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慕课教学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高媛

关键词:慕课教学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慕课教学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62名护理专业学生座位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对照组(n=31)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n=31)则为慕课教学模式,观察两种教学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护理理论成绩与实操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在护理教学中,能够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东兴区预防接种单位采用不同工作模式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效果对比

    目的:为了研究东兴区预防接种单位采用不同工作模式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东兴区29个预防接种单位中的6个接种单位,以及在管辖区内的15家幼儿园和小学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的全部疫苗接种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工作模式下壹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及疫苗补种的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学校流动儿童比例低于百分之三十时,它的学校新生疫苗漏种率为13.92%,比学校流动儿童高于百分之三十的学校低;6月份招生通知时开始查验的新生首针补种率为72.66%,9月份报名时开始查验的新生首针补种率为62.68%,6月份开始查验的补种率高于9月份开始查验的补种率;9月份报名开始查验的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比例大的学校的全程接种率比流动儿童比例小的学校低.结论:预防接种单位采用不同工作模式查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肿证的疫苗补种效果有其各自的优势,不能一概而论地觉得哪个模式是万能的,各个预防接种单位应该根据自己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出合适的工作模式.

    作者:赵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0例传染病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对传染病住院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对失眠的影响,并总结失眠原因.方法:选取30例传染病住院失眠症状患者,通过日常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改善差异性.结果:失眠原因调查上,主要为对疾病的担忧,占组内53.33%,其次分别为住院环境、身体病痛以及经济压力.结论:造成患者失眠的因素较多,在护理中需注重患者心态的调节,实施针对性干预.

    作者:丁美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0例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溶栓成功,再通率86.67%,4例发生血尿、牙龈出血,经治疗均好转.结论: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梗患者静脉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前后严密观察护理、进行健康指导、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对比.方法:168例外周静脉应用胺碘酮注射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4%,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9.8%,P<0.0001.结论:对静点胺碘酮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姜天香;张雪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对戒毒期吸毒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戒毒期吸毒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戒毒期吸毒患者共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15例.实验组患者予以盐酸曲马多注射液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帕瑞昔布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性不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结论:戒毒期吸毒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优化VAS评分,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应谨慎选择.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优质护理来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来进行护理.后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健康调查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来判断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同时健康调查量表显示患者的活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束嘉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94例小儿患者视为分析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47).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9.36%,干预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87%,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参照组与干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5.11%、97.87%,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儿静脉输液治疗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且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显著提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邱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聚甲酚磺醛液配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宫颈糜烂采用聚甲酚磺醛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所收治的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患者21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n=105例)和对照组(n=105例).对照组采用聚甲酚磺醛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聚甲酚磺醛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实验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用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9%较高于对照组90.47%,且各项综合评分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后,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向珺;刘露;樊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段隔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8例研究对象先行X线平片诊断,再应用放射CT诊断,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97.92%,X线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89.58%,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征象有不同征象表现,但是,可以清晰表现出肿块、肺组织异常边缘等.结论: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显示出肺组织病变,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经过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7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病人感染率2.9%及低血压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感染率22.8%及低血压发生率28.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保证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及舒适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金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9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纽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评分、环境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环境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环境,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顾竹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引流组和开颅组(各45例),引流组行钻孔引流术,开颅组行传统开颅术,对比其效果.结果:引流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100%,两组间无差异(P>0.05);引流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昏迷时间无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引流组中急性、亚急性、慢性患者术后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且GCS评分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疗效显著,但临床应用需谨慎.

    作者:寸守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女保健和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分析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姑医疗体系得到了不断壮大,尽管惠民政策对看病难和就医难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但是医疗体系在妇女保健方面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而在社会成员中妇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孕育生命的主要责任和使用,这样妇女身体健康不仅与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关系,还对新生儿的健康,以及家庭的幸福有着直接关系.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一定要做好妇女保健工作.对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神经外科肿瘤护理教学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2017年期间,我科带教的20名学生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再将其分别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学生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的是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不同方式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总体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问卷调查结果对比通过对两组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得知,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冠玲;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调查与分析

    目的: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2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心理护理.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的方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干预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而且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美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密闭煎药机应用公式加水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获得一种可以保证密闭煎药机出液量稳定的加水方法.方法:对药物煎煮前后的重量变化进行分析,求平均值测定药渣的平均吸水率.煎药机按照常规运行测定空机运行水损耗量,然后按照总加水量=药渣的吸水量+所需药量+机器的空机运行损耗量,对出液量进行分析.每袋包装量设定的合格区间为180毫升至250毫升,90%符合评定为优,80%符合评定为良,其他为差.结果:每袋药液包装量有94%在确定的合格区间内,优.结论:可以通过本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密闭煎药机煎煮后的药渣平均吸水率、机器空机运行水的损耗量,并按照总加水量=药渣的吸水量+所需药量+机器的损耗量进行加米,可以保证煎药机有符合要求的煎出量.

    作者:史丁一;杜山鹏;从黎;王玉丽;牟云霞;席佳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包头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以便早诊断、早干预,降低听力残疾发生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2862例于本院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出生后3~5天新生儿进行初筛,单耳不通过即为不通过,不通过者均经两次以上重复测试,在筛查的同时,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新生儿的性别、母亲妊娠史、产式、胎龄、新生儿体重、母亲年龄及产妇民族等因素进行调查,以了解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862例新生儿出生后均于3~5天内完成TEOAE筛查,其中首次筛查通过2408例,占比84.14%,未通过454例,占比15.86%;头胎、小于37周不足月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克新生儿及产妇大于35周岁均是导致婴幼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高危因素.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进行医学干预,并做好定期随访.

    作者:郭亚青;王晨滨;吴春芳;郭亚欣;高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纳络酮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纳洛酮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清醒时间长短.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为13.55±3.55h,对照组则为5.58±1.95h,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仅为83.33%(50/60),结果显而易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而对照组昏迷时间明显比观察组更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应用纳洛酮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清醒时间,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效果观察和分析探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剖宫产方式进行治疗,将所要采集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实验组即采取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的产妇在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上低于对照组;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实验组在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殷雪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提高基层医院高血压治疗达标率不应忽视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髓袢升支的皮质部位和远曲小管前段,可抑制钠离子、氯离子和水的再吸收,自1957年首个真正用于临床高血压治疗的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问世以来,利尿剂用于高血压治疗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噻嗪类利尿剂是现有廉价的高血压治疗药物.无论是我国传统的小复方降压制剂如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藏药降压片和北京降压0号,还是国内外新上市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等搭配的几乎都是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这种含有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的复方制剂,增效的同时不增加成本,性价比高,不良反应少,且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服用方便,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作者:王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