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血友病

付胜微;李慧荣

关键词:新生儿, 血友病, 出血症状
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血友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收治的8例血友病新生儿,观察新生儿血友病反应,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医疗过程.结果:8例血友病新生儿各个部位都出现不同程度出血反应,其中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出血为明显.8例血友病新生儿患者凝血酶、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正常.有6例诊断为Ⅷ促凝活性降低,本院将其划分为A类型血友病,2例婴儿诊断Ⅸ 促凝活性降低,划分为B类型血友病.针对不同种类血友病新生儿采取针对性疗法,7例血友病新生儿病情出现明显好转,1例新生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经商议,家长放弃继续治疗.结论:血友病为一串类型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多发于新生儿中,病情发作迅猛,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新生儿终生具有轻微创伤出血现象.对于有血友病症状新生儿,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确保将该疾病危害降至低.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就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06月本院收治的189例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0例,给予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89例,给予黄体酮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激素调节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地屈孕酮或者黄体酮的治疗方式来进行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地屈孕酮的治疗安全性更高,用药更为方便,并有着很好的患者依从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文金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保妇康栓联合干扰素栓治疗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HPV感染患者以保妇康栓联合干扰素栓治疗之后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HPV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干扰素栓进行治疗,观察组以保妇康栓联合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占比75.00%(45/6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展开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对感染HPV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干扰素与保妇康栓两种药物进行搭配治疗,能够对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临床表现与有效治疗的概率有显著的提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燕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放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

    目的:探讨放射技术在冠心病中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患者40例对比研究,实施放射技术诊断.结果:X线检查检出率为72.5%(29/40);冠脉CT检查的检出率为80%(32/40);磁共振检壹的检出率为90%(36/40);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3种放射性检查办法的临床检出率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技术值得推广.

    作者:吴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优质护理来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来进行护理.后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健康调查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来判断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同时健康调查量表显示患者的活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束嘉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的情况;SCL-90总分差值及躯体化因子差值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肝功能、HBV-D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HBV DNA、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慢乙肝伴躯体化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并且躯体化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抗病毒治疗慢乙肝,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慢乙肝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进而调节了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进了慢乙肝患者的应答.

    作者:孙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防护新进展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骨密度及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属于常见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极易导数骨折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骨质疏松的防护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作者:李佳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昏迷患者急诊急救临床分折

    目的:探讨急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分析如何提高急性昏迷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至2017年收治的97例急性昏迷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针对性急诊急救措施将9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急诊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病因分布及急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转归或好转患者51例,急救成功率为98.1%(51/52),对照组转归或好转患者37例,急救成功率为82.2%(37/45),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急诊急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急性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采用的急诊急救措施能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有效急救,优化急诊急救流程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周才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录的80例儿童肺结核药物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普通CT扫描,观察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统计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儿童肺结核以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等为主要表现,本次患者均采用CT诊断治疗.对照组痊愈显效30例,痊愈显效率75%,观察组痊愈显效39例,痊愈显效率97.5%;观察组并发症8例,发生率20%,对照组并发症1例,发生率2.5%;以低热、咳嗽、咳痰、胸闷等为主要并发症.结论:儿童肺结核会引起多种症状,用药后治疗是临床康复重点,针对性治疗可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荣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疑似有宫颈癌前病变并接受阴道镜下活检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在阴道镜下对可疑区域进行多点活检,以病理检查为终标准诊断结果,分析对照阴道镜下活检的检查效果.结果:经阴道镜检查80例患者中宫颈炎21例、CIN I 31例、CINⅡ11例、CIN Ⅲ10例,宫颈癌7例.经病理检查80例患者中宫颈炎24例、CINI 25例、CINⅡ16例、CINⅢ 9例、宫颈癌6例.阴道镜下活检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符率为92.5%.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滕菲;吴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9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纽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评分、环境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环境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环境,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顾竹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慕课教学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慕课教学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62名护理专业学生座位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对照组(n=31)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n=31)则为慕课教学模式,观察两种教学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护理理论成绩与实操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在护理教学中,能够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高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虾青素含量的测定

    虾青素在渔牧业、食品和药品工业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分析检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虾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1 虾青素的概述虾青素的结构与性质: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属于酮式类胡萝卜素,全称为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化学式为C40H52O4,相对分子质量596.86[1],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2].

    作者:陈军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对戒毒期吸毒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戒毒期吸毒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戒毒期吸毒患者共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15例.实验组患者予以盐酸曲马多注射液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帕瑞昔布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性不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结论:戒毒期吸毒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优化VAS评分,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应谨慎选择.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 骨痿的病因病机祖国传统医学并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发现其与中医的“骨枯”、“骨瘘”、“骨痹”、“骨蚀”等证极为相似,其中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中医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虚、脾亏与血瘀,同时认识到肝脏在其发病机制中不容忽视的地位.

    作者:李德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镇静护理在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镇静护理在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呼吸机的儿科患者进行镇静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使患者配合检查,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医内科结合六磨汤治疗外伤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医内科方法结合六磨汤治疗外伤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外伤后便秘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在导泻,促进胃肠动力药等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磨汤.对照组(8例)仅给予导泻,促进胃肠动力药等西医常规治疗.动态观察胃肠道蠕动情况,作为判定疗效的依据.结果:治疗组胃肠蠕动加快,且有节律性,临床症状消失快,较时照组有显著性(P<0.01).结论:六磨汤具有理气导滞之功,结合西医内科方法能改善和促进胃肠蠕动,对外伤后便秘有确切疗效.

    作者:全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窦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实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阐述相关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到某医院就诊的200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分别对其临床的相关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患有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比例高,高达95%,多数患者曾患有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大多数是诱因为药物作用和情绪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90.0% (P<0.05).结论:老年窦性心率不齐以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为常见.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消除诱发病因,治疗基础疾病,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延华;苏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究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通过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通过西药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7.39%,P<0.05.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经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张清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通过1例院内猝死抢救成功和近3年失败病例谈院内救援队成立的必要性

    目的:提高院内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分析抢救成功要素,追踪失败因素,谈院内救援队成立的必要性.

    作者:严晓娟;周三连;任玉琴;朱保锋;龚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思维在急诊PCI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的运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的运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在发现异常后进行治疗,不能有效保证预后质量.预见性思维是指护士通过经验、智慧以及敬业精神对急诊PCI患者从术前准备、术中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进行预见性的干预从而使急性 心梗的患者得到快捷有效、抢救成功率高的救治,通过预见性思维而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时于PCI患者有重要意义[1].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