)病忠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同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人群在纳入研究(第一组),所有参与者均进行血液检验,对RBC/MVCV、RDW、RBC、MCH、Hb、MCV等指标展开相应的分析.结果:在血液检验中,第三组病患的MCV、RDW、MCH三项指标均高于第一组,而RBC、RBC/MVCV、Hb三项指标低于第一组,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比,相关数据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贫血的诊断之中,对于血液检验中的多项指标可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不仅仅检验过程十分便捷,还能够提升临床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中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砒嗪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社区卫生站接收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以格列砒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内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FBG2h以及HbA1c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BG、FBG2h以及HbA1c指标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砒嗪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0例传染病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对传染病住院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对失眠的影响,并总结失眠原因.方法:选取30例传染病住院失眠症状患者,通过日常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改善差异性.结果:失眠原因调查上,主要为对疾病的担忧,占组内53.33%,其次分别为住院环境、身体病痛以及经济压力.结论:造成患者失眠的因素较多,在护理中需注重患者心态的调节,实施针对性干预.

    作者:丁美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对象,将患者分组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单纯采用消炎痛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推拿针灸方法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碍推广应用.

    作者:吴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问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忠者75例为研究对象,75例患者共94个结节,分别实施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常规超声诊断中,良性结节为54个,恶性结节为9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中,良性结节为76个,恶性结节为14个,常规超声准确性为67.02%,超声弹性成像准确性为95.7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极高,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资料,实施对症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策略

    目的:分析血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策略.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实施血糖检验的患者中选取80例,分析血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结果:血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包括;采血时间段、样本放置时间、血糖监测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情况.结论:在血糖检验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必须要针对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提高血糖检验准确性.

    作者:费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疏血通注射液在小卒中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小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方法:将120例临床评定为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82.3% (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亦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手术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的一定量液态脂肪,并伴有局部细胞反应,属无菌性炎症反应[1].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脂肪液化不仅增加了切口感染机会,还会显著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花费,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同时还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造成潜在的医疗纠纷风险.而很多临床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同时,在脂肪液化发生后采取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法可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目前多内对于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多样,疗效各不相同,本人拟就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刘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受试者,根据不同的护理策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5).结论:产科护理中结合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方面也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美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